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青海高原一株柳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450023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青海高原一株柳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4青海高原一株柳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4青海高原一株柳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4青海高原一株柳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4青海高原一株柳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青海高原一株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青海高原一株柳(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3探寻文本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在写作方法的探究中, 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 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独运, 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感受“一株神奇”。1.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青海高原一株柳,齐读。2. 请注意这是高原上唯一的一株柳,再读。3. 这是在绝不容许任何一条绿色生命活到一岁的青海高原上生 长的高大的一株柳啊,再

2、读。4. 上节课我们在初读课文时关注了一个字“哦”加叹号,让我们怀 着敬畏之心齐读课题! (聚光灯强调:哦! )二、听写语句,追问“一片绿阴”1.下面首先开启我们的听写之旅,请准备好,老师报两遍学生听写“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 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检查展示学生听写情况,指导写完整,写端正! (落实每节课 10 分钟的写字教学)2过渡:课文中那个自然段具体写到了“这片绿阴”?预设:第五自然段三、自主研读,感受“形象描写”1自主阅读,出示自主发展学习单: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读着这段文字, 你看到了怎样的一株柳树?你是从这段话 中的那些描写看出来的?2师

3、巡视了解学情。3交流(预设一)旺盛的生命力课件出示:“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 , 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 平方米的树阴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 ,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 感召。”A .感受这株柳树之高大指名说说。(树干、树阴、叶子)师引读:这株柳树,浓密的树叶,树干和树枝,叶 子指名说说年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株怎样的柳树!“两合抱粗,生生手拉手演示感知柳树的粗壮“百十余平方米” 一间教室大约有五十平方米,一株柳树的树阴大约有两间教室那么大。 (板书:高大)B .延伸这株柳树之高大你还想到了那些词来形容这株柳树?C.赞叹这株柳树之高大在如此苍茫荒凉的原野上竟生长着这样一株高大的粗壮的柳树 作者看到这株

4、柳树不禁“哦”了一声,这“哦”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呢?指名读“哦(”这“哦”所包含的赞叹、赞美)想读好这个“哦”先倒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虚声读。师范读生跟读指导朗读,怀着这种情绪读一读这株柳 (齐读描写柳树的样子的 语言)小结板书:形象描写过渡:这株柳树成就这片绿阴容易吗?(不容易)是啊!命运给 予它的几乎是四、自主阅读,体会“合理想象”课件出示自主学习单:轻声读课文六、七两小节,这株柳树面对的是怎样的死亡之路,它又是如何做的呢?学生自主阅读、交流(预设二)艰难的生存1.指名说。(这段要不要写,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 “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 到过,在、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

5、天冒出,又在夏天干死,也许熬 过了持久的干旱, 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 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 何一条绿色生命活到一岁 , 一岁就是指这株柳树没能活满一年的 , 但这 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奇迹。 ”由“熬、”“躲”你还想到了那些字?(体验生长之艰难)师 :不单是柳树 ,其它的植物也活不到一岁 ,青海高原上的夏秋两 季连续不下一滴雨 ,最冷的时候零下几十度 ,在这样的环境下 ,一茬又 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 ,只有这一株活了下来 ,而且长得如此高大粗 壮。它活下来多么不容易啊!这简直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师:它活下来特别不容易,它的萌发就容易吗? 引导学生体验“恰遇、”“有幸”2生齐读此句。(干

6、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生命活到一岁 . 然而这株柳 树却造就了一个奇迹。 )3是啊 ,这株柳树造就了一个奇迹 ,又有谁知道这奇迹的背后隐藏 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与磨难呢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 ,经过多少 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 ,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 ;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 地的雷轰电击 ,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 又一次摧毁 ,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指名读我听出来了 ,你重读了“多少”、“又”, 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吗 ?(生说自己的理由 )我听出来了,你关注了“又”,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4

7、指导朗读。引读。5创设情境 ,想象说话。这株柳树生长起来要克服多大的苦难, 付出多少艰苦卓绝的努力 啊!作者不由再次“哦”了一声,这“哦”承载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指导读“哦,”读出作者的敬畏!6小结:这两小结虽然是作者的想象,现在看来能不能省去? (不能)因为这两小结着重表现了这株柳树的顽强。板书:合理想象 过渡:此时的作者文思泉涌,笔走如飞,不禁写到了家乡灞河的 柳树。五、自主阅读,学习“比较衬托” 课件出示自主发展学习单: 快速浏览课文第八小节, 思课题是“青 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树?(预设三)对比衬托的写法 1青海高原这株柳生活在怎样的一个环境?家

8、乡灞河呢?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 ,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 生、青石嶙峋的山峰,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这种感受 ?“广袤无垠、”“寸草不生、”“青石嶙峋、”“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指名读这几个词。(词语有温度,言语表心声,要把词语读好。 )引读第三、第四小节和第八小节“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 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 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 ”感受生长环境之巨大的差异2生长的环境天壤之别,生长的过程会一样吗?比较感悟A .初夏,灞河的柳树贪婪地吮吸着甘甜的雨水,青海高原的柳树却B .隆

9、冬,灞河的柳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青海高原的柳树却师小结:同样是一株柳, 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青海高原 的这株柳树为了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3.小结板书:比较衬托师引说过渡:面对这么多的挫折与困难,它抱怨了吗?(没有)它退缩了吗?(没有)它畏怯了吗?(没有)过渡到最后一自然段。六、由物及人 ,深化“神奇。”投影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出示自主发展学习单: 这句话仅仅是在写人吗?你从中得到了什 么启示?师: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农村青年,在念完高中之后, 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回到乡下务农成为他特定的 命运。然而,这个农民的儿子,就像他的父

10、辈一样,在他赖以生存的 黄土地上,不断地开垦、发掘,若干年后,命运之手却为他掀开了另 一页篇章。这个农村青年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文坛老农”的陈忠实。师:在诗人眼中,月亮是情的载体:思乡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作者眼中,山水是理的化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是“不 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天无绝人之路那是(“山重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作者眼中,柳是什么呢?指名说说,小结板书:借物喻人七、总结全文,升华“柳树”。1送礼最后韩老师送给每位学生一份礼物。(电子白板出示):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 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2小结。同学们,当你走在家乡的街头巷尾,看到柳树时,你一定会想起 一株柳树,那是当你以后的人生道路中遭遇挫折时, 你一定会想起一株柳树, 那就是;你一定会想起一句话,那是板书设计 :形象描写青海高原一株柳合理想象比较衬托借物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