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4435751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20学年度第_学期任教学科: _任教年级: _任教老师: _xx 市实验学校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多种活动立根本实际应用显价值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参赛选手:石佛营小学赵欣指导教师:朝阳教研中心吴海燕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什么是数学教学呢?我认为应该像郜舒竹教授在 小学数学这样教 一书中提到的“利用数学教学生, 把数学课程内容作为载体, 注重的是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角的初步认识 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认识的范畴。数学

2、课程标准( 2011 年版)第一学段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核心教学任务就是建立角的特征表象,而数学表象是以感知为基础的,没有感知,数学表象就很难形成。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低年级小学生思维形式处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阶段, 他们认识抽象的数学概念, 一般要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活动, 再初步概括为伴有词语的表象保留在头脑中, 进而借助于表象在练习活动中形成思维定势。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应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眼看、耳听、口说、手动、脑想等活动结合起来。

3、丰富的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图形表象, 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孙晓天教授针对数学素养提出“在公民的数学素养当中,知道数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首当其冲。”二、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起始课。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认识的范畴。图形认识的学习贯穿小学一至六年级,内容各不相同, 但学习的核心任务都是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表象的建立, 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通过对多种素材的不断学习逐渐形成。 那么我们的小学教材也是在不同的学段编排了不同的图形认识学习任务,以促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4、。一年级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二年级初步认识线段和角三年级认识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四年级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五年级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六年级认识圆、圆柱和圆锥本节课所学习的角是一个原始的种概念,在与角有关的概念系统中, 它是首次出现。后面还会学习直角、钝角、锐角、以及角的度量等。另外它还是后面学习几何图形的一个重要维度,如学习研究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特征时都离不开角,所以学好角的初步认识非常重要。本课教材如下: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

5、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教材编排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来, 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对生活进行观察的能力。本课的教学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知道角的特征, 在头脑中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并通过多种形式外现自己头脑中的角, 同时发展空间观念。为了更好地了解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我还翻阅了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北师大版教材苏教版教材对比来看,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教材在角的认识一课中,都是从生活实物图中抽象出角,再概括出角的特征,以建立角的特征表象为教学核心任务,与此同时,通过多种活动巩固

6、角的特征,建立数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进而发展空间观念。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我还参阅了郜舒竹教授的 小学数学这样教 一书,从而了解到人们对角的认识经历了从单纯的质的认识到质与量综合的认识; 以及从静态的认识发展为动态认识的四个阶段。 对于角的定义也有很多种, 但又都不尽如人意。 反观本课教学内容,根据刚进入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 我认为教材是把本课对角的认识定格在了从单纯的质的认识上, 通过观察静态角, 找到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 基本符合郜老师所提到的三大定义中的第一种有关性质

7、的定义, 通过列举角的构成要素进行描述初步定义。 当然这只是对角的初步认识,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不断的接触到角, 四年级会加入有关角的量的研究,进而不断完善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学情分析:角与我们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 ,学生通过家长、辅导班的提前预习指导等, 会有一些经验的积累。 那么我班学生在上课前对角的原有认知到底是怎样的呢?于是我对我班 38 名学生做了以下前测调研:在这幅图中,有你认识的图形吗?请你用彩笔圈画出来。调研结果:能够圈画出角0%不能圈画出角100%通过学情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找图形时不能找到角这个图形,他们并不认识图形角。依据以往教学经验,我知道学生在画线

8、段的时候,很多都不愿意用尺子,总是喜欢徒手画直线, 本课有画角的学习任务, 学生在画角的时候, 是否能够用尺子画出标准的角呢?我的反思:直接告诉学生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直接教会学生如何用尺子画角, 这样的直接教学非常容易, 但是学生的能力如何提升呢?如何做到 “利用数学教学生, 把数学课程内容作为载体,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呢?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在今后的教学中, 还有很多次要学习图形的认识, 都需要认识特征、 建立表象、画图再现。那么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运用工具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了提高学生各

9、方面的能力,我做了如下思考: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学习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才能进行正确的抽象概括,进而形成数学的概念。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注重关联生活, 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由学生熟悉的校园情境图开启,寻找角,观察角,抽象概括出角的特征;再次回到生活中找角、创造角、画角,运用多种形式巩固学生对角特征的认识。我认为学习知识很重要, 而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所在更为重要。 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运用, 更好的生活,所以在课堂的最后我加入了一些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在认识角特征之后,能够进一步了解到角的应用价值。对于运用

10、工具的意识培养, 我则放手让学生尝试画角, 在学生的作品展示交流中,使学生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运用工具的意识。真正做到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思考;协同多种感官,感知探究辨析;夯实基础知识,提高数学素养。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发现探究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为学生发现概括特征提供大量丰富的标准图形, 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建立起角的特征表象, 最后通过介绍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使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2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

11、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使其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特征,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培养运用工具的意识。教具准备: ppt 、小棒、扇子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学具准备:每人一个学具袋(圆纸片、 1 根线、 2 根小棒)、 a4 纸一张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流程图具体教学过程一、依

12、托情景图,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呈现主题图:校园情景图在这幅图中有你认识的图形吗?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老爷爷手里拿的这把剪刀, 张开的剪刀口也形成了一个图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家族中的新朋友角。【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校园情景图出发,找认识的图形自然暴露学生对角的原有认知;问题相对开放,每位学生都有的可说, 避免开课学生就有为难情绪,浅入深出,引出本课的研究内容角。 与此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二、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特征。(一)图中找角,初悟特征。在这幅图中你还能找到这样的角吗?【设计意图:在对角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之后,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到生活情境图中再次找角。 借助对角的瞬时记忆,运用类比思维发现更多的角,为后面进一步认识角提供大量、丰富的直观素材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