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呼叫美术老师的角色转换-小学生美术课美术专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357364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课呼叫美术老师的角色转换-小学生美术课美术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术课呼叫美术老师的角色转换-小学生美术课美术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术课呼叫美术老师的角色转换-小学生美术课美术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术课呼叫美术老师的角色转换-小学生美术课美术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术课呼叫美术老师的角色转换-小学生美术课美术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课呼叫美术老师的角色转换-小学生美术课美术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课呼叫美术老师的角色转换-小学生美术课美术专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课呼叫美术老师的角色转换|小学生美术课美术专题 摘要:在大力推广新课程的今天,美术新课程理念呼叫美术老师的角色转换。怎样进行角色转换呢?本文以美术老师从灌输者变为引导者、被动实施者变为塑造者和裁判者变为激励者这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关键词:美术老师 角色转换 新课程理念伴随教育改革的不停深化,美术课程标准的出台,美术新课程理念的历史性蜕变更新,热切呼叫美术老师角色作出深刻转换。这种转换是伴伴随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和当代美术课程的新成长中发生的。我们首先应理性审阅和反思美术老师在封闭和狭隘教育中的传统角色,使之从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向和新课程同时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战略性移位。对于一

2、线的美术老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能够说是迫在眉睫。一、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传统教育下的美术课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即偏重于以老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和训练。老师以成人的要求,专业的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不敢轻易出手,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造成学生对美术望而却步,学习爱好荡然无存。新课标确定美术课程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法参加多种美术活动,学习过程中,激发发明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老

3、师依据学生的不一样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老师充当的是课堂的组织者;老师应在全方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学习信心,实实在在地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激励者,使学生把你看成心目中的“大好友”。如我在上二年级手工课手指玩偶一课时,我在课堂设计了“大好友帮帮我”这一步骤,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制作,碰到疑问引导其小组先讨论交流,还不能处理问题的,能够让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再次展开大讨论,确实找不出处理措施的就能够咨询“大好友”老师,比如有一个学习小组一开始就碰到不知道小动物的头该怎么翻折,就派

4、本组小组长上台邀请“大好友”,我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告诉她:你们确实有困难,应先到其它组咨询,让她们教教你们最终我发觉很多同学全部在互助的形式下处理了对应困难。确实有部分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能够在巡视中帮助她们处理小动物的头的翻折过程,老师要激励她们大胆尝试,不怕失败,果断改掉一碰到问题就问老师的坏习惯。不过我知道翻折狐狸的头是本课的难点,很多学生在这一步会碰到困难,只不过是我没有立即告诉她们现成的答案。这节课最终每一位学生全部处理了困难,经过折、剪、画、讲、玩等美术活动,同学们做好了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动物手指玩偶。我让每位学生全部在自己思索后取得成功,并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整堂课师生关系融

5、洽,老师又以好友的身份帮助学生处理疑难问题,没有师生之间的隔阂,使学生敢问、想问。使课堂在师生、生生互动的环境下真正动了起来。并经过玩手指玩偶,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二、由教科书的被动实施者变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加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所以,美术新课标没有沿袭罗列详细知识点的方法,而是制订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出部分详细的教学活动提议,帮助老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不一样地域的老师可依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提议,甚至还能够自己发明新的教学活动方法,从而使老师的教

6、学活动愈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发明性。老师能够对美术教科书作合适的“裁剪”,不过到底是取是舍,老师还要依据教学目标及本班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个性选择。如我下节课要上故乡的桥这课时,我课前就告诉学生,我们准备画斗门镇袍江工业区的富恩桥,请同学们课后先认真观察桥的外形,再仔细瞧瞧花纹图案,试试从不一样角度欣赏大桥,还有请愿意和老师去实地拍照的就一道去,结果学生爱好特浓,参加主动性较高,连平时不喜爱美术课的同学全部主动行动起来了,这堂课的效果出奇的好,作业中我发觉即使画的是同一座桥,但因每位同学所观察的角度、所表现的气候环境、所表现的季节各不相同,学生作业能够说是大面积丰收,我想这么来拓深、拓宽美术课程

7、的内涵和外延不是很有效吗?三、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变成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传统型的美术课程评价,老师饰演着终止性和惟一性的课程裁判者,致使学生一直处于一个被评价和被测试的消极境地。而新课标评价理念要求美术老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效,从而促进老师评价角色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经过实践,我发觉,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主动主动的学习。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进力,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爱好,才会使人集中精力,主动思索,而且还会达成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如在上二年级春天来啦一课时,我播放了春天来暂时大地发生改变的课件,儿童们在嫩绿

8、而柔软的草地上一边唱着、一边跳着,尽情感受春天所带给大家的欢乐让学生充足感受春天冰雪融化,大地一片生机,四处全部有生命在萌动,作画时要以绿色调为主的特点。我还常常用讲小说、师生共同演出等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学生有了学习爱好,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和冲动。实践证实,这么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发明力,她们能发明出风格各异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因为学生个性的差异,在知识的了解和表现中会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老师应因材施教,依据学生个性及造型特点的不一样,分别进行激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全部得到个性的张扬。老师在教导学生过程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不然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爱好,失去发明中的自由意识,那我们的后代将是克隆的后代。假如学生的一幅作品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那么学生的爱好会更浓,信心也就会更强。所以,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表彰的话,或伸伸大拇指。学生会所以得到激励。更会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期望,对她们的一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以美为本,是一条科学的教育之路,作为美育工作者,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升她们的绘画水平,在她们细小的心灵中埋下美的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