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martBeta策略分析报告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1.50KB
约10页
文档ID:454385988
SmartBeta策略分析报告_第1页
1/10

SmartBeta 策略分析报告一、 SmartBeta 策略概述SmartBeta 策略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1) 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相结合20 世纪 60年代 Sharpe等人提出了 CAPM模型,将证券的收益分解为因承担 市场风险而获得的收益,即“ Beta 收益”和超越市场基准的收益,即“ Alpha 收益”传统的 Beta 策略以被动跟踪市值加权的市场基准指数来实现, 目标是获 得市场收益 而主动投资则是借助特定的选股与投资技巧, 在对市场基准的主动 偏离中获取长期超越市场的风险收益 SmartBeta 策略则结合了两者的特点,在 传统被动指数化投资的基础上, 通过主动优化市场指数组合的成分或者权重, 通 过量化模型实现特定风险因子的有效暴露, 最终获得跑赢传统市值加权指数的超 额收益因此 SmartBeta 策略是一种主动管理与被动投资相结合的投资方式图 1 :主动管理、被动投资与 SmartBeta相比于主动投资, SmartBeta 策略结合了指数化投资的管理特点,管理难度 和成本相对较低;相比于被动投资, SmartBeta 策略提高了组合管理的主动性, 存在潜在的超额收益。

2) 收益源于因子风险溢价SmartBeta 本质上是一种因子投资, 其收益源于市场风险溢价以外的资产风 险收益CAPM模型将证券的收益分解为 “Beta 收益”和“Alpha 收益”两部分 随着投资者对投资组合收益来源的深入影响, 人们发现 Alpha 中的部分实际上是 资产对不同因子的风险溢价例如, Fama-French 提出来除市场因子以外的价值 因子和规模因子的溢价, Carhart 四因子模型中提到的动量因子的溢价等随着 量化投资的不断发展, 学术界和工业界中所发现的 Alpha 因子已经超过百个, 人 们逐渐相信,投资者所苦苦追寻的 Alpha ,不过是还没有被解释的某种风险因子 所代表的 Beta 收益图 2 :投资者对组合收益认识过程据此,SmartBeta 对于市场组合的成分或权重的优化调整主要通过因子投资 的方式来实现, 即对因子的风险敞口进行主动调整, 以获得因子的风险溢价或控 制组合风险3) 主要分为收益导向型和风险导向型两类SmartBeta 策略设计的目标是在传统的市值加权指数的基础上, 提高风险调 整后收益达到该目标主要有两种途径:提高主动收益、降低组合风险。

因此, SmartBeta 策略大致可以分为收益导向性和风险导向型两大类 收益导向型策略 以增强收益为目标,通过主动增加某些因子的敞口,以获得该因子的风险溢价 风险导向型策略则将注意力放在最小化波动率上, 以控制风险为目标, 根据预期的风险水平调整组合成分或者权重图 3: SmartBeta 策略分类国外 SmartBeta 指数基金发展现状1) SmartBeta 产品海外发展迅猛,美国独占鳌头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美国上市 SmartBeta ETF共有830只,总规模 7058.8 亿美元,涉及20多种主要策略,在全部ETF基金中数量占比 45%,规模占比 22.4%图 4 :美国市场 SmartBeta 产品发展迅速2) 股票型 SmartBeta 是主流,多因子策略受青睐图 5:SmartBetaETF 布局历程目前绝大多数的 SmartBeta ETF 属于股票型 ETF,规模占比高达 97%尽管 SmartBeta策略复杂度不断提升, 但单因子产品规模仍占优 从图7可以看出, 多 因子策略已然成为机构投资者评估或使用最多的 SmartBeta 策略之一相比于直 接配置现成的多因子 ETF,投资者或更倾向于组合单因子 SmartBeta 产品,后者在 策略灵活性和管理透明度方面更有优势。

图 6: SmartBeta 策略分类图 7:美国主流 SmartBetaETF 规模分布3) SmartBeta 产品以机构持有为主,策略普及率逐年提升图 8 :主流 Smart Beta ETF 的持有人结构( 2017 年半年报数据)美国主流的 SmartBeta ETF持有人以机构为主 单因子 SmartBeta 中价值和成 长策略的机构持有比例最高, 分别为 75%和63%多因子 SmartBeta中红利 +质量的 组合策略机构持有占比则达 98%按机构类型看, 投资顾问机构对 SmartBeta 策略 应用最广泛三、 国内 SmartBeta 指数基金发展现状1) 国内市场 SmartBeta 指数基金尚处起步阶段中国市场 SmartBeta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 2006年,华泰柏瑞基金发行红利 ETF,成为中国市场首只 SmartBeta 指数产品,2015年以来产品数量和策略类型逐 渐丰富截至2017年12月8日,中国市场共成立 51只SmartBeta指数基金, 规模合 计103.15亿元,覆盖 8类主流策略,在全部被动股票型指数基金中占比 2.61%图 9 :中国市场 Smart Beta 指数基金稳步发展2) 目前国内 SmartBeta 产品仍以单因子策略为主国内 SmartBeta指数基金产品类型分布较为均匀, LOF和ETF占比较多。

策略 方便,目前仍以单因子策略为主,红利因子对应产品的规模最大图 10: Smart Beta 指数基金产品不同类 图 11:Smart Beta 指数基金不同策型规模分布略产品规模分布3) 国内 SmartBeta 基金机构持有比例有待提升相比于海外 SmartBeta的持有人结构,当前国内 SmartBeta 基金的机构持有比 例偏低不同策略中,只有低波和等权策略基金机构持有占比超过 50%规模最 大的红利和基本面加权基金,机构持有占比 31%分别为 26%图 12:国内 Smart Beta 指数基金的持有人结构( 2017 年半年报数据)四、 国内 SmartBeta 指数基金跟踪下面以基本面 50 指数为例, 对 SmartBeta 策略的进行简单介绍 中证锐 联基本面 50 指数以 2004 年 12 月 31 日为基日,基点为 1000 点2018年3月 13 日报收 4567.43 点1) 基本面 50 指数的样本选取方法中证锐联基本面 50 指数的样本空间由剔除 ST 、 *ST 股票,以及暂停 上市股票后剩余的 A 股股票组成标的选取按照如下两个步骤进行: 1、对样本空间的股票,按照最近一年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 剔除排名后 20%的股票。

2、对样本空间内的剩余股票,按其基本面价值( Fundamental Value , 简称 FV)降序排列,选取排名在前 50 名的股票作为样本股单个股票的基本面价值计算方法如下:1) 使用过去 5 年的年报数据计算以下 4 个基本面指标:a) 营业收入:公司过去 5 年营业收入的平均值b) 现金流:公司过去 5 年现金流的平均值c) 净资产:公司在定期调整时的净资产d) 分红:公司过去 5 年分红总额的平均值2) 如果一个公司可用年报数据少于 5 年,那么按可用年限的数据计算 基本面指标3) 计算每只股票单个基本面指标占样本空间所有股票这一指标总和的 百分比:a) 营业收入占样本空间所有股票营业收入总和的百分比;b) 现金流占样本空间所有股票现金流总和的百分比;c) 净资产占样本空间所有股票净资产总和的百分比;d) 分红占样本空间所有股票分红总和的百分比4) 基本面价值由 上述 4 个百 分比数据 的简单算术平 均值 乘以10,000,000 得出2) 样本和基本面价值因子的调整方法中证锐联基本面 50 指数每年调整一次样本股, 样本股调整实施时间为 每年 6 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收盘后的下一交易日。

当成份股公司有收购、分 拆、退市等特殊情况发生时,将对中证锐联基本面 50 指数进行临时调整基本面调整因子每年随样本股定期调整而调整一次, 基本面调整因子调 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3) 回报及跟踪效果分析基本面 50 指数(白线)采用基本面多因子线性加权的方式进行指数计 算从对比图中可以看出两指数走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2016 年以前该指数 基本能够跑赢上证综合指数(黄线) ; 2016 年以来前者大幅跑赢后者,基本 面 50 指数上涨 38.26%,而同期上证综合指数仅上涨 0.42%这说明 2016 年 以来通过主动暴露基本面价值四因子(营业收入、现金流、净资产分红)能 够获得更高的风险溢价 被动跟踪基本面 50指数的嘉实基本面 50基金,2016 年以来涨幅为 43.86%,优于指数五、参考意义对于量化基金,可以借鉴 SmartBeta 策略的思想,基于单因子或多因子 自上而下进行选股并按因子权重 (而非市值加权或账户权益加权) 构建组合, 从而获得超额收益;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 一方面可以跟踪相同主题 SmartBeta 指数以扩展待选标的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对 SmartBeta 策略对应 ETF或 LOF的关注,其具有的费用低、管理透明、流动性和交易效率高等特 点日益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认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