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四川盐边县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考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360777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9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01月四川盐边县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考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22年01月四川盐边县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考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22年01月四川盐边县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考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22年01月四川盐边县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考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22年01月四川盐边县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考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01月四川盐边县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考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01月四川盐边县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考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01月四川盐边县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考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一卷一.单选题(共50题)1.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是_。A: 06岁B: 69岁C: 916岁D: 16岁至成年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69岁是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2.陈先生认为吸烟与健康之间并无太大关系,原因是在其认识的人当中,好几个患有肺癌的人都是从来不吸烟的人。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则哪项不能反驳陈先生上述观点?_A: 癌症的起因是许多医学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B: 长期吸二手烟的人比起吸烟者本身更容易患上肺癌C: 在陈

2、先生认识的人当中吸烟的人都是年轻小伙子不吸烟的都是体弱病残的老人D: 排除患肺癌的人,在陈先生认识的人当中,吸烟者比从来不吸烟者患呼吸道类疾病的人明显要多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题干论点为:吸烟与健康之间并无太大关系,论据为:在其认识的人当中,好几个患有肺癌的人都是从来不吸烟的人。B、D两项说明吸烟与健康之间是有联系的,削弱了题干论点。C项说明题干论据的片面性,削弱了题干的论据,从而反驳了论点。只有A项是无关项,无法反驳陈先生的观点。故选A。3.情绪、情感是在人的_活动基础上产生的。A: 动机B: 认识C: 个性D: 态度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认识是情

3、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评估是产生情绪、情感的直接原因。换言之,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便不能产生任何的情绪和情感。本题所属考点-情绪、情感与意志4.人们一般认为,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细腻。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_。A: 投射效应B: 首因效应C: 晕轮效应D: 刻板效应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解析: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故选D。考点:小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本题所属考点 -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5.

4、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_A: 能力B: 运气C: 努力D: 任务难度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又把上述六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其中能力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6.“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_的规律。A: 智育过程B: 德育过程C: 心理咨询D: 教育学生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5、参考解析:此题体现了对德育过程规律的考查。德育过程包括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相对应的“知情意行”四过程。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7.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_ . _。A: 教学计划B: 教学大纲C: 教育目的D: 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本题所属考点-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8._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

6、课程形式。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C: 显性课程D: 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略本题所属考点-教师招聘考试真题9.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_的过程。A: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B: 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C: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D: 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0.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采取措施保障儿童获得保健服务的权利,确认儿童有权享受_A: 成人同等水平的健康B: 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

7、康C: 可达到的最低标准的健康D: 社会平均水平的健康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儿童权利公约第二十四条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本题所属考点-幼儿园综合素质11.以下和“赵甲和孙乙是同桌”判断相同的是_A: 医生和教师是职业B: 小狗和小猫是动物C: 夏雨和袁泉是同事D: 钱军和赵军是军人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赵甲和孙乙是同桌”是直言命题,A、B和D项是联言命题。故选C项。本题所属考点-幼儿园综合素质12.二年级2班的学生特别喜欢她们班王老师,都觉得她是一个好老师,因为王老师说话声音很好听,不管她说什么大家都觉得是好的。这种现

8、象称为_A: 投射效应B: 晕轮效应C: 皮格玛利翁效应D: 首因效应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某人外表或是极为突出的重要的品质,掩盖了人们对他其他特征的评价。晕轮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掌握有关知觉对象信息很少而又急于进行整体判断所造成的结果。本题所属考点-学生指导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_A: 中性剌激B: 无条件刺激,C: 条件反应D: 无条件反应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条件反射中涉及四个基本的事项:(1)无条件刺激,指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无条件剌激原本就可

9、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条件刺激,指原来的中性刺激;(4)条件反应,指条件反射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因此,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学生指导14.皮亚杰认为,_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A: 10B: 9C: 12D: 18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皮亚杰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椐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15.张老师这段时间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觉得工作没意思,同时总是感觉很疲劳,工作效率不高。那么张老师目前的状

10、态属于职业倦怠_方面的表现。A: 去人性化B: 个人成就感低C: 情绪耗竭D: 缺乏工作动机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张老师目前的状态属于情绪耗竭。16._是心理活动中对于有关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初中生反映心理活动专注程度的一个特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A: 注意B: 感知C: 意志D: 思维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故选A。本题所属考点-中学教育理论综合17.西方近现代艺术流派纷呈,下列作品中表现技法与其他三项

11、不同的一幅是_A: 向日葵B: 风景C: 星月夜D: 日出.印象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风景为野兽派代表马蒂斯的作品,其他三幅是印象派代表作品,其中向日葵星月夜为梵高的作品,日出.印象为莫奈的作品。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18.以下关于生活常识,说法不正确的是_A: 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B: 堆煤的墙角变黑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 人民币最早的硬币材质是铝镇合金D: 低碳生活会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本题所属考点-科技生活19.将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划分的主要

12、依据是_A: 强度、紧张度、持续性B: 需要、社会性、感染性C: 时间、外显性、敏感性D: 动机、内隐性、感染性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一句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本题所属考点-情绪、情感与意志20.某学生是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但不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老师在班会上请他向全班同学讲解篮球竞赛规则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然后组织全班同学以此为例,讨论如何自觉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促进该生发生了转变。这种做法体现了德育的_。A: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B: 疏导原则C: 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D: 个别教育原则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

13、案:B【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本题所属考点-德育21.“一目十行”“眼观六路”指的是注意的_A: 稳定性B: 选择C: 转移D: 广度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范围,指的是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在同一时间内注意广度越大,知觉的对象就越多;注意广度越小,知觉的对象也越少。本题所属考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22.个体身心发展的_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A: 顺序性B: 不平衡性C: 阶段性D: 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个体

14、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它决定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本题所属考点-教育与人的发展23.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_A: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B: 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C: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D: 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本题所属考点-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24.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