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4520036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2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_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_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_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_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_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718高二地理组稿人: 校对人: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姓名 班级 小组 【学习目标】1. 理解荒漠化的含义。2. 理解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地理背景、主要原因及荒漠化的危害。3. 举例分析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学习重、难点】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自主预习】一、荒漠化的含义1.荒漠化:是指因为 和 等因素所引起的土地退化。2.土地退化:是指因为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 、 和 等资源的生产水平下降。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 。3.荒漠化的分布(1)世界:世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 ,相当于俄罗斯、 、

2、中国国土面积的总和。(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二、荒漠化的危害1.危害范围大荒漠化是 的灾难。世界上有 个国家和地区 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上亿人面临丧失 的危险。我国有近4亿人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2.危害水准深(1)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很多村庄 、 、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 的威胁。(2)荒漠化造成表土 ,为 提供了充足的沙源。(3)荒漠化导致了 和 的破坏,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 和 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 ,这些成为荒漠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防碍因素。三、荒漠化的防治1.方针: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2.措施:建设“ ”防护林;采取封沙禁牧、 、合理用水、

3、等措施;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 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3.核心:实现 、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公约:1994年,结合国正式通过了 公约。如今,防治荒漠化已经成为 的行动。【合作探究】我国西北荒漠化的原因:1. 自然原因:气候: ;地形: ; 水文: ;植被: ; 土壤: 。2. 人为原因: 、 、 、 利用不当、 建设中不注意 。 【课堂检测】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12题。1.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以下各项中合理的是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C.

4、干旱地区减少水井数量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2.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准确做法是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3. 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B.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 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4.以下因素不属于西北地区干旱成因的是A.远离大西洋 B.远离太平洋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高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2011山东模拟)2011年3月10日,一场沙尘暴席

5、卷了华北地区,以下图为沙尘暴发生时的天气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沙尘暴席卷时的华北地区A.副热带高压强盛B.单一暖锋盛行C.锋面气旋控制D.准静止锋徘徊6.为减少沙尘暴发生,应在沙尘源地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B.倡导游牧、轮荒制度C.禁止任何经济活动D.调整农牧业结构7.相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准确的是A.荒漠化不但仅表现为沙漠化 B.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C.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D.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8.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可知同样是掘井取水,乙地水井周围是草地,而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因为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因为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因为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以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9.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10.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11.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A.水土流失的治理B.酸性土壤的改进C.荒漠化的防治D.河流的综合整治【学习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