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课《落叶》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357632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语言课《落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班语言课《落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班语言课《落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语言课《落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语言课《落叶》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语言活动落叶一、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2、会朗诵诗歌,在游戏互动中乐于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3、能参照原作品进行联想、创编。二、活动准备:1、PPT课件、秋日私语音乐;2、手工制作的大片叶子、户外收集的落叶三、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众说落叶1、师:最近出门有些冷呢!你们觉得吗?现在是什么季节?2、师:你们发现幼儿园后面的草地上的树木有什么变化吗?3、师:秋天到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上飘落,它们都飘去哪了呢?(二)倾听散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1、教师朗诵散文诗落叶,幼儿完整欣赏,初步理解作品内容。2、教师提问:这首散文诗叫什么名字?落叶都飘去哪儿了呢?(三)师幼共

2、读,再次感知文章内容1、教师播放课件,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习短句。( 1)树叶落在地上,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作了什么?( 2)树叶落在沟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作了什么?( 3)树叶落在河里,谁游过来了?它把树叶当作了什么?( 4)树叶落在院子里,谁看见了?它是怎么说的?小燕子为什么要去南方呢?2、组织幼儿讨论,重点理解“躺”、“坐”、“藏”几个字。( 1)师提问:为什么毛毛虫是躺在了落叶里面,蚂蚁是坐在落叶上面,而小鱼是藏在落叶底下呢?( 2)师提问:为什么小燕子看到落叶说是来信了呢?它为什么要去南方?( 3)出示大片的落叶,请小朋友们演一演。3、师提问:你们猜,小虫、蚂蚁、小

3、鱼、小燕子它们喜欢落叶?喜欢秋天吗?4、师总结:秋天真美呀,秋天的落叶飘去了很多地方,找到了很多好朋友,我们都很喜欢秋天。(四)引发联想,尝试创编散文诗1、师提问:落叶随着风,跳着美丽的舞蹈,你们猜,它还会落到哪?会被谁发现呢?它会把树叶当作什么?2、引导幼儿创编。(五)活动延伸:一起去户外找一找落叶,看看它们都飘到了哪里。附散文:落叶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树叶落在水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4、”中班语言活动落叶活动说明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诗歌落叶选材来自我们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神奇变化总是吸引幼儿关注、好奇的目光,激发起幼儿探究的欲望。这首散文诗值得去挖掘其内在的文学内涵,让幼儿感受文学语言的美,让幼儿多维度地去感受美、欣赏美、体会美与表现美。本活动的核心经验是围绕“落叶”而讨论的,落叶飘落的样子,落叶与小动物的互动,落叶与秋天的关系等,通过对这些话题的讨论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以看、听、说、演的形式补充新的经验,学说散文诗内容,并在认识“落叶”特征

5、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创编。纲要也指出:“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及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本活动正是通过为幼儿创造一个以看、听、说为主体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产生对语言的兴趣,调动幼儿想说、爱说、愿说的欲望,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语言。而如何将文学体裁类语言课上得形式丰富、生动形象,是我们一直想要创新的。在以往的语言活动中,幼儿往往以听、说为主,需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很容易感到疲劳或者枯燥。本活动除了调动幼儿的听、说能力,更是让幼儿通过肢体促进语言的表达表现。在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过程中,通过童话剧的形式,让幼儿充分参与进来,自由表现可 爱的毛毛虫,爱冒险的蚂蚁,调皮的小鱼等形象,与落叶做互动,让幼儿自主记忆、学习, 并在游戏中产生联想,为后面文学创编做了铺垫。活动中,教师通过重塑文学场景,帮助幼 儿重点理解散文中出现的“躺”、“坐”、“藏”等用字。例如,让幼儿扮演“毛毛虫”爬 到落叶上,体会毛毛虫为什么是“躺”在了落叶上;让幼儿扮演“小鱼”与落叶互动的样子, 理解小鱼为什么是“藏”到了落叶底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