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并举促融合一以自闭症儿童为例 谈随班就读学生的融合教育支持策略2018年的9月,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让我意象不到的是这个班级居然出 现一个我从未见过一种的随班就读学生一一自闭症儿童,“自闭症”这个陌生的 名词第一次出现在我认知里,我茫然,不知所措在陪伴他成长的这三年多的教 育教学生活经历里,既让我品尝到挫败的苦涩,也让我在反思中获得体悟,得到 成长1.案例描述:第一次相遇时的茫然失措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遇上了他一一小毅(化名):男,目前11岁,四(3) 班随班就读学生医生诊断:自闭症从2018年9月至现在,我担任其所在班 级的语文老师,班主任1. 行为怪异2018年夏天,在开学第一天我第一次见到小毅,一位个子不高,微胖,样子 斯文的小男孩上课铃声已经响了,而他并没回到座位上,我请他回去,他像没 听见一样继续在走廊来回走动我拉他进班,可他时而走到同学身旁摸摸这个的 头,时而弄弄那个的铅笔盒要么就是拍打几下玻璃窗,扯两下窗帘,要么就跑 到别处让你看不见甚至在课堂上会走向讲台,把我正在用于上课的电脑以迅雷 不及掩耳之势关掉,最主要的是其他孩子也被他惊扰,无法专心听课,一节课有 效率不到50%。
1.错方法产生挫败感冷静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尝试与他交流,而最终发现,每一次你的单方面想 要交流的欲望都被他毫无回应的漠视所浇灭连续几次之后,我开始失去耐心, 再次看见他捣乱时,我选择了大声呵斥,想通过呵斥使他害怕,继而希望达到他 遵守纪律的目的而事实却截然相反,他出现了更多的问题,他不仅在课堂上随 便下位走动,甚至会大喊大叫,声音刺耳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无一例 外,几乎每天都要跟他家长沟通,严重时,接到好几个其他孩子家长的投诉, 甚至有家长要求把他调到别的班级因此,我也时常要花费时间跟其他孩子家长 解释情况劳累不说,最重要的是安全没保障,他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 爆炸,安全隐患时刻伴随左右,我变得焦虑,甚至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二、案例反思如何让自闭症孩子走出孤独,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是一个急需解决的 问题有专家也曾提出:“让孩子得到情绪上的成长,满足他某些发展上的需要, 并获得自我结构上更统整的层次和情感控制的统整于是我开始尝试改变态度, 慢慢发现也终于有了点滴的进步以下是我这几年与这个自闭症随班就读儿童共同成长的一点做法和体会: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提 到随班就读学生,很容易让人想到“孤独”一词的确,就“一个”与”“一群” 的数量上而言,他们是非常渺小的,渺小到常常被我们忽略在无人问津的小角落 中,他们本身的特殊就已经很自卑,因此,首先我们老师要彻底地摒弃成见,对 特殊孩子群体投以真诚的,始终如一的爱,爱是最容易被接纳的情感,偶尔在他 表现好的时候去抱抱他,课后把他带到安静的角落陪他聊天,在交流时,当他感 到害怕时可以有意地摸摸他的头;当他感到不安时,甚至可以一边微笑一边把他 搂在怀中,让他知道老师是爱他的……这时,再冷漠的孩子一般都很乐意的接受, 也许还能回报一个笑容当双方在身心上互相接纳,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这时, 教育便顺其自然地开始了2. 班主任引领建立接纳随班就读学生的班风对融合教育的理解,要确定融合不是简单的理念与目的,更是途径① 而途径的实施最重要的角色是班主任,班风建设是班主任的基本功,建设良好的 班风是孩子们学习好、品行优的必要基础而在有随班就读的班级里拥有良好的 班风对随班就读孩子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例如,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通过一 段时间观察,我发现班里孩子开始察觉自闭症学生与自己的不同,有的孩子甚至 会质疑小毅是不是有神经病。
因此,我利用小毅请假的一天里,给其他所有孩子 开了一次班会,班会上我编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孩子们,小毅所有做出的一 些事情都不是他自己愿意的,他身体里有一个“坏人”控制了他,给他施了魔咒, 总让他做不想做的坏事,因此,他需要我们一起关爱他,帮助他,那样他身体里 的魔咒才会解除,你们愿意帮助他吗?孩子们是单纯的,他们个个用尽地点点头, 从一个个善良的大眼睛里,我看到了肯定的回答除了开班会,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有利于孩 子交往的客观环境,为他提供充分交往的机会,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3. 家校合作,实现个性化教育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最能了解孩子的所缺所长之处,最清楚孩子的现 有水平和发展潜力,因此,我们要与家长沟通好,达到合作教育孩子更好的融入 班集体的学习生活的目的另外,面对特殊的孩子,不仅需要有教师和家长的参与,而且更需要老师与 学校做好合作,可以利用好学校本有教育资源为特殊孩子提供在特殊教育资源, 比如,学校专门为每个特殊孩子配了一个一对一的资源教师,这些教师每周定期 为孩子进行个性化,每隔一段时间会对有进步的孩子评选出“进步小明星” 进行照片上墙,也定期把他们作品上墙展示,以达到鼓励的目的,这增强了他们 的自信心,资源教室对随班就读孩子来说就像是量身定做的,这样定期进行个性 化,让这些特殊孩子真正有所成长,有所收获,也逐渐提升他们与人沟通交 往的能力。
4. 降低随班就读孩子的学习标准,使其拥有学习的信心是目的对于类似于自闭症随班就读孩子,则更为有意义在他封闭自己的同时,自 卑应该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杀手我们老师要善于奢侈地给随班就读孩子们一些鼓 励,不放过他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努力去挖掘、放大他的优点,只要是行为意 义积极的,都及时给予口头肯定、鼓励,比如“你真行”、“你真棒”等口头表 扬,也可以给予一些物质奖励,以此来不断强化其积极向上的认同心理我常有 意降低标准,为他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从不难获得的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当 他获得点滴进步时,我则可夸大他的进步、成绩,从而调动他心理中的积极因素, 同时让他产生一种期望自己能有更大成绩的心理随班就读学生因为生理上有缺陷,在学校感到自卑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随班就 读学生在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理解和鼓励所以,教师要善 于利用一切间隙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在别人看来是微乎其微的让这些学生在 学校里感受到温暖的存在,让这些孩子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谁爱孩子, 孩子就会爱谁,因为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5. 不急不躁,静待花开随班就读孩子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的先天智力障碍,有的语言发育迟 缓,有的是行为怪异,有的是有暴力倾向,还有就是像自闭症儿童,他们是一种 常见的儿童精神系统发育障碍症,目前尚没有根治的办法。
由于我改变了以往的 粗暴处理的态度,从多一份耐心,慢慢等待后,从近期的表现看来,小毅发作的 次数越来越少了,对噪音的抵抗能力也有所增强,有时也能接受批评的声音,懂 得关心人,能主动和老师沟通陪伴随班就读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有进步是我们的渴望,但是不是所有的耕耘都有收获,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预期, 这可能是一场无望的守候,既然如此,平常心静待花开吧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教 师首先要有一颗愿意带着随班就读这群缓慢前进的蜗牛悠闲散步的心态,且行且 欣赏沿途的风景,为他们打开一条通向光明的希望大道融合教育不单纯是一种 特殊儿童安置方式,打开一扇接纳之窗,释放来自师生的善意和爱,增强他们的 信心,利用多种途径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才能让随班就读学生从班集体里感受 到温暖,并从心底回馈温暖,让随班就读学生在融合的教育氛围中得到真正的成 长参考文献:〔1〕夏峰.普特融合,走向有效的随班就读〔M〕.上海:现代特殊教育, 2012. 11.① 夏峰.普特融合,走向有效的随班就读〔M〕.上海:现代特殊教育, 20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