【精品】年加工2万吨挂面、汤圆、馄饨等面食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4552944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3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年加工2万吨挂面、汤圆、馄饨等面食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精品】年加工2万吨挂面、汤圆、馄饨等面食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精品】年加工2万吨挂面、汤圆、馄饨等面食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精品】年加工2万吨挂面、汤圆、馄饨等面食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精品】年加工2万吨挂面、汤圆、馄饨等面食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年加工2万吨挂面、汤圆、馄饨等面食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年加工2万吨挂面、汤圆、馄饨等面食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概述1、项目名称:年加工2万吨挂面、汤圆、馄饨等面食制品项目2、承办单位:XX食品有限公司3、法人代表:XX4、建设性质:新建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XX食品有限公司是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食品加工企业。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地址为XX,法人代表XX。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主要从事电子领域内的技术服务,展览展示会务服务,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软硬件,摄影录像器材,电子产品,电器产品,通讯器材,电脑及配件销售。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8620万元,实现利税639万元。现有职工183人。公司分别在南京、合肥、郑州、济南等地设连锁经营分店。1.3编制依

2、据和范围1.3.1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5)XX市统计年鉴(2008);(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7)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建设部 环保总局 科技部 建城(2000)120号;(8)城市污染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建设部 环保总局 科技部 建城(2002)124号;(9)中共XX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10)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

3、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1.3.2编制范围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其建设的背景、建设的意义和市场需求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深入分析论证了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行性。其主要内容如下:(1)项目市场分析(2)建设条件与选址(3)技术设备工程方案(4)节能与环境保护(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7)项目的结论及建议1.4项目基本情况1.4.1主要建设内容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积极促进当地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

4、构,全面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XX食品有限公司计划实施“年加工2万吨挂面、汤圆、馄饨等面食制品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项目建设用地12000平方米(合1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750平方米,其中包括:生产车间3500平方米,仓库用房2000平方米,一座300吨冷库,职工生活用房800平方米,办公及其他辅助用房110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道路、停车场、围墙、绿化、环保设施、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等公用辅助工程。2、购置工艺性能先进的挂面、方便面、汤圆、馄饨等面食加工生产设备,配备相应的卫生消毒设施。1.4.2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位于XX县城关镇工业园。1.4.3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810.5万元,

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93.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16.6万元。计划通过如下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固定资产投资1493.9万元,由项目业主单位自筹;运营期的流动资金商请银行贷款。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加工2万吨挂面、汤圆、馄饨等面食制品,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960.0万元,年总成本费用为8016.6万元,年利税943.4万元。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1700.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4.13%;项目投资利润率18.0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2.1项目建设的背景2.1.1政策背景1、国家产业政策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继续坚持立足国

6、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逐步构建供给稳定、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2008年,要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种、改善品质。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种子、植保和粮食丰产科技等工程。推进粮食优势产业带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适度发展连片种植,加大对粮食加工转化的扶持力度。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和促进经济增长,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等资金和项目安排,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库存及进出口的监测和调控,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稳定。2、行业规划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中明确指出:提高粮食

7、加工转化能力。扶持主产区发展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小麦、玉米、薯类、大豆、稻米等精深加工,配套发展粮食烘干等产后处理技术。支持主产区建立和改造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种子营销和农业科技型企业。积极发展农区畜牧业,带动粮食加工转化增值。健全粮食宏观调控机制,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建立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间利益协调机制,稳定发展粮食产业。3、区域发展规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进一步优化小麦品质结构,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优化区域布局,提高专用小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建设4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到2010年全市小麦优质品率达到85%以上,

8、良种覆盖率达到95%,把XX市建设成为XX省重要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规划同时指出:要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主要的建设基地立项给予政策、税收、资金等各方面的扶持,并把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作为重要建设内容,提高农产品加工和出口的能力。资金来源主要是引进民间资金、企业资金、外来资金进行投资,要选择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产品精、深加工,提高我省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解决农产品销路,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2.1.2地域及产业发展背景XX市为农业大市,现有耕地面积755万亩,是全国优质农副特产品生产基地,盛产小麦、大

9、豆、玉米、棉花、烟叶等粮油经济作物。建有国家级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水果日最高交易量400万公斤以上,年交易额3亿多元,辐射全国十多个省市,成为苏、鲁、豫、皖交界处100多个县市重要的果菜区域集散中心、信息传播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科技推广中心,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定点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2008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880元,同比增长15.9%。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大力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大豆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粮食总产达97万吨,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同时获得省“小麦高产攻关先进县”称号。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养殖比重达58%,规模养殖场发展到2564个

10、,畜牧业产值16.2亿元,肉蛋总产11.8万吨,生猪出栏101.6万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标准化生产成效显著。全县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达到60万亩,总量居全省首位,被农业部批准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大豆示范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0家。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沙颍河治理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阮桥镇标准良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机总动力达到115万千瓦。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完成植树造林1.84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8.1亿元,位居全省林产业十强县第5名。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大新、倪邱2个示范镇

11、建设、原墙镇刘协等9个新村建设项目全部竣工。改造、建设县乡道路93.1公里,维修县乡道路危桥5座,完成“村村通”公路建设180.2公里,农村客运站点布局日趋合理。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5.6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城乡电网改造投资4000多万元,保障了城乡供电安全。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沼气池建设和改厕、改圈、改厨工程逐步推开。劳务经济发展迅速。全年外出务工人员40多万人,实现劳务收入约24亿元。全县规模工业产值65.1亿元,同比增长32.1%;规模工业增加值19.3亿元,同比增长31%;规模企业新增15家,达到6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11家。园区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一区两园”新

12、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3亿元,新开工项目19个,投产10个,完成产值46亿元,同比增长40%,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73%,园区承载能力和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马集毛发、李兴桔梗、税镇家俱、高庙装饰板材、皮条孙绳网等特色加工业稳步发展,活力增强。支柱产业快速成长。医药、发制品、有色金属再生、木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规模企业发展到34家,完成产值48.8亿元,同比增长35.5%,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77%。企业改革稳步推进。丝绸厂、食品厂进入政策性破产法定程序,五谷神饮料厂、肉联厂、面粉公司正在进行职工安置,XX殿酒厂、弹簧厂、饮服公司正在进行资产变现。充分利用各项财政政策,积极涵养税源,依法开展

13、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收入40030万元,同比增长39.3%,收入实绩比年初净增11302万元。收入质量稳步提高,工商税收占收入总额的88.9%。通过多种形式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有效地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和订单粮油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但目前,全市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总体状况,还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粮食精深加工业水平和加工转化率偏低,龙头企业规模小,牵引力不强,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优质粮产业化经营。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该项

14、目的实施将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带动当地优质小麦种植业的发展,实现资源整合,推动地方面食加工产业化的进程,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广大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2、项目建设是引导农户科学种植的需要。引导农户逐步摆脱传统的小麦种植方法,向依靠新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发展。调整优化种植业产业化结构,推广优良品种和使用规范技术,加强质量检测,同时大力推广普及实用科学种植技术,充分发挥良种增产增收潜力。3、项目建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面食制品加工业的竞争,早已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物竞天择,大鱼吃小鱼,只有适者才能生存,要生存,就要发展,如果一味地满

15、足于现状,停滞不前,就有被吃掉的危险,将没有生存的机会,故此必需不断开发新品种,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以满足市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通过特色营养挂面、汤圆、馄饨、方便面等多品种面食的生产,必将极大地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8XX市宏翔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13966837377 E-mail:第三章 产品市场及风险分析3.1 市场分析3.1.1挂面生产企业现状挂面是传统面制品的代表,但由于其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相对较低,关注程度较低。据统计,近几年,国内挂面消费稳定在200万吨左右。中国每年挂面市场的销售容量为80亿,其中高档挂面的销售额占到5个亿,而目前却没有一个挂面品牌的销售额能占到5%以上,没有一个挂面品牌成为中国名牌,营销全国市场。1、挂面生产企业呈现散、小、乱的局面。全国2000多家挂面厂年产5000吨以上仅100多家,1万吨以上只有二、三十家,排名前10位的品牌企业销量仅占总量5以下。部分企业注重品牌策略,调整产品结构,加大营销力度,使产品知名度在国内市场渐露头角。但工业化技术水平和经营规模仍处在较低水平。2、国内市场挂面仍以传统低档挂面为主。各类中、高档挂面品种,就其销量而言,中档仅占5,高档不到2。低档挂面,市场竞争最激烈。企业销售毛利相当低,多以增加品种、提高销量来取得经营效益;中档挂面,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一般销售毛利20左右;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