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田径单元教学计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406089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体育田径单元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体育田径单元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体育田径单元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体育田径单元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体育田径单元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体育田径单元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体育田径单元教学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体育田径单元教学计划自从教育部新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出台后,我们教师面对许多新的理念:新的学科名称、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材管理模式等。我们也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和困扰:比如怎样更好理解和实施新课标提出的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以及要求发展思路的手段和方法等。今天就在此和大家共同探讨下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初中(水平四)田径系列教材教法和单元教学计划的思路。一、 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体系新课标的目标体系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其中包含了79个“领域目标”、88个“水平目标”和254个“行为目标”,这一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

2、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这是一个相当完整的目标体系, 教师要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初中田径教学应运用田径手段及其文化内涵培育学生,促进初中生身体正常发育;发展走、跑、跳、投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坚强的毅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初中(水平四)田径系列教材的教学目标1.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和有氧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健康素质。2.掌握跑、跳跃、投掷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安全地进行田径锻炼。3.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田径锻炼。4.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不怕挫折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1.跑(1) 通过快速跑练习,发展快速跑的能力。体会弯道跑的技术,并积极参与锻炼和比赛。(2) 通过各种耐久跑练习,发展有氧耐力。养成健身跑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3) 通过合作跑游戏,发展运动能力,培养协作精神。(4) 通过障碍跑游戏,发展自我意识,增强自尊和自信心。2.跳跃:掌握跳高和跳远的基本技术,体验从事跳跃活动的乐趣,发展跳跃能力。培养自练、自测、自评的能力。3.投掷:发展投掷能力,掌握基本的投掷方法,发展上肢、肩带、腰腹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培养在运动中注意安全的意识。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教法教材教法指的是教材的分析、教学内容的构建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简而言之,就是上什么

4、课,如何上课。教科书是国家规定的一个范本,我们用教科书是为了有参照依据把教材上的内容简化成通俗易懂的东西给学生,我们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全盘照搬。新课程本着“开放”和“放开”的精神,取消了以往体育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赋予地方和学校决定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自主权力。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怎样通过选择与实施初中田径教材内容,实现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和课程目标?初中田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的。田径教学应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达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目

5、标,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学内容应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特征、身心发展的特点。活动形式要活泼多样,从学生已有的运动经验出发,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兴趣,具有知识性、科学性,有发展体能、增进健康的实效性。教师应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达成教与学目标的具体的各项田径运动的教材内容。1、 教材的分析首先要了解各类教材的系统性,处理好教材的纵横关系。田径系列教材田径(Athletics)体育运动中最古老的项目,有运动之母的美称。田径是由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实用性很强的身体锻炼手段,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好的锻炼效果。田径运动教学的起源与发展 19世纪下半叶,田径项目传入

6、中国。19世纪末,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的教会学校中首先开展。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规定田径项目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次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包括2001年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均把田径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2、 教学内容的构建:作好教学内容分析,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抓住关键。(几乎每节课都有它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处理要害就是这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方法、经验、思想)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的地方、教学难

7、于实施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在79年级(水平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中的田径教材是常规教材也是精学类教材。因此我们把田径教材分成跑、跳、投三个技术内容进行分析。1.跑(1) 快速跑如:听突发信号的反应练习、匀速跑、加速跑、重复跑、弯道跑、蹲踞式起跑、终点冲刺、50100米全程跑。 (2) 耐久跑如:跑走交替、匀速跑、变速跑、定时跑、定距跑、顺风跑、上坡跑、下坡跑、越野跑等。(3) 合作跑 如:迎面接力跑、拉手跑、圆圈接力跑、上挑式或下压式传接棒接力跑、双人跳绳跑、合作跑游戏等。 (4) 障碍跑 如:在3040米的距离内,用跑、跳、跨、钻、爬、绕等方法,通过23个障碍物;在4050米的距离内,自我

8、设定障碍的内容和顺序,在快跑中通过34个障碍物;跨越23个低栏。 2.跳跃(1) 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如:连续单脚跳、连续跨步跳、单、跨结合跳、双脚原地连续向上跳、连续蛙跳、跳上跳下练习、跳台阶、连续双脚跳过竖起的小垫子、立定跳远、连续跳过实心球或跳箱盖、蹲跳起等。(2) 跨越式跳高或其他姿势的跳高(3) 蹲踞式跳远或其他姿势的跳远3.投掷(1) 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如:单、双人抛接实心球或沙袋;单、双手向各种方向抛掷实心球;推掷实心球;双手向前抛掷实心球等。(2) 发展力量素质的练习如:哑铃、杠铃练习;力量练习器练习等。(3) 飞碟、飞镖、打靶、保龄球游戏等。以上教学内容都是范例性的,各校可根据

9、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灵活进行选用。3、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句话叫“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新”。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学生现有的基础,选择恰当的教法,并指导学法。特别是针对新课标的目标体系和不同的教材层次选用和开发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三、单元教学计划今天我们在这里专门讨论一下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的问题,通常,我们可以把一堂课看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作为完整的基本单位应当是单元教学。长期以来,我们所理解的体育单元教学均是以运动项目为基础来划分的,而且是以单一运动项目为基础来划分的,例如田径单元、足球单元等。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的构建1

10、、学习目标的确立2、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分配3、课次的安排4、重难点说明5、学习方法的选用6、评价方法的选用1.单元教学计划。教师应依据所制订的水平四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结合学校的田径教学资源、教师自身实际、学生的特点,依据具体的教与学目标,认真制订符合教与学实际的田径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应体现各项田径运动技术教与学的系统性,要选择能够实现具体教与学目标的有效的田径教与学的手段和方法。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武术单元教学计划一学习一种跆搏健身操,发展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跆搏健身操1、集体学习一套“跆搏健身操”范例;2、友伴分组,互练、互评、互学。1、通过观察、模仿来学习范例,

11、体验乐趣;2、在友伴组合中,展示、完善自我,提高交往能力。1、通过自己流畅的动作来吸引学生;2、用多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观察;3、鼓励、诱导学生表现自我。1、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范例动作;2、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能作出积极的引导与合理评价。二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知道一些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并练习。武术知识(武德、健身与防身的作用以及对武术的认识)武术技术分析1、多媒体讲解武德等知识内容;2、学生体验武术基本功练习方法。1、认真听、仔细思考,并联系实际。2、体验一些武术基本功,并努力挑战自我。1、利用多媒体讲解相关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国粹的理解;2、演示、演练一些武术基本功,鼓励学生尝试。1、学生明白

12、“学武先学德”的重要性;2、学生尝试多个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战自我。三通过亲身体验,懂得针对各种实际状况做出防身动作。防身技巧;武术功力练习1、给出几种被攻击的特定状况,学生分组探索解决方法;2、针对学生的解决方法作出评价,并介绍几种特定状况下的防身技巧;3、进行功力训练,以强化上述攻防技巧的某些素质。1、设疑引趣,友伴分组的状况下给每组几种特定的受攻击状况,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所受的攻击;2、对几种特定状况作出某些防身技巧的介绍;3、在练习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素质,并积极强化。1、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特定状况下的防身技巧;2、阐述防身的原则、技巧;3、使学生明白“一力强十会”

13、,积极针对自己的薄弱素质来进行有针对的练习。1、能在特定状况下做出防身的动作;2、能积极针对自己的薄弱素质来进行有针对的练习。四体验基本的攻防动作的技术要领,乐于进行一些武术功力训练。攻防技术动作练习武术功力训练1、讲解、演示直拳、摆拳、正踢腿动作,学生通过观察后体验动作;2、在两人的无接触接触攻防动作练习中,探索适合自己的防守方式,教师点拨;3、以挑战自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武术功力训练。1、按正确的发力动作进行练习,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2、在自己本能防守的基础上,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形成适合自己的防守动作;3、挑战自我,积极完成介绍的功力训练内容。1、利用生动、详细的语言与示范,使学生懂

14、得基本进攻技术动作;2、从学生自身防守动作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3、功力训练尽量趣味化、游戏化。1、学生能说出正确的发力顺序,能力强的同学能够做出合理的攻击动作;2、学生能够练习、完善自己的防守动作。五能自己判断状况,做出防身的应急反应,能自主串联简单的防身动作组合。防身动作组合武术功力练习1、防身技巧的练习;2、自主创设防身攻击后的技术动作组合,形成攻击模式;3、继续进行功力训练。1、强化特定状况下的防身技术技巧;2、对上述防身技术技巧的后继攻击作出组合,并熟练掌握。1、确定并指导学生进行特定状况下的防身技术练习;2、对学生的防身动作组合作出有益的建议。1、学生自主进行特定状况下的

15、防身动作方法;2、对学生的防身动作组合作出肯定的评价,并合理地进行修正。单元学习成果 测试体能、运动技能自我表现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体能:能听音乐按完整“跆搏健身操”范例练习2-3遍,功力训练应挑战自身极限;运动技能:掌握“跆搏健身操”范例、防身动作及组合。1、展示“跆搏健身操”范例,以及防身动作;2、友伴分组时,能够积极说出对防身技术的思考;1、友伴分组中积极思考并互相评价、探索防身的技术方法;2、在练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角色互换。孙渡初中篮球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活动的兴趣和爱好。2、能在篮球的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篮基本技术和战术。3、通过篮球活动,发展学生的灵活、机敏、反应速度,以及速度、力 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4、在从事篮球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与同伴合作及良好相处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二)课时目标学习内容及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