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335369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第二十二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能力目标:(1 )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1 重点:学习用设喻讲道理的写法。二、【重点难点】(2)小组合作交流,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从而理解文章讽喻说理的特点。 情感目标: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戎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战国策;文总集。最初有国策 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 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战国策

2、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师: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知识目标:(1) 了解战国策。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2.难点: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寻找答案。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三整体感知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人贵在自知。

3、”齐国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IJ怎么问的?生:(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昳(y 1)丽 朝(zh e)服 衣冠(gu m) 窥(ku 1)镜 期(j i)年 朝(ch do)齐间(ji cn)进(2 )再读课文,理解字句。(学法指导:清除文字障碍)感知内容师:巡视指导生: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法指导:感知)四 合作探究(一) 第一段:比美1 .学生齐读。2 .邹忌结合自身容貌问了妻、妾、客三人一个什么问题三问3.三人分别怎么答的?“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三人的回答有没有不同?(意思基本相同,但语气不同

4、:妻最强、妾次5.徐公来后,邹忌和他比美的结果如何?(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自视,又弗如远甚)6.比美观结果引发了邹忌什么样的思考?“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三思“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 其妻、 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暧昧微妙。 (私我: 由衷的赞美,爱恋之情溢于言表;畏我:地位低下,说话比较拘谨、勉强;有求于我:礼貌 讨好,流露出奉承的意味)小结:第一段先写邹忌问美,再写比美,最后写思美。从全文情节发展来看,是故事 的开端。(二)第二段:进谏(中心内容)1. 学生齐读。2. 邹忌入朝后先向齐王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5、而皆以臣美于徐公)3. 邹忌向齐王说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王之蔽甚矣!点明了进谏的主旨)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三比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求王4. 如果说“皆以臣美”是生活小事,那么“王之蔽甚矣”就是什么事?这是采用什么 方法来说理?(国家大事,以小见大)小结:邹忌见威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 类比推理、推己及人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 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 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 因而所受的蒙蔽 也最深。这里, 没有对威王的直接批评, 而是以事设喻, 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 严重性,从而

6、使他懂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 )(三)第三段:赏谏、朝齐1. 学生齐读。2. 齐王是怎样纳谏的?(齐王下令把进谏的方式分为三种,悬赏也分为三等)3. 命令下达之后,前来进谏的人有变化吗?(“门庭若市”说明在此以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时时而间进”说明最初的进 谏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齐威王已经根据人们的意见, 改革了弊政。 “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威王已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 )小结:第三段写齐王纳谏,是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四国朝齐。五、【效果检测】六、【课堂小结】邹忌讽齐王纳涑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睿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F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 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愿同学 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接受他人建议,善于向他人推销自己。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妻r类私比宫.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