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叙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3631945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叙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叙事我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这是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的一篇文章:一位妈妈看刚满一岁的孩子学走路当看到他走得那样不稳,那位妈妈的心揪得紧紧的。有几步他差点要倒下了,妈妈紧张得赶紧要去扶他,爸爸使劲儿不让妈妈这样做。等他艰难地走完,妈妈赶紧冲过去,把他抱在怀里,嘴里不停地说:“吓死妈妈了。”爸爸责怪妈妈了“你要鼓励他呀,不要说吓死吓死了,你应该说宝宝真乖,真勇敢,真好,还要使劲鼓掌拍手”。后来,孩子走路的时候,爸爸和妈妈使劲儿鼓掌,他得意极了,边走边咯咯笑着。不久孩子终于学会了独自走路了。我想:我们做老师的也应该这样啊。学生就象我们的孩子,我们老师对他们做事情总有点不放心,怕他们做不来,没

2、那个能力,我们不应该象文中的妈妈那样总在那儿担心,甚至唠叨,应该多多象那个爸爸学习,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在执教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五从军征这篇汉乐府诗时,我大胆“放手”了一回。这篇古诗内容不深,扫除生字障碍之后,学生们利用工具书,差不多已经弄懂了这首古诗。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古诗的意味,课前我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把这首诗表演出来。接下来的情况,真是让我有些意外:小组成员中间,明显的出现了一个个“编剧”、“导演”、“演员”、“道剧”、“化妆”。只见他们把白纸撕成条条状的,不用说了,这个肯定是胡须了,这个,我也想到了,老人最基本的特征嘛。其实,我仅仅想了这么一点,可是学生

3、们呢,他们又撕了一点碎条条贴在了耳旁,哦,原来为了更形象的表现这个老人家,鬓角也白了。咦,又撕了一小节纸条,要放哪里呢?哦,贴在了眉毛上。哎呀,真是像呢,一个毛发全白的耄耋老人活灵活现。老人从军六十五年,此时已腰弯背驼,咦?在哪里弄来了一根拐杖,更是恰倒好处。学生们能够作到这些至少反映了他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想的全面,二是平时留心观察。我感叹,他们真不简单,远远超出我的想像,但让我惊喜的还在后面第一组粉墨登场了,孙洪亮这个身兼“编剧”、“导演”二职的小组长,带领着他的组员走到教室外面候演了,我让里面的孩子们静一静,尊重他人,我们都在奇怪怎么还不进来时,外面有一个“苍老”得稚嫩的声音开始说话:“

4、我,一十五岁离开家乡去打仗,八十岁才可以回来”呵,还有背景旁白。终于走进教室来了,这个老兵驼着背,拄着拐杖。我心里微笑着,感叹着,这时,老兵走近两个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啦?”乡亲用手指着远处说:“那就是你的家,松柏参差间的一块墓地。”那声音里有很凄凉的味道,我真是诧异,学生们如何体味如此深刻呢?随后老兵回到家中,见到了原来温馨热闹的家此时已成了野兔、野鸡、野谷、野菜、松柏、坟茔构成的荒凉地。为解无米之炊,煮饭作汤只能就地取材,采集残院中的野谷、野菜来将就。作好了野谷饭,煮好了野菜汤,端着碗(用纸叠的道具),走出家门向东望去,这时孙洪亮从兜里拿出个小瓶儿,往眼睛上挤了几滴眼泪,嗬!真有

5、创意。这中间还不忘干咳几声,最后,边擦眼泪边叹息着退了场。第二组,孩子们采用的形式是分角色朗读。老兵、乡亲、旁白。读得绘声绘色,感情投入,读到最后,孩子们眼里闪着泪花。学生们读出了老兵的大难不死,读出了无限的凄凉,读出了无尽的悲哀,读出了老兵面对家破人亡的绝望,读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第三组,完全是另一种形式,用二人转的形式表演唱。虽然曲调拿捏的不是很到位,但是,形式很新颖,还真象那么一回事,俨然一个个小演员。学生们太有才了,惊喜之余我很惊讶,学生们能想到用二人转的形式来演绎了一个归来无家的民间故事,想法的确大胆,敢于创新!从这节课中,我发现了孩子们是那么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有自

6、己的创造,在真实的有情境的实践中,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把自己对文本的个性体验,淋漓尽致的表达在自己的表演中,这个表演里有他们自己的见解,体验,积累和创造,而这些正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所极力倡导的。孩子们的潜能很大,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松开自己紧握的双手,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会带给你另一种收获!能让学生做的事情尽量由学生完成,放开手脚,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教室的布置让学生来完成,我只提供材料,为他们打几个字。班级运动会学生自己策划,自己组织,自己主持,我是观众,我给他们提供建议。班级黑板报从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整理,版面的设计等等全有学生自己来弄,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浓厚。一期期的板报,版面色彩搭配协调,内容新颖,紧跟时代脉搏,形式活泼多样看在眼里,我喜在心上。学生自己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心里也美滋滋的。总之,我认为,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而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去尝试,不断地创新。那么,就利用一切机会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能力吧。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学生们一片自由发展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