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本知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439356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电图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电图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电图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电图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基本知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电图基本知识心电图是反映心脏兴奋的电活动过程,它对心脏基本功能及其病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心电图可以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也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和发展过程和心房、心室的功能结构情况。在指导心脏手术进行及指示必要的药物处理上有参考价值。然而,心电图并非检查心脏功能状态必不可少的指标。因为有时貌似正常的心电图不一定证明心功能正常;相反,心肌的损伤和功能的缺陷并不总能显示出心电图的任何变化。所以心电图的检查必须结合多种指标和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对心脏的功能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一、心电图各波正常值及意义 心电图是由一系列的波组所构成,每个波组代表着每一个心动周期。一个波组包

2、括P波、QRS波群、T波及U波。看心电图首先要了解每个波所代表的意义。 (1)P波:心脏的激动发源于窦房结,然后传导到达心房。P波由心房除极所产生,是每一波组中的第一波,它反映了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前半部分代表右房,后半部分代表左房。 (2)QRS波群: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波,第一个向下的波称为Q波,继Q波后的一个高尖的直立波称为R波,R波后向下的波称为S波。因其紧密相连,且反映了心室电激动过程,故统称为QRS波群。这个波群反映了左、右两心室的除极过程。 (3)T波:T波位于S-T段之后,是一个比较低而占时较长的波,它是心室复极所产生的。 (4)U波:U波位于T波之后,比较低小

3、,其发生机理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 典型心电图示意图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 (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P波方向在、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在、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P波在aVR导联直立,、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R间期: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间。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P-R间期随心率与

4、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P-R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V1、V2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3秒,V5、V6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5秒。QRS波群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 QRS波群振幅: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导联R波不超过1.2毫伏,aVF导联R波不超过2.0毫伏。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室肥大。aVR导联R波不应超过0.5毫伏,超过此值

5、,可能为右室肥大。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波群电压(R+S或Q+R的算术和)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电压的算术和均不超过0.8毫伏称为低电压,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粘液水肿、心肌损害,但亦见于极少数的正常人等。个别导联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意义。 心前导联: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一般不超过1.0毫伏。V5、V6导联主波向上,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毫伏,R/S1。在V3导联,R波同S波的振幅大致相等。正常人,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 (4)Q波:除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外,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波

6、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而且无切迹。正常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呈QS波型。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塞等。 (5)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J点)至T波起点的一段水平线称为S-T段。正常任一导联S-T向下偏移都不应超过0.05毫伏。超过正常范围的S-T段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正常S-T段向上偏移,在肢体导联及心前导联V46不应超过0.1毫伏,心前导联V13不超过0.3毫伏,S-T上移超过正常范围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室壁瘤等。 (6)T波:T波钝圆,占时较长,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较快下降,形成前肢较长、后肢较短的波形。T波方向常和QRS波

7、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其他导联可直立、双向或倒置。如果V1直立,V3不能倒置。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心前导联的T波可高达1.21.5毫伏。在QRS波群主波向上的导联中,T波低平或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7)Q-T间期:Q-T间期同心率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一般心率70次/分左右时,Q-T间期约为0.40秒。一般可查表。凡Q-T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0.03秒以上者称显著延长,不到0.03秒者称轻度延长。 Q-T间期延长见于心动过缓、心肌损害、心脏肥大、心力衰竭、低血钙、低血钾、冠心病、

8、Q-T间期延长综合征、药物作用等。Q-T间期缩短见于高血钙、洋地黄作用、应用肾上腺素等。 (8)U波:振幅很小,在心前导联特别是V3较清楚,可高达0.20.3毫伏。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服用奎尼丁等。U波倒置见于冠心病或运动测验时;U波增大时常伴有心室肌应激性增高,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一、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和传导的异常。【心脏起搏传导系统】1、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心肌大部分由普通心肌纤维组成,小部分为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后者组成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 2、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希司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顷野纤维网。3、窦房结

9、与房室结间有边界不清的前、中、后三条结间束连接。结间束终末连接房室结的部分,与房室结、房室束主干合称房室交接处(亦称房室交界或房室连接处)。 4、心房肌与心室肌之间有纤维环,心房兴奋不能经心肌传至心室,房室结与房室束为正常房室间传导的唯一通路。 正常窦性心律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频率为60-100次/分。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的P波在、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s,只要窦性P波按顺序发生,不论是否下传心室,均应诊断为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分类】:三类(一) 按发生原理分(两类)1、冲动形成异常(两类):(1)窦房结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

10、律不齐。窦性停搏。(2)异位心律:1) 被动性异位心律:逸搏(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2) 主动性异位心律:过早搏动(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2、冲动传导异常(三类):(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2)病理性: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症。(二)按心律失常发生时心率的快慢分: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三)按心律失常起源点的不同分:可分为源于窦房结、心房、

11、房室交界处和心室的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四类)1、窦性心动过速:成人窦性心律,频率超过100次/分。2、窦性心动过缓: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常同时伴随窦性心律不齐(即不同PP间期之间的差异大于0.12s)。3、窦性停搏:指窦房结不能产生冲动。心电图上可见很长一段时间内无P波,其后可见下位的潜在起搏点,如房室交界处或心室,发出单个逸搏或逸搏性心律控制心室。有时,窦房结停搏后直至窦房结冲动自行恢复发放,一直无逸搏发生。4、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简称病窦综合症):是因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心电图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以下),持续而显

12、著,且并非由药物引起;可伴有窦性停搏与窦房阻滞,窦房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并存;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快-慢综合症),指心动过缓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速、房扑、房颤)交替发作。【室上性心律失常】(五类)1、房性早搏(简称房早):心电图特点: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正常。其前有P/波,P/波的形态与窦性P波稍有区别,P/R间期大于0.12s。早搏后常见不完全性代偿间歇。代偿间歇不完全:即早搏代偿间歇大于一个窦律周期,早搏联律间期+代偿间歇小于2倍窦律周期。超代偿间歇:即早搏联律间期+代偿间歇大于2倍窦律周期,此现象少见。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早搏联律间期+代偿间歇等于2倍窦律周期,此现象

13、少见。2、房室交界性早搏(简称交界性早搏):心电图特点: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正常。逆行P波可位于QRS波群之前(PR间期小于0.12s),之中或之后(RP间期小于0.20s)。早搏后多见完全性代偿间歇。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心电图特点: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出现的室上性早搏。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伴有室内差异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者除外)。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如能找出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的P/波,则称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逆行P波如位于QRS波群的前或后,逆P波与QRS波群保持恒定关系,则称为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往往不易分辨出逆P波,故统称之为阵发性

14、室上性心动过速。4、心房扑动:心电图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有规律的锯齿波(F波),频率为250-350次/分。F波与QRS波群的比例可固定,则RR间期相等;可不固定,则RR间期不等,心室率不规则;QRS波群形态正常。5、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心电图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间隔均不等的颤动波(f波),频率为350-600次/分。RR间期绝对不等。QRS波群形态正常。【室性心律失常】(四类)1、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心电图特点:提前出现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S、且宽阔畸形,ST段和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其前无P波。早搏后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出现下列情况提示严重的

15、室性早搏:频发(多于5次/分)。多源。多形。成对。连发。RonT现象(室早落在前一激动的T波上)。这些室早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出现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先兆。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电图特点: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出现的室性早搏。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s,ST段和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律规则,但也可稍不规则。如能发现P波,则P波与QRS波无关,且频率比QRS波慢,形成房室分离。常可见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3、心室扑动:心电图特点:呈正弦波图形,波幅大、规则,频率150-300次/分。4、心室颤动:心电图特点:波形、振幅和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区分QRS波群、ST段与T波。【房室传导阻滞】(四类)1、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PR间期大于0.20s,无QRS波群脱落。2、度型房室传导阻滞:又称文氏阻滞。心电图特点: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相邻的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P波后QRS波群脱落。包含QRS波群脱落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最常见的传导比例为3:2-5:4。3、度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下传搏动的PR间期固定,可正常,亦可延长,P波后有QRS波群的脱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