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4zemax入门指导说明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7KB
约10页
文档ID:453847306
2-4zemax入门指导说明_第1页
1/10

Zemax2005盗版软件的安装A、 在打开文件压缩包之前,关闭杀毒软件;B、 打开文件压缩包,ZEMAX05.exe是主文件,安装C、 zemax 2005.exe和ZEMAX_CN.exe剪切到ZEMAX安装目录下,用ZEMAX_CN.exe启动就是汉化版D、 (注意:若文件中不能出现zemax 2005.exe和ZEMAX_CN.exe两个文件,可能是因为杀毒软件把这两个文件当成了病毒文件,解决方法是把杀毒软件卸载后再解压,安装即可E、 将CDGM2010.6.AGF文件复制到Glasscat文件夹中,即可使用Zemax上机操作指导设计任务:设计一F数为4,焦距100mm的望远物镜1、初步操作:a、打开Zemax软件,下拉文件菜单,将下面2项打对勾b、设置入瞳直径:下拉系统→通用配置→光圈数值→填写25→确定c、设置波长:下拉系统→通用配置→光波长→选择→F、D、C(Visible)→确定d、在LDE中输入透镜参数:将光标放置在IMA中→下拉镜头数据编辑中的编辑→点插入曲面,在IMA前面插入一行e、输入透镜参数,如下表:d、玻璃库调用:工具→目录→玻璃目录→CDGM2010.6.AGF→重新加载目录→退出e、快速聚焦:工具→杂项→快速聚焦。

f、观察2D图:分析→草图→2D图g、观察光线扇形图:分析→特性曲线→光线像差h、观察光程扇形图:分析→特性曲线→光路像差i、观察点列图:分析→点列图→标准点列图j、观察像差图:分析→杂项分析→(要观察的像差图)k、观察剩余像差大小:分析→像差失真系数分析→赛德尔系数分析→SPHA(球差)、COMA(慧差)、ASTI(象散)、FCUR(场曲)、DIST(畸变)、CLA(轴色)、CTR(垂色)2、初步优化:在厚度为100的地方,右键打开,在求解类型中选择Marginal Ray Height(边缘光线高度),会发现100变味了96.08,更新像差曲线,发现像质有所提高3、设置变量分别在1、2面的曲率半径和厚度,右键打开,在求解类型中选择变量(Variable)4、调用优化函数a、下拉编辑→优化函数→在评价函数编辑器中下拉工具→默认评价函数→将玻璃和空气打上对勾,并合理设置最小、最大、边线值→确定b、在评价函数编辑中,选中第一行,安insert插入一行,在type处输入EFFL(有效焦距),在target处输入100,在weight处输入1c、下拉工具→优化→点击自动d、观察多色光焦点漂移:分析→杂项分析→焦点位移曲线太直,说明色差较大。

5、修改单透镜为双胶合透镜:在STO后面插入一行,把半径设置为变量,厚度设置为3,玻璃材料设置为SF1,设置好后,再次自动优化,查看多色光焦点漂移,发现性能提高6、设置视场:系统→视场→Y视场,从上至下输入0,7.07,10三个视场(半视场)→确定,再次自动优化7、观察场曲:分析→杂项分析→场曲/失真8、设置操作数:在评价函数编辑中第一行插入三行分别输入SPHA(球差)、COMA(慧差)、AXCL(轴向色差)的操作数,目标值为0,权重为1再次自动优化(可采用全局搜索)双筒棱镜望远镜的优化设计一、望远物镜的像差校正1、 输入入瞳:302、 输入视场(Y视场)(半视场):0,1.2,2,2.8,3.4,4(分别对应规划视场为:0,0.3,0.5,0.707,0.85,1)3、 输入波长(F、d、c)4、 输入初始结构参数类型半径厚度玻璃通光口径OBJStandard¥¥STOStandardr1d1Bak2Standardr2d2Zf2Standardr3C=53.7Standard¥33.5K9Standard¥2~5Standard¥33.5K9Standard¥14IMAStandard¥¥5、 按照zemax的操作来平衡像差。

6、 可变量有R1、R2、R37、 需要校正好相差后需要满足条件:① f' =(120.5-119.5);② 需要校正球差、慧差、位置色差(即三种像差小于像差容限);③ 校正好的厚度取小数点后面一位④ 校正好的半径套用标准半径套用标准半径后,应该满足焦距和像差的要求)P356(光学设计手册)二、望远目镜的像差校正1、输入入瞳直径:52、输入视场(Y视场)(半视场):0,6.83,11.38,16.08,19.34,22.75(分别对应规划视场为:0,0.3,0.5,0.707,0.85,1)3、输入波长(F、d、c)4、输入初始结构参数类型半径厚度玻璃通光口径OBJStandard¥¥STOStandard¥L'zStandardr1d1n1Standardr2d2n2Standardr3d=17-18Standardr4d3K9Standard¥2IMAStandard¥8、 按照zemax的操作来平衡像差9、 可变量有r1、r2、r3、r4,d=17-18可以适当改变10、需要校正好相差后需要满足条件:① f' =(20.5-19.5);② 像距(后截距)>=2;③ 需要校正慧差、象散、场曲、畸变、倍率色差(即五种像差小于像差容限);④ 校正好的厚度取小数点后面一位。

⑤ 校正好的半径套用标准半径套用标准半径后,应该满足焦距和像差的要求)P356(光学设计手册)三、望远物镜和目镜还要满足光筒衔接的要求10、 ZEMAX优化操作数一阶光学性能1. EFFL 透镜单元的有效焦距2. AXCL 透镜单元的轴向色差3. LACL 透镜单元的垂轴色差4. PIMH 规定波长的近轴像高5. PMAG 近轴放大率6. AMAG 角放大率7. ENPP 透镜单元入瞳位置8. EXPP透镜单元出瞳位置9.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10.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11. LINV 透镜单元的拉格朗日不变量12. WFNO 像空间F/#13. POWR 指定表面的权重14. EPDI 透镜单元的入瞳直径15. ISFN 像空间F/# (近轴)16. OBSN 物空间数值孔径17. EFLX “X”向有效焦距18. EFLY “Y”向有效焦距19. SFNO 弧矢有效F/#像差1. SPHA 在规定面出的波球差分布(0则计算全局)(球差)2. COMA 透过面慧差(3阶近轴)3. ASTI 透过面像散(3阶近轴)4. FCUR透过面场曲(3阶近轴)5. DIST透过面波畸变(3阶近轴)6. DIMX 畸变最大值7. AXCL 轴像色差(近轴)8. LACL 垂轴色差9. TRAR 径像像对于主光线的横向像差10. TRAX “X”向横向色差11. TRAY “Y”向横向色差12. TRAI 规定面上的径像横向像差13. TRAC径像像对于质心的横向像差14. OPDC 主光线光程差15. OPDX 衍射面心光程差16.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17.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18. RSCH 主光线的RMS光斑尺寸19. RSCE 类RSCH20. RWCH主光线的RMS波前偏差21. RWCE衍射面心的RMS波前偏差22. ANAR像差测试23. ZERN Zernike系数24. RSRE 几何像点的RMS点尺寸(质心参考)25. RSRH 类同 RSRE(主光线参考)26. RWRE类同 RSRE(波前偏差)27. TRAD “X”像TRAR比较28. TRAE “Y”像TRAR比较29. TRCX 像面子午像差”X”向(质心基准)30. TRCY像面子午像差”Y”向(质心基准)31. DISG 广义畸变百分数32. FCGS 弧矢场曲33. DISC 34. OPDM 限制光程差,类同TRAC35. PWRH 同RSCH36. BSER 对准偏差37. BIOC 集中对准38. BIOD 垂直对准偏差MTF数据1. MTFT 切向调制函数2. MTFS 径向调制函数3. MTFA 平均调制函数4. MSWT 切向方波调制函数5. MSWS 径向方波调制函数6. MSWA 平均方波调制函数7. GMTA 几何MTF切向径向响应8. GMTS几何MTF径向响应9. GMTT几何MTF切向响应衍射能级1. DENC 衍射包围圆能量2. DENF 衍射能量3. GENC 几何包围圆能量4. XENC 透镜数据约束1. TOTR 透镜单元的总长2. CVVA 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3. CVG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4. CVL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5. CTVA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6. CTG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7. CTL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8. ETVA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9. ETG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0. ETL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1. COVA 圆锥系数=目标值12. COGT圆锥系数>目标值13. COLT圆锥系数<目标值14. DMVA 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5. DMG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6. DML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7. TTHI 面厚度统计18. VOLU 元素容量19. MNCT 最小中心厚度20. MXCT 最大中心厚度21. MNET 最小边缘厚度22. MXET 最大边缘厚度23. MNCG 最小中心玻璃厚度24. MXEG 最大边缘玻璃厚度25. MXCG 最大中心玻璃厚度26. MNCA 最小中心空气厚度27. MXCA 最大中心空气厚度28. M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29. MXEA 最大边缘空气厚度30. ZTHI 控制复合结构厚度31. SAGX 透镜在”XZ”面上的面弧矢32. SAGY透镜在”YZ”面上的面弧矢33. COVL 柱形单元体积34. MNSD 最小直径35. MXSD 最大直径36. XXET 最大边缘厚度37. XXEA 最大空气边缘厚度38. XXEG 最大玻璃边缘厚度39. XNET 最小边缘厚度40. X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41. XNEG 最小玻璃边缘厚度42. TTG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3. TTL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4. TTVA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5. TMAS 结构总质量46. MNCV 最小曲率47. MXCV 最大曲率48. MNDT 最小口径与厚度的比率49. MXDT 最大口径与厚度的比率参数数据约束1. PnVA 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2. PnG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3. PnLT约束面的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