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3573815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上海在延迟退休方面率先试点,进行城镇企业职工“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尝试。不过,据当地媒体报道,试点两年多,参与人数仅数以千计。B . 日本政府对中方的警告置若罔闻 , 迈出了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升级的一步,激起了亿万中华儿女强烈的愤慨。C . 乘着十八大强劲的东风,我们省有关部门正在规划如何更好地发掘、利用博大精深的文化古城,以便尽快地增强我省的“软实力”。D .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旅游管理处积极筹划,巧立名目 , 开发了大批新颖别致的

2、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为鹤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B . 作为郑州优质高中的一张“王牌”,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毛杰对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提出了“三高”的办学要求。C . 歼15飞机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它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D . 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全国上下掀起了“实干兴邦”的热潮,扎扎实实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让祖国早日跻

3、身于世界强国之林。3.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化是一个由表意符号组成的世界,非常容易在不同系统中传播, , , , , 。所谓跨文化也就是在这样两个过程中形成的纵向运动过程是同一文化共同体内部持续性生成而历时性演进的过程但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存在横向运动过程是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开放性对话而共时性交融的过程它体现出一种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涵盖了纵向及横向两个运动过程A . B . C . D . 4.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 . 与郑人盟B . 道芷阳间行C . 火尚足以明也D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4、者5. (2分) (2019高二上汪清期中)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此小大之辩也B . 小知不及大知C . 云销雨霁D .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6. (2分) (2019高三上佛山月考) 下列加下划线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B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C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D .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 (2分)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A . 蚓无爪牙之利B .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C . 洎牧以

5、谗诛D . 秦人不暇自哀8. (2分) 对下列划线词语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泣孤舟之嫠妇 望西山,始指异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箕踞而遨 日与其徒上高山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是故圣益圣,愚益愚A . /B . /C . /D . /9. (2分) (2017高一上衡阳期中) 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萨德”_导致朴槿惠陷入“亲信门”丑闻的主因,_丑闻的诱囚之一。有舆论场深挖朴槿惠的丑闻,而使其名誉扫地,最终使韩国陷入政治危机。_,韩国经济也似乎到了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临界点,至此,韩国目前想解解决当下尴尬的经济局面,能够依靠的就只有中国了,_我国当前

6、经济形势尚好,并且好转趋势仍在持续,与韩国双方的合作也在持续,_韩国能否跟上中国步伐,继续做亚洲小龙,还要看韩国今后对中国的态度了A不是而是同时即使但是B而是不是另外既然就C即使不是也是然而虽然但是D虽非却是另外虽然但是A . AB . BC . CD . D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10. (6分) (2016高三上福建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

7、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

8、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

9、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

10、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摘编自汉字趣编之十二)(1) 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竹子后来被视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它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

11、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B . 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C . 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诞生的竹谱专著。D .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B . 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

12、浪迹之所,是因为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C . 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D . 白居易的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的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B . “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13、C . 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D . 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就确立了牢固的地位。11. (13分) (2016高二上巨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鞋匠李培俊鞋匠把钱递给我的时候,我认真看了他一眼。这是一张已经不再年轻的脸,上面的褶子一条摞着一条,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艰辛。握钱的手,被柔韧的细绳勒出一道道嫩红的沟壑。他说:“请给我一朵玫瑰。”鞋匠的摊子摆在我们花店的窗下,坐北朝南,一年四季

14、,鞋匠那张憨厚的、黝黑的方脸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在阳光里乒乒乓乓钉掌,在阳光里嗤嗤拉拉绱鞋。没活的时候,鞋匠会舒服地伸个懒腰,点上一支烟,望着天边某处,不知想些什么。有时,那烟味会丝丝缕缕飘进花店,暖暖的,有些辛辣,有些刺鼻。那烟,显然是两元一包的低档货。鞋匠的生意不错,摊子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大家奔他而来的原因,当然是鞋匠为人活泛,活儿做得地道。鞋匠在花店窗下摆摊好几年了,没见和谁红过脸、生过口角。顾客付钱时,鞋匠满脸微笑,从马扎上欠欠身子,重重点点头。顿时,那张脸便显得生动起来。他说,“谢谢,您慢走,再来啊。”鞋匠第一次来买花,很拘谨,站在收银台前,他狠劲搓手,粗糙的双掌磨擦出一串沙啦沙啦的响声。我问:“有事吗?”鞋匠羞涩地点点头说:“我买一朵玫瑰。”买玫瑰?我以为听错了,又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