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dowsP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453650887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PDF 页数:63 大小:9.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dowsP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dowsP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dowsP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dowsP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dowsP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dowsP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dowsP版(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版)课程教案班 级: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教 师: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012年 12月25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安排本期教学安排:(1)教学时数安排序号课程内容教学时数讲授与上机说明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6在机房组织教学,上课即为上机,讲授与上机合二为一第二章操作系统的使用4第三章因 特 网(In t e r n e t)应用2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应用1 0第五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1 0第 八 早多媒体软件应用

2、8第七章演示文稿软件应用8机动2合计5 0(2)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提倡结合现有教学条件,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做结论,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的图、文、音、视、动画等手段,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3)基本教学设施实训基地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学设施、适当

3、的计算机外部设备;具备上网条件。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6 课时)课 题 名 称:计算机概述和组成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1)能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和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描述计算机在生产、生活、工作、科研、国防等场合的应用,并能说出各种应用领域的特点。能够表述计算机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图片、文字记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过程,认识计算机的分类与各类的特点。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从而体会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2)能够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具体事例,结合计算机发展及在生活、工作、社会各个不同场合中的应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认 识“科学技术

4、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通过展示典型的微型计算机产品,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部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显示器、键盘、音箱、鼠标、打印机。(3)通 过 图 1-2所 示“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示意,知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份组成,熟悉硬件和软件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硬件的主机和外设;软件的种类。(4)通过实例,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板系统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CPU、内存储器、主板(南桥、北桥)芯片组、总线、BIOS和 CMOS、插槽。熟悉微型计算机主板接口的名称:键盘、鼠标、USB、声音输入/输出、网卡、1394火线输入、光纤输出、显

5、示器、硬盘等。(5)通过实例熟悉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特点:硬盘、闪盘、光盘及光盘驱动器等。2.操作技能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理解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收集资料,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及特点。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列举计算机分类产品及使用场合。(2)能够描述微型计算机主板上的主要器件对计算机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3)能够区别具有多种功能主板接口类型及作用,能够描述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使用特点,并正确选用。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1)计蜃机发展及分类,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2)认识微型计算机系统外部主要组成设备。主板上的主要部件的性能对微型计算机系

6、统的运行的影响。知道内存储器的种类及其使用特点。认识主板的接口。认识常用外存储器的种类及功能。2.教学难点(1)识别并区分计算机发展阶段;收集计算机应用与发展的案例,描述计算机发展的趋势。(2)主板上三类总线(三类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的区别与作用。(3)分辨BIOS与CMOS的关系。3.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从生活实例中搜集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探讨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剖析主机内的主板单元电路组成的主要电子部件名称、作用和性能,认识主板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及其外部存储器的种类及作用等。在介绍各硬件时,多以实物展示,没有实物以图片代替,务必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7、。4.课时安排2课 时(45分钟X2)5.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备注任 务1了解计算机技术1.信息技术首先,介绍信息技术的特点:人们利用计算机、通信、多媒体等技术设备和工具的方法和手段,获取和处理信息战略资源的综合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动摇了传统行业的基础,改变了人们生活消费方式,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力。2.信息与数字化其次,提出 信息技术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呢?,由问题过渡到描述教材的学习内容:信息与数字化。在这里简略地介绍“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3.处理信息最后,提出问题:计算机如何处理信息呢

8、?简略描述: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是用0和1两个数字来表示的,用一连串0和1数字的序列就可以表示更复杂的数据,计算机存储、控制、运算这些数据最后分析结果,即为得到的信息。例如,当用语音往计算机中输入字符时,先必须打开语音识别软件,激活软件工作。话筒接受你话音的声频脉冲,计算机把这些脉冲转换成一串二进制数,软件编制的程序接受这些数,破译出这些数字所表示的文本,并将其显示在文本框内,完成语音的识别。计算机内部已经用一些预定的二进制数来表示字母、数字、标点和符号。概括信息技术的三要素:被收集的数据,组织并处理数据的软件,支撑软件运行的计算机硬件。搜集计算机在生活、生产、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案例,学习信息技术中

9、的基本概念。查看“相关知识”引言任务2信息设备可以是电视、广播、移动电话等,以学生熟知的电视为例,用问题启发。例如,电视信号的发展(从模拟到数字)、电视信号传输设备的发展(从电视基站微波接力传播到卫星传送数字信号,从同轴电缆传输到光纤进户等),解释人是如何与信息设备、信息来源、网络等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内,人是得到何种类型的信息,每种信息传播的特点,重点讲述人与发明的计算机如何在这个系统中作用的。用问题和生活实例 启 发 学 生 理解。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通过上述活动的完成,用问题引入“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和“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2.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首先,提 出“什

10、么是计算机”的问题,给学生建立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为一种可以接受输入、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并产生输出的装置)。接着提出“请描述下所见到的计算机样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通过已经经历的历史回顾过去的时代。近三个世纪以来,人类文明已经经历过的时代:工业化时代、电气化时代。在已经经历的时代里,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变革,这些变革反映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的正确性。从人类已经走过的时代特征,导引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积累,并利用它们创造财富的经济时代。其次,通过课件图片,归纳并补充学生回答的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的答案。介绍当今世界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

11、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三大杠杆的支撑下的信息化社会将给人类再一次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发展。3.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让学生按教材介绍小结计算机的分类。教师在概括时应当重点指出:“微型计算机的功能远远胜过以前,尽管具体的设备变化很快,但是它们的本质特 征(即 冯 诺依曼关于组成计算机的思想)却没有改变。”请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工具时重视这些特征。并且,着重阐述当今经济时代的特点和核心是以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三大杠杆支撑的社会信息化,自然过渡到本书的讲授重点: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即信息技术,它将围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发展。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指导学生从身边的计算机加以描述。指导学生阅

12、读教材 中 的“相关知识”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导入任务3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教师出示一套微型计算机实物教具,提出:“什么是个人计算机系统?”的问题,让学生对照实物填写表1-4中的空栏答案。教师再给学生概括小结“尽管个人计算机的外观各有不同,但其系统组成通常都包括以下的部件:计算机系统单元(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磁盘驱动器、CD-ROM或 DVD-ROM驱动器或光盘刻录机、音箱、打印机等”引导学生过渡并完成下一个活动。可由学生小结计算 机 系 统 的 组成。任务4认识主板系统单元以图5 展示计算机系统单元的内部结构,剖析微型计算机主板的组成结构,向学生展示CPU、内存储器、芯片组、总线

13、、BIOS芯片是什么样子的,初步认识它们的外观,并学习系统单元电路的主要部件特点、功能与作用等知识。最好准备些实物更直观。提出问题任务5认识主板与外部设备的接口计算机如何把数据通过内存储器传送到外部设备呢?(接口电路的作用)(提示: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通过一种叫做总线的电路,从一个单元电路传输给另 个单元电路。在这里,数据总线的一部分用来连接R A M 和 C P U,另一部份用来连接 R A M 和各种不同的存储设备的总线称为扩展总线。由于数据是沿着扩展总线流动的,所以它会经过电缆、扩展槽、板卡和接口。)什么是扩展槽?(提示:扩展槽是主板上的种插座,用来插各种扩展卡。扩展卡是一块电路板。现在

14、的主板已经将显示卡、声卡、网卡等集成到了主板电路中。例如,制作专业视频,就需要使用视频捕捉扩展卡扩展插槽的种类和类型的多少决定了主板的可升级和扩展设备数量,是购买主板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但是过多的插槽也增加了购买成本。)扩展槽有哪些主要类型?(提示:台式计算机主板电路主要有数据传输速率为3 2 位或6 4位的数据总线的P C I 扩展槽;专门用于传输图形显示卡高速数据传输路径的A G P 扩展槽;用于短板卡的扩展插槽C N R 插槽或A M R 插槽,如图卜4 所示,前者比后者使用更加广泛,但是市场对这两种插槽的产品支持度很少,因此它们也只是成了主板上的摆设。)什么是扩展接口?(提示:用来向计

15、算机或外部设备输入或输出数据的连接部位。)哪种接口是用来连接外部设备的最好的接口?(提示:U S B 接口是目前最好的接口类型。)引导学生思考在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计算机接口的知识时,教师要特别指出多功能 用 途 的 接 口(教材图1-6 (a)具有的特点。任务6认识外存储器以教材图1-7 中的几种外存储器为例,用实物向学生介绍常用外存储器。在讲述时提出如下的问题:可以给自己的计算机添加外存储器吗?(提示:只要有型号和尺寸适合安装到机箱的驱动器架上的存储设备,以及主板上.有空余的电源插座就可以为计算机添加外存储设备。)外部存储器有哪些类型?(提示:软盘、硬盘、光盘、磁带等存储器类型。)哪种存储技术

16、最好?(提示:每种存储设备技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通用性、耐久性、速度和容量是比较存储设备的几个标准。)外部存储器有哪儿项重要技术指标?(提示:存储时间指计算机用于在存储介质上查找数据或读取数据所用的时间。数据传输速率指每秒从存储介质上获得数据的总量。容量指能够存储到介质上的数据的最大量。)为什么计算机都要安装硬盘驱动器?通过对问题的讲解和思考形成使用外部存储器的逻辑线索:(提示:硬盘能够提供大存储容量;能够快速读取数据存取文件;硬盘的存储容量大但价格便宜。)硬盘驱动器的缺点是什么?(提示:硬盘使用时如果受到震动容易引起磁头划道。)为什么除了硬盘驱动器外还需要安装光盘(CD-ROM或DVD-ROM)驱动器?(提示:能够长期保存数据文件;现在的一些软件或设备提供的备份文件使用光盘安装。)CD和 DVD可以互换吗?(提示:DVD-ROM驱动器能够使用CD-ROM光盘大多数CD-R盘和大多数CD-RW盘,但 CD-ROM驱动器只能读取CD类型的盘片。)我们也可以制作CD或 DVD盘吗?(提示:CD-R和 CD-RW盘片可以通过刻录软件在具有刻录功能的光盘驱动器上制作CD或 DVD盘片。)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