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453415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广水市长岭镇港昌小学 毛三春论文摘要: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基础教育发展策略中,把英语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培养英语综合素养不仅依靠听、说、读、写,还要从潜意识里进行英语国家文化的教育。因此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品格的培养被作为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并重的一大板块,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本文结合英语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化意识以及加强学生文化品格培养。 论文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文化品格培养一、文化品格培

2、养的意义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参见胡文仲:文化与交际,1994)。英语国家的文化是使用英语的各民族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并且与使用英语的各民族特定历史、生活、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小学生来讲,一种新鲜、独特的文化提供给他们一种新的学习氛围。通过日常教学要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是英语课特有

3、的一个知识层面。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恰当渗入往往能帮助学生了解文化、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品格培养的分级目标具体为:1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2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作出适当的反应;3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4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名称;5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6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本钟等;7了解英语国家中最重要的节假日。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加强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品格培养。二、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1)称呼语:学生都知道“

4、teacher”是汉语中的“老师”,所以不少人经常把“王老师”称为Wang Teacher,其实,英语中的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学生的简单的理解:王老师= Wang Teacher 。还有学生把汉语中的“张护士 ”称为 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的称呼人一般都用Miss, Mr., Mrs., Ms等。还有英语国家中姓名和我们国家的称呼有所不同:他们是把姓放在后,名放在前,如李约翰应该为John Li。又如:汤姆叔叔Uncle Tom;李阿姨Aunt Li,这些都应该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掌握并能运用。(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

5、,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 “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 “Thank you” 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说一声 “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而对于别人送的礼物,我国人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说: “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 “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 “No, thank you.”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

6、直率的不同风格。(3)赞美。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 Your skirt is very nice. B: Thank you.(4)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却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是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0中有这样的对话: “How old are

7、 you, Mrs. Read?” “ Ah, it i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或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5)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

8、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6)介绍。在英语书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 ”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 “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因此在牛津英语中“Whats your name?” 也已经很少出现,只是在自己介绍自己的时候运用了“Im xxx”的句

9、型。(7)节日。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Easters (复活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文化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牛津英语中有充分的体现,如

10、 Book 1 Unit 8 Mid-Autumn Festival 和 Book 3 Unit 7 Merry Christmas!这些内容就是对中西方节日方面的差异的反映。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三、文化品格培养的措施。1、在词汇教学中渗入文化意识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了解一些这方

11、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词语的理解。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主观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我们应做有心人,随时给予介绍,使学生达到真正地掌握英语的目的。教材中有很多与文化有关的词汇可挖掘。如,学生们都知道teacher一词是老师的意思,这在我们PEP教材第二册有强调,于是相应地把“张老师”称为“Teacher Zhang”。其实,在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但在中国有尊师的传统,“老师”一词已不仅仅指一种职业,更是对人的一种尊称。正是由于存在

12、这些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学生片面的理解:张老师= Teacher Zh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的称呼“李秘书”、“王护士”称为“Secretary Li”、“Nurse W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因此教师从第一节课起就要让学生逐步改变中文式的思维方式,慢慢学会用英语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英汉语之间文化的这种差异现象在课堂上是司空见惯的。把握住这些词汇的文化涵义,较自如地进行课堂教学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变枯燥的“满灌式”课为新鲜的活的语言运用课,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在句型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在交际练习和活动中,言

13、语表达及行为要符合文化规范,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一个目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一些句子和特定短语的教学方面,语言有更明显的文化积淀的内涵。如,学生向老师问候说:“Good morning, teacher!(老师,早上好!)。在英美国家里,从早起到中午都可以说:“Good morning”,有时告别时也可以用;而在汉语里只能在早起到上午九时左右说“您早”,告别时不能说“您早”。 PEP教材中有许多涉及到文化差异的日常交际用语和习惯表达方式,我们都可将它们和文化背景及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联系在一起讲,这样学生掌握的就不是“中国式”的英语,而是比较地道的英语。又如当别人问是

14、否想要吃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 bread/milk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但按照英美国家的习惯,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 Thank you.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美国家人们直率的不同文化。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不至于由于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而造成交际失误。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不至于由于

15、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而造成交际失误。如:在日常交际方面的,包括问候、称呼、道别、致谢、建议等。在此只需把英国人和中国人寒喧问候的话和称呼等日常交际用语比较一下,就知道其间的差异。3、在情感教育中培养文化品格学生只有对自己的祖国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成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感情教育与文化品格培养结合起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英美传统、文化习俗进行讲述。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能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从一个侧面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动机。在教学一些西方独特的的节日如Halloween、Easter时,教师事先让

16、学生去找有关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介绍一下与节日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节日的来历、节日的吉祥物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一些活动等。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各方面的文化内容,并且有了情感体验,如在教学PEP第一册:Halloween(万圣节前夕),教师可以模拟真实情景,给学生机会去体验这个西方儿童纵情玩闹的节日。具体做法是:(1)布置教室(漆黑的夜晚场景),(2)准备南瓜灯,(3)老师装扮成巫婆,(4)一部分学生扮演上门索要糖果和礼物的小孩子并说“Trick or treat”、另一部分扮演家长准备并分发礼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精神空前高涨,如能积极与同伴用英语交流,交换礼物、与“巫婆”聊天等。这样,从收集资料到课堂情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用真实的情感体验了西方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