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3651059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各位家长: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初二(7)班所有任课老师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对我们班级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感谢大家对我们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今天约请大家来,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大家中肯的汇报一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好的了解反馈信息,以便我们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促进家长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来。总之一句话,一切为了学生。这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我希望也相信,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我们这次召开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取得圆满成功。今天的会议主要有四项议程:一是

2、各科任教师向各位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本人就三(4)班的班级管理思想向大家作一下简单汇报;三是浅谈一下本人对目前家庭教育情况的看法;四是家长自由发言交流。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有些观点未必十分科学,仅供参考。同时,也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家长能够对不足的地方予以批评指正。闲话少说,我们切入正题。一、各科任教师向各位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关于这一点,相信大家由刚才的电视讲话和日常的观察、交流,已经对此有所已经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了。二、三(4)班的班级管理思想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 三、浅谈我对目前我们国家家庭教育情况的一点看法:家庭是孩子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也是其一生成长的“暖

3、房”;家庭既是一切教育的开端,也是名副其实的“终生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以儿童“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来劝导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俗话说“杂草铲除要乘早,孩儿教育要从小”;部分家长具有“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其实那也是“寓教育于生活”的意思,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教育;如果真的对孩子的成长不施加任何影响,一旦“大树”成型后发现变歪了要想扭转又谈何容易?孩子小的时候自觉性比较差、自制力比较脆弱,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我觉得家长应该从小加以教育引导,从多方面去关心孩子的成长。 家长对孩子的爱主要体现于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之中。然而,中国

4、教育专家调查发现,各种家庭对子女教育方法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缺陷,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现象是:由于疼爱,不少家长都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三过”(过度宠爱、过度保护、过度期望)现象。这样容易在子女内心形成“自我中心主义”,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容易存在性格方面的弱点,等到接触社会后,缺点便暴露出来了,诸如自私、任性、娇气、脆弱、不爱惜东西、缺少礼貌、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弱等。 家长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高尚的。从孩子的角度看,父母是孩子心目中天然的最好老师,此话是真理,行为是榜样,特别是一些家长对人生和事业的执着追求和高尚情操,都使得更具有权威性,更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家长爱得不恰当,到头来这

5、种“甜蜜的爱”恐怕就会结下“苦涩的果”。那么,家长怎样来教育孩子才是合适的呢?对此,我本人有着一些不成熟见解,姑且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请大家不吝赐教。1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拇指别用食指。我们中国的家长,这个手指头(食指)最发达,动不动就指着孩子骂,“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怎么这么笨啊!你怎么这么没用,一点也不像我的儿子!滚到一边去!再这样你去讨饭算了!”孩子在惊吓中长大,哪来的自信心呢?没自信能做好什么事呢?有的家长跟我说:“我那孩子我说一句他顶十句,一点都不听话。”其实动物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是处于格斗状态的,人是高级动物也不例外。你骂孩子,孩子处于紧张状态,他会有一种自然的自我保护心理,顶撞很正

6、常,而且这时候他很难接受人家的说教。我们不妨换一种方法,把食指变成拇指,常夸孩子。在我国行政圈流传着这么一句笑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在行政圈是一句笑话,对我们教育孩子来说,这是一句确确实实的真理啊。你常夸孩子这个好那个不错,你会发现他真的变好了,你要是天天责骂孩子这不行那不行,那个孩子会越来越差的。别怕夸孩子他会骄傲,如果他没达到第一怎么会骄傲呢,他只会不断进步。请在座的各位家长记住: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拇指别用食指。2千万别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信心,在学习中享受乐趣。向大家介绍一个人,这个人对亚硝酸盐特别感兴趣。大家都知道亚硝酸盐是炸药的主要原料

7、。因为他的兴趣,他的父母兄妹都被炸得血肉模糊。人家再也不肯把房子租给他,因为他要么把房顶给炸掉了,要么把天花板炸了个洞。后来,他只好把实验室搬一条船上。有一天,人们听到一声巨响,只见他满脸是血站在船头,手舞足蹈地大喊:“我成功了!”原来,这次爆炸的力度范围和他估算的丝毫不差。他成了最有钱的人,他的钱多得用不完,现在有好多科学家都在用他的钱。大家知道他是谁吗?诺贝尔!现在国际上就用他留下的钱设立了许多奖项,奖金丰厚。是什么让诺贝尔成了伟大的化学家呢?浓厚的兴趣! 你们觉得他是天才吧?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吧?怎么样的人才是天才呢?所谓天才,就是做了他喜欢做而且适合做的事;所谓蠢才,就是做了他不

8、喜欢做而且不适合做的事。所以我们别把孩子塞进我们编织的网里,扼杀了他的兴趣,逼他做不喜欢做的事。请大家回忆自己孩子刚生下时的那种骄傲。如果我们能够像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会说话走路一样相信自己的孩子,那么他们肯定能学好的。我们在疲于言语、棍棒说教的时候,在孩子们力不能及的时候,我们何不尝试学会耐心地等待呢?就像耐心等待孩子迈出一步再迈出一步那样,心急不是办法,粗暴只会伤了孩子的心。请大家千万别吝啬你的奖赏,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件廉价的小玩具,不需多少钱,却能收到金钱买不到的效果,为什么不去做呢? 曾有这么一幅漫画,孩子坐在地上哭,父母在旁边捶首顿足,父母说:“我们把心肝都给你了。你还要我们怎么样呢

9、?”孩子说:“你们生我的时候怎么不要张使用说明书呢?”是啊!家电什么的都有使用说明书,不按说明书操作会出问题的。而我们的孩子没有使用说明书,就要我们去仔细了解他的性格特点了,打骂绝对是错的,伤了孩子自己更伤心。 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需要我们教育,我们的学生也需要你们的呵护。只有在学校和家庭和谐配合时,我们才能培育出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各位家长,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你们的孩子,让我们合作愉快!3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老师和家长肯定和赞赏。与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你那样能够做的更好”;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于做过的

10、错事,还不如让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别害怕出错,家长更应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欣赏。有进步,继续努力!失败了,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请不要吝啬我们真心的表扬。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是该适当的批评。但是如果孩子很努力,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能一味的给他泼冷水,因为这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面对成绩差的孩子,我觉得我们家长不应该一味的责备,更不应该放弃。我前一段时间刚从一个学生口中听到一句话:“我妈妈说,反正我平时也读不好,还买什么复习资料啊!”不知家长在说这些话的时

11、候是否考虑过孩子的感受。面对这样的问题,面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我们该做的应该是跟他一起努力,想想怎样才能把他成绩搞上去,应该更多的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其实,有些时候你给孩子50元钱,还不如送他一本价值20元的书。4学会将孩子的成绩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1)学会将孩子的成绩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所谓的纵向比较,就是将孩子现在同过去不同进期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较,是进步,还是退步,抑或是原地踏步。进步是因为他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有所完善,分析得出后要加以鼓励,让其发扬光大,开始表扬的频率要高,然后慢慢减弱,直到孩子形成了习惯。踏步,退步了是因为他不认真,还是方法不妥,分析得出后对症下药,拉起来

12、后再扶上走一程。稍有进步,作为家长可以借助于老师的口吻,夸张一点表扬,帮孩子树立起自信,让他自强不息。所谓横向比较,就是能将自己的孩子与同年级、同班级的其他孩子比较一下,找差距和不足。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都很优秀。而这一切,一方面归功于学校教育,另一主面是得源于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我们不妨去讨教一番。然后再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实践,结果必然会有所收获。 2.)学会不唯分数是问。分数只能作为评价孩子的一个参照物。90分与100分的孩子的数学能力究竟相差多少,不是仅仅靠分数就能说明的,我们得具体分析才是。孩子有失误,是纯粹的粗心,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有问题;是临考心

13、理欠佳,还是(略)5“今天没有作业”这句话是不成立的。新型教育体制下,任何课程都同样重要(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将地理、生物等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副科都列为中高考科目了),都是相通的,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的,都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学习方面的改变还表现在:现在教材难度加大了,作业量相对多了,学习方法改变了。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在低年级时很多时候是以被动的接收性学习方法为主,老师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很少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那么现在进入中年级以后就不提倡这种做法了,学生应该是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因此,有一些学生因为不想学,为了逃避写作业在家长面前说:“今天老师没布置作业。”那么在这里

14、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在座的每一位家长,“今天没有作业”这句话是不成立的。老师布置给他的作业一个就是一个,两个就是两个,更多的作业得学生自己去找,家长帮着去找。就算老师偶尔没有布置作业,学生自己也有很多作业等着去完成,如可以预习老师没讲过的内容,也可以复习老师已经讲过的知识。因为以上改变,所以会出现一部分同学求知欲增强,对知识追求,因此成绩越来越好,或者有明显进步;一部分同学出现惰性,怕辛苦,也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不协调,当然这类学生想把成绩搞上去就相对会累一点。6习惯决定命运。这个主题是由两个论断综合起来的,一是习以成性;二是性格决定命运。 本来我们开家长会无须提及命运问题,这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东西

15、。但是,我们回头想想培养孩子十几年,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将来能过上好的日子,事业、生活都获得成功、幸福。如果不是为了这一目的,大家无须这么关注教育,关注孩子,更无须尊重老师。老师的可贵之处就是在于他们能讲清楚别人迷惑的东西,帮助别人认识未知的事物,化难学的为简易的。 前一阵,我有幸看到了国际管理学专家、曾国藩后代、台湾著名教授曾仕强老师的一篇报告。他的报告主题是中国式管理,中间也提及命运。他的高度概括让我化繁为简的认识了命运命运没有什么奇怪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这四个字听起来,好象是诅咒自己。其实上至王侯将相、中央大员下至普通百姓,人人如此。命运如此,学习不也是如此吗? 全国语

16、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辽宁省盘锦教委主任魏书生老师,他每年都有一大半时间在外奔波讲学,很多学校都想请他前来做报告。不瞒大家说,我们广德恐怕想请他都请不到呢。许多班主任老师都是得益于他的班级管理思想,许多老师都是凭借着从他那里领悟的一点东西,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优秀班主任的。这种人应该可以称为当代教育家了。据魏老师自己说,他教两个初三班语文,常常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讲课,而且他从来不批学生的作业,但他学生成绩总是第一。他用一句话将人们心中复杂的教育思想变为一句人人能懂的格言。我那建议大家一定要记往:“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了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当初读到这段话时是十分惊叹的,名师就是名师,大家就是大家!“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习惯”,没有什么奥秘,没有什么复杂的事。联系曾教授讲的“自作自受”,我们就可以贯通起来了,行为就是自作,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