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的生产工艺概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3578985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啤酒的生产工艺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啤酒的生产工艺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啤酒的生产工艺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啤酒的生产工艺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啤酒的生产工艺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啤酒的生产工艺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啤酒的生产工艺概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啤酒的生产工艺概述摘要: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 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 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 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被称为“液体面包”, 是一种低浓度酒精饮料。啤酒乙醇含量最少、故喝啤酒不但不易醉人伤人、少量 饮用反而对身体健康有益处。本文是根据工业啤酒发酵生产过程及方法,介绍其 原料、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工艺操作条件及工艺指标.关键词:生产工艺 生产现状 工艺流程引言:啤酒是以麦牙、大米、酒花、啤酒酵母和酿造水为原料,它的

2、主要特点是 酒精含量低,含有较为丰富的糖类、维生素、氨基酸、钾、钙、镁等营养成分, 适量饮用,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好处。啤酒具有较高的水含量,可以解渴;同时,啤酒中的有机酸具有清新、提神 的作用。一方面可减少过度兴奋和紧张情绪,并能促进肌肉松弛;另一方面,能 剌激神经,促进消化;除此之外,啤酒中低含量的钠、酒精、核酸能增加大脑血 液的供给,扩张冠状动脉,并通过提供的血液对肾脏的剌激而加快人体的代谢活 动。而且,啤酒还有“防病”功能,据美国加州医疗中心的试验表明:适度饮啤 酒的人比禁酒者和酒狂可减少心脏病、溃疡病的机率,而且可防止得高血压和其 他疾病。但因为啤酒的酒精含量虽然不高,一旦过量,酒精绝对

3、量增加,就会加重肝 脏的负担并直接损害肝脏组织,增加肾脏的负担,心肌功能也会减弱。长此以往 可致心力衰竭、心律紊乱等。1啤酒工业简史及发展状况1。1 啤酒的定义1。1。1 传统说法啤酒是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以大米或其它谷物为辅助原料, 经麦芽汁的制备、加酒花煮沸、并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起泡 的、低酒精度(2。57.5)的各类熟鲜啤酒。但在德国则禁止使用辅料,所以典型的德国啤酒,只利用大麦芽、啤酒花、酵 母和水酿制而成。小麦啤酒则是以小麦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的。1。1。2 广义说法啤酒是以发芽的大麦或小麦,有时添加生大麦或其它谷物,利用酶工程制取 谷物提取液,加入啤酒

4、花进行煮沸,并添加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含有二氧化碳、 低酒精度的饮料。1.2 啤酒工业简史及发展状况啤酒工业的发展与人类的文化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大约 起源于古代的巴比伦和亚述地带,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和 九曲黄河之滨。以后传入欧美及东亚等地.最原始的啤酒可能出自居住于两河流 域的苏美尔人之手,在法国巴黎罗浮沸尔宫博物馆保存的“蓝色纪念牌”上,记 载着古代居民苏美尔人在梅斯波塔茵用啤酒祭祈女神的故事,距今至少已有 9000 多年的历史.当初就是用大麦或小麦为原料,以肉桂为香料,利用原始的 自然发酵酿制而成.当然与现在的啤酒有很大差别,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的

5、进步,啤酒的酿造技术日趋完善,尤其是公元九世纪日耳曼人以酒花代替香料用 于啤酒酿造,使啤酒质量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古代的啤酒生产纯属家庭作坊式,它是微生物工业起源之一。著名的科学家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和汉逊(Hansen)都长期从事过啤酒生产的实 践工作,对啤酒工业作出了极大贡献。尤其路易巴斯德发明了灭菌技术,为啤 酒生产技术工业化奠定了基础。1878 年汉逊及耶尔逊确立了酵母的纯粹培养和 分离技术后,对控制啤酒生产的质量和保证工业化生产作出了极大贡献。十八世纪后期,因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收产业革命的影响,科学技术得到 了迅速发展,啤酒工业从手工业生产方式跨进了大规模机械化

6、生产的轨道。我国古代的原始啤酒可能也有 4000至 5000 年的历史, 但是市场消费的啤 酒是到十九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而进入的,在中国建立最早的啤酒厂 是 1900 年由沙皇俄国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即现在的 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的前身;此后五年时间里, 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 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1903 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 生产能力为 2000 吨,就是现在青岛啤酒有限公司的前身;1904 年又在哈尔滨出 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1910 年在上海建立了啤酒 生产厂,即上海啤酒厂的前身;1914 年哈尔滨又建起

7、了五洲啤酒汽水厂;同年又 在北京建立了双合盛五星啤酒厂;1920 年在山东烟台建立了胶东醴泉啤酒工厂 (烟台啤酒厂的前身),同年,上海又建立了奈维亚啤酒厂;1934 年广州出现了 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的前身).1935 年,日本又在沈阳建厂,即现在沈阳华 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的前身;1941 年在北京又建起了北京啤酒厂.至新中国成立前期,我国啤酒工业属于萌芽时期,啤酒工厂主要分布沿海、 沿江地区,规模又非常狭小,原料依赖进口,生产技术又完全掌握在外国专家手 中,发展及其缓慢,啤酒总产量只有 7,000吨。到 1979 年, 我国的啤酒工业仍处于恢复时期,全国啤酒厂总数达到 90 多 家, 啤酒

8、产量为 51.59 万吨。然而,我们啤酒工业高速发展真正发生在 1979 年至1988 年这十年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进入 80年代, 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 1988 年我 国大陆啤酒厂家已发展到 813 个,总产量达 662。77 万吨, 仅次于美国、德国, 排名世界第三。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啤酒工业进入飞跃发展的巩固阶段。啤酒 产量持续增长,1993 年达到 1225.6 万吨,占当时世界啤酒总产量(1.2 亿吨)的 1/10,居世界啤酒生产国产量排名的第二位。1999 年首次达到 2,080 万吨的顶 峰,同时,啤酒业的发展速

9、度已经从 1992年的 21。8逐渐减慢到 1997年的 12,1998 年衰退到 5.2.自此,啤酒工业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期,2001 年,啤 酒产量达到2273.8 万吨,年增长率进一步降低到1。9;2002年开始回升,啤 酒业产量为2,386.83 万吨,已超过美国的2200 多万吨,居世界第一。其中生产 能力超过200,000 吨的啤酒厂有 21 家,其产量之和占全国总产量的 42;生产 能力超过100,000 吨的有 26 家,其产量之和占全国总产量的 15。2003 年, 全国啤酒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 2540。48万吨,增长率为 6。97,真正成 为世界最大的啤酒生产国和啤酒消

10、费市场。2 啤酒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2。1 啤酒工业现状综观仅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啤酒工业,可以发现在改革开放以后涌现出了一大 批具有品牌、技术、装备、管理等综合优势的优秀企业,如“青啤”、“燕京” “华润”、“哈啤、“珠江”、“重啤”、“惠泉”、“金星”等国际和国内 的知名企业。由于啤酒的运输、保鲜等行业特点,加之地方保护主义作崇,使中 国啤酒工业形成了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春秋战国”局面.纵然中国啤酒产量 已突破2500 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纵然已有四家中国啤酒集团的年产量超过 100 万吨,但与国际啤酒大国及啤酒发达国家相比,在集团化、规模化、质量、效益、 品牌等方面我们均还比较落后.虽然“青

11、啤”、“华润”、“燕京”等已开始踏 上集团化、规模化道路,但在质量、效益等方面与国际品牌尚有一定差距。2.1。1 我国啤酒厂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经济效益十分不理想。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多,达不到啤酒生产应有的经济规模。通过对国内外技术 经济指标的数据分析得出,年产 10万吨以上规模的啤酒厂才会有较好的技术效 益。我国现有啤酒生产厂 500 多家,按2001 年啤酒产量 2273。8万吨计算,平均 单厂产量约5.3 万吨.而目前,我国还有 200余家年产 3万吨以下的小型啤酒厂 和若干中型啤酒厂,由于这类啤酒厂的规模太小,投资低,装备水平较为落后, 再加上管理不善、产品质量不稳定,这类企业大多处于被

12、淘汰的边缘。2。1.2 技术经济指标同世界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防止跑、冒、滴、漏、废水再循环使用、煮沸二次蒸汽的回收、热能回收、 改蒸汽发生炉为高压热水炉、全厂计算机控制等方面与世界啤酒发达国家相比均 具有较大的差距,对技术经济指标必然要产生一定影响。虽然我国引进了不少先 进设备,学习了不少国外的管理技术,为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创造了一定条件,但 由于管理体制、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原因,还未能有效提高技术经济 指标.2.1。3 机械装备水平不高.一些啤酒生产企业由于建厂时条件所限,设备陈旧、老化,生产能力不足, 自动化程度不高,工艺落后。又由于缺乏资金,不能添置新的仪器与设备,

13、更无 法进行扩建。啤酒行业又不属于国家的基本建设范畴,因而得不到政策上的支持, 多数啤酒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地方政府的支援筹集资金改变现状。所以发 展较慢,与先进的啤酒生产企业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2。1。4 科研水平不高。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我国啤酒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国内大多数啤酒生 产企业都能掌握和应用,但是研究水平和技术储备水平较低,新的超前课题很少, 这同科研经费短缺和国家安排科研项目投入计划有关,而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也 非常少,因而严重影响了高水平较长远课题的研究工作。这一现象虽说是符合我 国啤酒生产发展的特定时期,但对啤酒的稳定与良性发展不利。2。1。5 环保问题急待解决。

14、目前在国内,对废气、废渣以及噪声的污染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如 煮沸时排放废气,工厂瓶装车间、压缩机等产生噪声,碎瓶、废瓶再制瓶等的有 效治理还未得到重视和应用。而国外一些啤酒厂则对公众开放,让公众监督啤酒 厂的环境、卫生管理,认识到环保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明确界定环保问题已 成为人们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在,我国大、中型啤酒企业也开始 治理污染,主要进行废水污染的处理,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中国啤酒业的”春秋战国之后,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必将是天下统一。或者 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中国啤酒市场正在经历从完全竞争市场到寡头竞争市 场,从分散市场到统一市场的变化。上述的转化

15、在美国用了 30 年的时间,在中 国预计要用102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一进程的长短取决于各方面的配合,如 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状况,啤酒口味的统一,全国性的品牌的形成和行业的集中度 的提高.2。2 发展趋势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城市居民的年人均啤酒消费量为32公升,全国人均 啤酒消费量不足18。5公升,约为德国的10,美国的17%。作为影响啤酒市场 规模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人均啤酒消费量,另一个就是人口数量.我国农村居 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9。6%,据此推算,农村居民每年人均啤酒消费量约10公 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城乡差距将进一步 缩小,啤酒消费量将进一步提高,

16、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人口仍 在继续增长.因此市场空间很大。未来几年里,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趋势为:2.2。1 我国啤酒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市场竞争趋于规范化,市场竞争由价格 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和服务竞争。效益成为企业最终的追求目标。2.2.2 整个行业逐步进入成熟期,行业内的整合速度进一步加快,整合过程规范 化。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股份制优势更加明显。啤酒企业以收购、兼并 等不同方式进行规模扩张。目前国内较有实力、年产量 40万吨以上的啤酒集团 有 12 个(包括中外合资外方控股集团),其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 40%以上。这 些集团将主导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大啤酒企业集团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有望出 现寡头垄断的局面。2。2.3 啤酒企业的品牌意识增强,更加注重品牌战略的实施,市场对名牌产品 的需求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重视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培养。2。2。4 在市场营销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