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3名教师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3510354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7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03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3名教师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22年03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3名教师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22年03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3名教师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22年03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3名教师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22年03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3名教师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03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3名教师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03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3名教师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03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3名教师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一卷一.单选题(共50题)1._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A: 董仲舒B: 柳宗元C: 韩愈D: 王安石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略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学生如同泥坯,能否成型依赖于教师的雕塑。”这个说法忽视了学生的_。A: 可塑性B: 发展性C: 能动性D: 向师性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题干的描述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本题所属考点-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3.根据某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

2、测他所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是一种_。A: 心理定势B: 刻板效应C: 晕轮效应D: 首因效应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刻板效应就是把某人归为某一类别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个类别的特征。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综合基础知识4.学生小谭写作业的速度比较慢,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而且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轻微刺激所吸引,妈妈为此非常苦恼。这时,我们定出的目标行为是:提高孩子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我们在孩子做作业的地方放上一个钟,让孩子时刻注意到自己做作业的速度,在孩子的手腕上套上一个皮筋,让孩子对自己做好自我督促和惩罚。第一周内每次提前十分钟,给予孩子喜欢的增强物;第二周内要求

3、必须在几点之前(十点)完成所有家庭作业,然后才给予强化;后面要求继续提高,直到孩子做作业的速度达到普通学生做作业的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的作业速度大大提高,而且一回家就专心地完成作业,不再需要家长的督促和管理。我们采用的方法属于_A: 示范法B: 强化法C: 行为塑造法D: 自我控制法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学生不良行为校正方法的了解和辨析。【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根据材料中陈述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小谭的妈妈通过一步步的强化趋近于快速准确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最终帮助小谭养成了主动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习惯。这其实就是改变不良行为方法中的行为塑造法。A项,示范法是

4、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或榜样,它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辅导教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等。强化法是指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可能再一次发生。它强调通过一定刺激物的呈现后撤销或促进学生形成某种特定反应的方法。自我控制是指让学生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监督、强化和惩罚,以改善自身的行为。它强调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增加了改善行为的练习时间。在解答本题时考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区分B项和C项。从操作和作用机制来讲,行为塑造法就是通过强化法来实现的,但是行为

5、塑造法是更加复杂的对强化法的应用,强化法是针对某个单纯行为的单一性活动,而行为塑造法是通过对不断趋近目标的方法进行的复杂的强化过程。题中所描述的方法更符合行为塑造法的特点。本题所属考点-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5.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_。A: 外化B: 内化C: 行为D: 从众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所以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6.我国现行的农村基本经济

6、制度是_。A: 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B: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C: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D: 以粮为纲,多种经营的制度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B解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家庭承包经营方式既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在现阶段乃至今后,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某日,快递员陈某送货到李某家。按门铃超过15分钟仍不见响应便撬门人室盗窃正当陈某取得财物欲离开时,李某回家,陈某见状拔出匕首,将李某刺伤,然后逃离。事后李某重死亡,陈某被抓捕归

7、案。本案中,陈某犯了_。A: 故意杀人罪B: 盗窃罪C: 抢劫罪D: 故意伤害罪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个体行为和能力发展的某段时间里,会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而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就会减弱或没有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关键期,由_提出。A: 科尔伯格B: 洛伦茨C: 奥苏伯尔D: 维果斯基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期的知识点。关键期由

8、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洛伦茨在研究小鸭习性时发现并提出,他认为关键期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9.“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的特点。A: 复杂性B: 示范性C: 创造性D: 长期性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师者,人之模范也”体现的是这种示范性。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0.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_A: 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B: 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 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D:

9、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解析】: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故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11月滨州市北海新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类)真题11.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决定个体身心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条件是_A: 遗传B: 环境C: 学校教育D: 个体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本题所属考点

10、-教育与人的发展12.以下德育原则与马卡连柯有关的是_A: 疏导原则B: 量力性原则C: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 知行统一原则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量力性原则不属于德育原则的范畴,属于迷惑项。德育原则中与马卡连柯有关的有两个,一个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另一个是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13.组织策略属于_A: 精加工策略B: 认知策略C: 元认知策略D: 调节策略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认知策略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本题所属考点-学习策略14.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

11、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_A: 廉洁奉公B: 为人师表C: 爱岗敬业D: 热爱学生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王老师的行为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表现,体现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故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幼儿园综合素质1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A: 备课B: 上课C: 课外辅导D: 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师面向学生进行信息、情感交流和行为作用的主要环节。本题所属考点-教学16.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_。A: 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B: 个体遗传

12、素质的差异C: 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D: 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遗传素质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前提。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7.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_。A: 放任型B: 溺爱型C: 保护型D: 包办型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放任型、民主型和专制型是亲子关系的三种典型的类型。因此,答案为A。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8.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_A: 注意的范围B: 注意的分配C: 注意的稳定性D: 注意的转

13、移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属于注意的分配。本题所属考点-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19.儿童能辨别上下的年龄是_A: 2、3岁B: 4岁C: 5岁D: 7岁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2、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20.当儿童在生理和活动能力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时候,由于心理发展跟不上这种变化,导致其内心发生冲突,进而引发混乱。处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在行为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是_。A: 关键期B: 转折期C: 敏感期D: 危机期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

14、【答案】B。解析:题干是转折期的定义。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1.随着全球肉类产量的进一步增加,畜牧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也会增长。目前,畜牧 业用地已经占到地球土地面积的30%。作为农业增长最为迅速的一个门类,畜牧业还会占用更 多的土地用来生产饲料和放牧。在拉丁美洲,为给牧场腾出空间,已经有70%的森林遭到砍伐。 目前畜牧业对全球825个陆地生态区中的306个造成了威胁,并且威胁到1699个濒危物种。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A: 应严格控制畜牧业发展B: 畜牧业造成的污染严重C: 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D: 发展畜牧业的环境代价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文段通过列举具体数字,论证了畜牧业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加剧温室效应、占用大量土地、森林遭到砍伐、对生态和物种的威胁等。这一切都可以浓缩成一个词,即D项的“环 境代价”。 本题的迷惑项为A项。仔细体会A项内容可看出,“严格控制畜牧业发展”显然不合常理。因为 畜牧业作为国家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具有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不可能“严 格控制”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2.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约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