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学语文第八册教案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453651056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PDF 页数:90 大小:9.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学语文第八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浙教版学语文第八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浙教版学语文第八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浙教版学语文第八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浙教版学语文第八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学语文第八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学语文第八册教案(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 第 一 单 元 单 元 教 学 目 标1、能用一句话或儿句话,2、简要、明白地说出段落的主要意思。3、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4,理 解 52个词语的意思。5、能 用“情深意长”、“会 心”和“为了”各写一句话;能把表示反问语气的句子;初 步 学 会 运 用“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能”、“不 6、但而 7、且 ”等关联词语连接句子。8、能 按 要 求 朗 读(或默读)课文,9、能理解课文内容,10、回答有关问题,11、并按要求给课文分段。12、能有条理地、语句通顺连贯地说清楚件新鲜事;学 会 把 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13、懂得要理解、关心残疾人,14、能帮

2、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感受小红军宁愿自己忍饥挨饿,15、也 不 16、肯 接 受“老 同 17、志”照顾的优秀品德。1、张海迪和她的妹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木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段落;初步明白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教学难点:字音较难的生字教学过程:一、审题引入1、读题。说说读题后你有什么问题?2、简介张海辿的事迹。二、预习课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2、思考课后题。三、检查预习1、读准生字:述、冠、萎、摩、纯、芬、偎2、提 出 不 懂 的 词 语(不假思索、讲述)3、课 后 题 1:课文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张海迪时时

3、关心着妹妹海燕的确健康成长?4、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四、教学第一段1、指名朗读第一段,想想主要写了什么?2、本段的中心句有什么作用?这一句的两个部分分别可以概括课文的哪些段落?3、前半句为什么用上“顽强”这个词语?(联系上文有关词句回答)4、感情朗读。五、课堂练习作 业 本(1)第 1、2、3 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单元提示,初步学会用一句或几句话简要、明白地说出段落大意。2、理解几个重点句子的含义。懂得热心帮助残疾人,要做一个心灵美的好人,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概括段落大意教学过程:一、学习单元提示1、阅读单元提示2、什么叫做“段落大

4、意”?怎样概括段落大意?(联系全文、理解主要内容、概括大意)二、学习第二段1、默读,划分层次。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哪几层意思?2、把三层意思连起来说一说。3、根据“准确、简洁”的要求概括大意,评议哪个同学说得既简洁又准确。(要与课文中心相联系)4、用点出表示张海迪姐妹俩神态变化的词语。板:活灵活现笑容吹跑不假思索严厉责问惊 呆 从这些词语推测当时姐妹俩各自的心情与想法。5、有感情地朗读。三、教学第三段1、默读,分层,说说各层的意思。板:刚要摘花制止深情地说音乐勉励2,概括段落大意。(根据课文中心进行取舍)3、讨论课后题3,三种说法哪一种最好?为什么?4、课后题4。(读句子,体会它的意思)(1)反

5、问句。改成陈述句:不是一家人,也该热心帮助。(2)比喻句。说明人的心灵也应该像花一样纯洁、美丽。(3)讲人的志向,意思是:做人要做好人、善良的人,要做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说说具体表现。5、讨论:最后个自然段在课文里有没有显得多余?说说自己的想法与理由?6、感情朗读。怎样读姐姐的话?(情深意长)四、总结:怎样概括段落大意?五、课堂作业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用“不仅还、情深意长、勉励”造句。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让学生懂得要热心帮助别人,尤其是残疾人,要做一个心灵美的孩子,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教学重点:词句训练感情朗读教学难点:词句训练教学过程:一、听写本课重点词语二、指导感情朗

6、读,复习阅读重点1、分段读课文,读出感情。2、说说段落大意,评议。(不看书)3、说说学了这一课后对你有什么启示?三、词句训练1、不仅还(递进关系)2、情深意长(结合作业题4)用下列句式说话a、在什么情况下谁情深意长地说说什么b、谁的话情深意长谁觉得怎么样3、勉励(1)换一个近义词(鼓励)(2)造句四、课堂练习1、填空:海迪时时关心着妹妹的健康成长。课文通过()两件事来说明这一点。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真入括号内。()地 责 问()的手风琴声()的 花 丛 旁()地回答()地讲述着 板书设计:张海辿和她的妹妹一、不仅还二、活灵活现笑容吹跑不假思索严厉责问时时关心惊呆三、刚要摘花制止健康成长深

7、情地说音乐勉励2、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的意思。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划分段落,明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能较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分段教学难点:分段教学过程:一、揭题谈话1、读课题2、落地的红枣为什么不能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呢?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想想词意:读通句子,长句多读几次。2、指名分节朗读。(注意生字:缀、稚、陕、堡)3、读下列词语神泉堡警卫班果实累累缀满违反解释风趣稚气维护会心4、提出不懂的词语三、分段1、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大意。2、讨论汇报。试说段意

8、。四、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2、说说各部分段意。3、概括段意。把刚才说的几方面内容合并成一、二句简要的话来概括段意。4、课文中哪些词句描写红枣长得多而且也熟透了?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五、课堂练习1、作业题1、2、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战士们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严格遵守纪律,不拿群众针线的精神。初步养成自学遵守纪律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概括段落大意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二段1、带着问题默读:毛主席怎样说服小战士,使他们懂得“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2、这一段写了毛主席与战士们的几次对话?3、我们来看看这儿次对话

9、分别说了些什么,他们各是怎样地说的?指名朗读 板:小战士毛主席捡起边吃边说回头笑着说违反纪律是捡不是摘风趣地说地上枣子哪里来踩了不如吃了耐心解释如果不就 4、怎样概括段意?小结方法。(提示:从小战士与毛主席两个方面来简要概括)5、理 解“风趣、稚气、耐心解释、况且”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毛主席说话时的神态。说说从中看出毛主席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角色朗读对话。三、学习第三段1、指名朗读2、读课后题2(2)。说说战士们都明白了什么?思考:文 中“人民的利益”指什么?为什么落地的红枣不能吃?(老乡、老百姓的利益。落地的红枣是老乡的,为了维护老乡的利益,就不能拿老乡的一针一线,当然也不能吃落在地上的红枣

10、)3、课文题目中为什么要加个“也”字?4、齐读最后一句,说 说“会心”的意思。毛主席为什么会心地笑了?5、学习说段意。(1)这一段说了几层意思?a、战士们明白了毛主席说的话的意思b、战士们的行动:捡起落地的红枣,放到树下c、主席见了会心地笑了 2)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意思?(3)评议小结。6、朗读指导四、总结概括段意的方法五、课堂作业作业第4、5、6 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重点词句的意思。2、感受战士们严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精神。教学重难点:词句训练教学过程:-、听写重点词语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1、指名读、评议2、播放录音,跟录音轻读3、自由熟读全文。4、

1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三、词句训练1、用“会心、为了”造句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毛主席是怎样说服战士们,使 他 们 懂 得“落地的红枣不能吃”。3、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四、总结谈话(1)读了这篇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革命战士严守纪律的故事吗?(2)联系实际,谈谈班中有没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存在?学了这篇课文将来要怎样做?五、课堂作业1、作业本第6、7 题。3.马背上的小红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理 解“忍饥挨饿”、“疲惫”、“倔强”、“无可奈何”等词的意思。3、读通课文,4、了解课文大意,5、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1、激情导入,2、揭示课题。陈成同志是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

12、家,在他几十年的革命斗争生涯中,有许许多多惊心动魄的经历。在他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时,曾深情地谈起一件往事,想起一个令他难忘却不知名的小红军战士-位“马背上的小红军”(出示板书)。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为什么陈威同志难以忘怀?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3、听录音,4、思考:课文讲了怎样一件事?你听懂了哪些、5、自学字词,6、读通课文。(1)自由读课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读准字音:展(g en g)络(l u)腮(s d i)倔(j u)强(j in g)奈(n i)膝(x l)认清字形:惫、狠、膝理解意思:回顾、深情、往事、荒无人烟、忍饥挨饿、疲惫、满不在乎、倔强无可奈何(加点字要求查字典

13、据词定义)(2)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词(小黑板)。说说加点字及词语意思。提出其他字词方面的疑问,讨论。(3)指名分读各自然段,评议是否读通.7、给课文分段。(1)读第1自然段,说说段意,并将课文分成两段。(2)陈震同志谈起的这件往事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中?(3)说说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揭示;拒绝照顾倒在草地上一牺牲原因,深深自责。)将 2 1 5 白然段分成三段。(4)讨论交流。8、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三段,2、了解红一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及小战士两次拒绝陈康同3、志的帮助。4、能简明地说出二、三段段意。5、

1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1、学习第二段。(1)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课文哪些词句写出了红军艰苦?用“一”划下来。这是怎样一位小红军战士?划出描写他长相的句子。(2)读一读,理解“忍饥挨饿”、“疲惫”等词语。用一个词语概括小战士的特点。(“瘦弱”)(3)这样一位瘦弱掉队的小战士,应该受到照顾,陈展同志怎么做?那位小红军战士双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分角色朗读“陈康走到他跟前朝前走去。”讨论:陈糜想怎样照顾小战士、小战士又是怎样一再拒绝?(结合理解“满不在乎”、“倔 强”、”无可奈何”等词语的意思。(4)用“谁,干 什 么(怎 么 样)”的句式简要这一段的段意。(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2、学习第

15、三段。(1)这个小战士真的不疲惫,真的还有装得鼓鼓的干粮吗?我们接下去读这个故事,找找答案。(2)自由读第三段。陈联为什么突然调转,往回奔跑起来?他发现了什么?(3)用“谁,怎么样”的句式说说这一段的段意。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3、作业。(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疲 劳()毫不在意()口气()没有办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第三段知道站战士牺牲及他一再拒绝帮助的原因,2、理解陈康为自己的疏忽感到自责的思想感情。3、能简明地说说段意。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朗读二、三段,说说段意。2、学习第四段。(1)指名读第四段。(

16、2)“陈康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联系第二、三段,理解:小战士是因为极度饥饿和疲劳而倒F的。他的确是受了小战士的“骗”。小战士之所以一再拒绝自己的帮助是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战友。(3)第15自然段。陈康为什么觉得对不起这个小红军?他的心情怎样、可用哪些词语概括?(自责、悔恨、内疚等)他的这种心情。(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5)用“谁,怎么样”的句式说段意。1、总结(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使你受感动的是什么?(2)谈谈感受。写人记事的文章可抓住主要人物,(3)用“谁,(4)怎么样(干什 么)”的句式来概括段意。登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独立理解词语意思。2、学习按提纲给课文分段,继续学习说段落大意。3、初步了解课文意思。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教学过程:-、揭题1、揭示课题,提出问题。2、简介当时时代背景。(十月革命、隐居)二、初读课文1、独立学习生字词,理解词意。2、联系课题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自学1、抽读生字词,说说自己是怎么学会的。2、指名分段读课文。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指导分段1、课文写登山这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