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讲义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455146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0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讲义(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第一章 辨识与控制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 根据 GB/T13816 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 4 大类, 13 中类第一大类:人的因素心理、生理性;行为性。第二大类:物的因素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第三大类:环境因素室内、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作业环境不良。第四大类:管理因素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制未落实、规章制度不完善、投入不足、管理不完善。( 1)人的因素1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2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指挥错误

2、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1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运动物伤害明火高温物质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有害光照其他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2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与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3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3)环境因素1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

3、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基础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2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所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所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所光照不足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3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隧道/矿井顶面缺陷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隧道/矿井地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水冲击地压水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强迫体

4、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其他( 4)管理因素1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5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 其他2危险因素辨识20 类。参照 GB6441 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将危险因素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触电淹溺灼烫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放炮 火药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3职业性危害因素分类参照卫生部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将危害因素分为10 类。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

5、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其他4.重大危险源辨识(1)参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2009)3.2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4.1 辨识依据4.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1和表2。4.1.2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a)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 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表4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序号类别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临界量(T)1爆炸品叠氨化银0

6、.52叠氨化铅0.53雷酸汞0.54三硝基苯甲醴55三硝基甲苯56硝化甘油17硝化纤维素108硝酸镂(含可燃物 0.2%)5表42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类别危险性分别及说明临界量(T)爆炸品1.1A项爆炸品1除1.1A项外的其他1.1项爆炸品10除1.1项外的其他爆炸品50气体易燃气体:危险性属于2.1项的气体10氧化性气体:危险性术语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且次要危险行为5类的气体200剧毒气体:危险性属于2.3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1的毒性气体5有毒气体:危险性属于2.3项的其他毒性气体504.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

7、,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源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 况;4.2.1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4.2.2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Q1 72/Q2qn/Qn -1式中:q, 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Q, Q2,,Qn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储罐区(储罐) 库区(库) 生产场所 压力管道 锅炉压

8、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4.1压力管道长输管道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 100mm 的管道;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之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之100mm,设计压力 4MPa,设计温度400 C的管道。4.2 锅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 10t/ho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 120 C,且额定功率大

9、于等于 14MW。4.3 压力容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4.4 煤矿(井工开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煤层自然发火期E6个月的矿井;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4.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瓦斯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4.6 尾矿库全库容 圭100万m3或者坝高 之30m的尾矿库。5.风险控制措施(1)措施*直接安全技术*

10、网络安全技术*指示性安全技术(2)失控故障发生故障、误 操作时信号装置、 保险、信号缺乏或 缺陷。设备在强度、 刚性、稳定性、人 机关系上的缺陷。人员失误 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灵;使用不安全设备; 手替代工具操作; 物体彳放不当;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攀登不安全装置; 在起吊物下作业;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管理缺陷计划、组织、协调、检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作业环境缺陷温度、湿度、照明、 通风等引起故障或人员 失误。(3)事故预防措施的选择优先顺序个体防护降低危险0消除危险连锁隔离人员或危险减弱局部排风预防熔断器、弱点保护装置消除第二章安全评价分为七个阶段:p1181、前期准备(确定对象范围、收

11、集法规与资料)2、辨识分析危险、有害因素。3、划分评价单元。4、定性、定量评价。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6、作出评价结论。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1)安全检查表(SCL)一、方法概述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缩写SCL)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评价方法。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审评。二、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有关的法规、标准和管理、操作等规程国内外的事故案例本单位的经验、教训其他分析方法的结果安全

12、检查表法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检查结果备注1平囿布置1.1锅炉房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锅炉房设计规范第5.1.1条V锅炉房远离生产 区在东南下风向1.2锅炉房应为独立建筑并远离人流集中 的场所,并保持安全距离蒸规第183条V建筑为12.814.5 itf独立建筑 距铁区、钢区100m之外、远离人急流散区1.3应便于燃料贮运,使人流、物流分开锅炉房设计规范第5.11条V油气均管道供应,运柴油有支线1.4锅炉房的耐火等级和防火要求应符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二级)蒸规第187条V轻钢结构,耐火等级二级1.5锅炉房每层至少应该有两个安全外开 口出口,锅炉房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的门 应向锅炉间内开启蒸规

13、第189条V有二个门,其中两 个直通接到,另一 个通操作间1.6锅炉房建筑的外墙或屋顶,至少有相当 于锅炉房占地面积10%的泄压面积蒸规第188条V轻型结构,泄爆玻 璃窗,彩板铺面均 为泄压面积方法小结评价目标:查找危险、有害因素、安全等级定性定量:定性方法特点:按事先编制的有标准要求的检查表,逐项检查,按规定赋分标准赋分,评定 安全等级适用范围:各类系统的设计、验收、运行、管理、事故调查应用条件:有实现编制的各类检查表,有赋分、评级标准优缺点:简便、易于掌握,编制检查表难度及工作量大2)预先危险性分析(PHA)一、方法概述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目的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 事故。定性应用范围较广、按危险、有害因素导致的事故、危险的危险(危害)程度,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险等1级安全的可以忽略2级临界的处于事故边缘状态,暂时尚不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于排除或米 取控制措施3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