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设计说明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45528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农村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农村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农村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农村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农村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设计说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1.1甲方提供的1:1000地形图。1.1.2国家与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政策及设计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0850352-2005 2住宅设计规范0850096-1999 3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CB50180-93 6 用地红线图及其它现状相关资料 7 国家现行的其它相关技术规定及地方规定二、项目概况本项目拟建场地位于河南省镇平,南环路与航天道交叉口西南侧。总用地面积144299.39,总地上建筑面积为430473.47(具体指标详见总平面规划图)。本项目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景色

2、宜人,是理想的生活居住场所。三、 规划立意构思:本项目主题简洁,采用“家在园中”的理念,并结合现代的元素,极力营造一个高品位的人居环境。从恢复原生态的角度出发,形成绿色向建筑渗透的趋势,充分体现了本案将生态景观融入整个方案的先进设计理念。本着以人为本,生态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人在园区活动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环境,以适应各类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建立以“绿”、“生态”为中心的自然环境,努力打造适合居民生活的乐园。在绿地规划中将自然山水与中国传统园林风格运用其中,做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同时结合现代时尚特色,既有古韵也有新风。四、总体布局:在地块的东北

3、角拟建五星级酒店,在满足酒店居住使用的同时,尽可能的扩大绿化及水景面积,增加舒适感;同时沿街布置商业,满足居民和旅客的日常的生活娱乐需要。小区在设计时尽可能的保证每栋住宅楼都拥有优美环境和良好的景观视线。规划设计中点式楼和板式楼相交错,在平面上疏密有致,与立体层面上高低错落,形成了富有韵律的天际线。建筑不是简单叠加,更是经过精心打造的雕塑。建筑元素合理组合,各个元素按照良好的比例关系进行组合。给人一种“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嫌少”的感觉。创作原则除了考虑室内生活的秩序问题之外,还考虑了建筑内外景观和谐相处。考虑建筑与绿化、景观、阳光、铺地之间的关系。宛如徐志摩的诗中描写的一样,你站在河边看风景,我

4、在桥上看你。如果说它确立了什么,不是风格,是精神源自生活的冲动和现实的理性思考。公共配套设施布置:严格按照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规划设计要点配建相应配套设施。五、交通体系组织:51设计原则 本地块的道路系统布置合理,宅前小路通至每单元入口。敞开式地面停车设计以及道路中分段放大的道路特点,改变了一般道路的枯燥弱点,使小区的空间、绿化更为丰富。5.2 交通组织(一)车行系统环形道路贯穿小区,入户的宅间道路分布在干道两侧,有效控制了进出的车辆。规划中的道路分为二个等级,有连接主要出入口的主干道和宅间道路。主干道是宽幅为6米的机动车道,形态设计“通而不畅”,避免穿越交通并减低行驶车速,创造安全的

5、社区环境。宅间路宽幅为2.5-4米,局部放大空间为公共活动场地,兼具会车功能。酒店交通设计将车流路线与人流路线基本完全分开。在进入酒店时以车行道路为主,人行路线为辅。这样可以尽可能满足居住者得业务往来,同时保证酒店后院的宁静与祥和。(二)人行交通小区内人行交通有各级道路和景观步行道。步行道主要分布在景观带和绿化带中,并将各绿地、广场等景观节点联接成整体。5.3 停车系统小区的停车方案采用地下停车与户外停车相结合的方式,满足50%住户的机动车停车需求。酒店的停车方案以地面临时停车为辅,地下停车为主。满足商务使用的需要。地面停车与环境设计两者有机结合,使环境、经济及使用之间的关系达到平衡。六、消防

6、设计小区防火设施设置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每栋建筑物周边均设有消防车道,并留有消防登高面,小区内部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每隔一定距离设有消火栓。酒店周围布置环形车道,酒店主体的消防登高面满足消防安全规范的规定。七、绿化景观系统组织:绿化景观以自然、和谐、舒适为设计主题。精心安排绿化空间、人行通道。注重植物搭配及景观小品处理,观赏性、实用性并重。延续花园幽静氛围的同时,为住户提供适当宜人的活动场所。不但保持公共绿地、景观绿化廊道的开放性,也使每户都拥有宽广的景观视角,创造出全方位的绿化景观系统。八、住宅单体设计:本案由小高层、中高层和高层三大功能板块组成。小高层采用一梯两户,中高层和高层采用一梯三户和一体

7、四户。不同户型单元相互拼接,面积种类多样,包含从80平方米到140平方米,优两室两厅、三室一厅、三室两厅等16种户型。户型设计作到各种功能空间布局合理,洁污分离,动静分区,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分离,住宅功能上做到自然通风良好、客厅、卫生间全明,并且设计有观景阳台及外凸式观景窗,作到景观价值利用最大化。楼间距合理,保证住宅日照要求。每一基本户型由于总体位置的变化,层数的变化及局部的尽端与入口处理,使户型选择空间多样,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户型设计遵循以下基本设计原则: 尽量争取南向阳光,室内主要空间如客厅、主要卧室朝南布置,一般情况下,每户有两个朝南房间,且空间方整,便于家具布置。客厅面宽大于米

8、,并与餐厅相互连贯,扩大户内公共部分空间范围。主卧室空间方正,南向采光,提高户型档次。尽量减少室内交通面积,避免长走廊式的室内空间。厨房全部直接对外采光、通风。卫生间每户至少有一个直接对外采光、通风。加大窗户面积,使室内显得宽敞、明亮,并利用凸窗扩大室内空间。住宅立面设计以简洁明快为基本原则,在强调平面功能的同时,尽量避免多余的装饰,真正体现现代主义功能至上的基本原则。建筑风格努力寻求中原地区特质,使建筑在体量与色彩方面给人清新脱俗的感觉,使社区融入当地文化之中。九、酒店建筑设计:91设计目标:1、努力创造丰富多样,激扬活泼的公共建筑造型。2、努力创造面积适宜,使用舒适度高,均衡各种使用需要的

9、功能空间。3、努力创造集娱乐、休闲、购物、餐饮于一体的公共生活空间。4、努力创造多元、共生的商务酒店文化空间。92酒店设计理念:高档酒店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地段,更在于经营。好的经营业态,经营理念,经营团队,才是商铺价值的源泉。本案将休闲、娱乐、餐饮与购物有机结合。综合各种形式的商业业态和经营模式。多种商业形态相结合,优势互补,便于经营。1、 空间布局设计上更注重顾客的舒适感,增添大量绿化面积和半私密空间,成为顾客休闲,旅居的最佳理由。2、 客房尽量避免西晒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益和居住者的舒适感。3、 多个休闲节点均匀布置于酒店内院中,以线连点,以点连面,创造活跃的度假氛围。5、 打破室内外的

10、传统观念,室内室外相互涔透,达到建筑与景观相融合的境界。93建筑造型:1、设计注重建筑的整体轮廓形象,对建筑轮廓细节部分做重点处理。同时注重塑造酒店文化的整体形象。2、本建筑属于大型性建筑,对一个地区来说,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地段,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广告性,来体现经营者的声望和地位,因此本设计特别注意自身的特性,使其从环境中区分出来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3、在景观设计时,为了能更好将外环境涔透进建筑,不但将景观的流线与建筑相呼应,并且多重的半私密空间设计使人身在其中自觉不自觉就产生安全感随即拥有更好的舒适度。达到人流连其中,不思归期的效果。94交通分析:酒店商务主入口留有宽敞开敞空间,在提高了建筑

11、宏伟气息的同时,在酒店两侧设计环形车道,能妥善解决人群的滞留与流动,满足商务车流的使用需要。在酒店的后花园努力创造静谧有趣的人行交通流线,避免大交通穿越其中。1、 交通流线简洁明了,保证行车方便,安全。同时尽量减少车流对各功能区的干扰。2、 车流,人流,物流分区通行,避免相互干扰。3、 消防车道畅通无阻,宽度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各单位消防扑救面满足国家规范。4、 商务流线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车行流线流畅,同时保证了人行流线的有趣,同时在整个商务内布置节点广场,以点带面,提升商务价值。5、 酒店后花园人行交通方便,快捷,结合景观设计,创造悠闲舒适的环境。十、装修配套设施:10. :住宅室内部分

12、层高:建筑层高均为米。门:入户门为高档外开防盗门。阳台门为落地彩色塑刚玻璃门。窗:系列彩色塑钢单框双玻中空平板玻璃窗。10. 2:酒店商务部分入口处设雨棚,石材踏步,设声控开关。楼梯间:休息平台、踏步面层为地砖,铁栏杆、木扶手,墙面刷乳胶漆,设声控开关。电梯前室:地面为石材,墙面为高档墙面砖,顶棚为乳胶漆楼栋门:可视对讲防盗门。10.3: 配套部分上水:管材采用PPR管材。下水:采用UPVC下水管材。暖气:集中供热,单户循环,分户计量。燃气:天然气,一户一表。水表:一户一表。电表:一户一表。热水:24小时循环热水、一户一表。电室:起居室及所有卧室各设一个端口。电话:起居室及所有卧室、卫生间各一

13、个插座。网络:宽带网入户。直饮水入户。10.4:小区智能化1小区内背景音乐;电子公告牌。2户内设紧急报警按钮。3每户设直按彩色可视对讲。4小区周界红外对射,电视监控,智能巡更。5车辆出入管理系统。6煤气报警系统。7门磁、窗磁。5外墙部分墙体:混凝土砌块。外墙体为面砖和涂料结合,局部为石材。外窗:采用彩色塑钢窗,所有窗都为中空玻璃。配纱扇,防紫外线隐形纱扇。阳台:彩色塑钢窗,中空玻璃,配防紫外线隐形纱扇空调机位:预留空调架板、过墙孔和冷凝水集成管。十一环境保护设计: 垃圾处理采用分类可降解袋封闭外运,区内垃圾收集点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区内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雨水有组织排入周围市政管网。供水、供电、通讯、供暖、供气管分别按规范要求暗敷道路两侧。 重视环境设计,在建设同时考虑尽量减少对周围的影响,车库,造园绿化,建筑布局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采光,住宅建筑全部南北朝向布置,酒店设计避免东西向布置房间,尽量减少建筑物使用中能源的消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