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上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3324336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上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上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上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上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上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上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上的几点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上的几点思考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为了适合高中生学习古代诗文的需要而编写的,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鉴赏探究,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提升学生对古诗文鉴赏评价水平。与必修教材相比,其专题性更强,选文数量更多,内容更为丰富,如果沿用必修教材惯用的单篇教学模式,很难体现教材编写专题探究的意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我教这本教材已是第三遍了,教学中积累了一些体会,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汇报给大家。一、关于对选修教材的单元解读(一)关于前言:教材中的“前言”部分,应该看成是教师执教本册书的“

2、教学目标”。在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教与学的重点都被一一廓清。这本教材,诗歌与散文各有三个单元,对于诗歌单元,从探究诗歌的意旨、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声韵三方面入手;对于散文单元,从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三方面入手。这样能够从大处抓住这两种文体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有助于初学者掌握使用。(二)关于各单元内容设计:每单元的第一项是“欣赏指导”(短文),就这个单元所提出的学习角度,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主要起总领作用。第二项是“赏析示例”(诗作),诗歌和散文各举一篇为例,从该章所提出的学习角度实行分析,带有举例示范性质,供同学们参考借鉴。第三项“

3、自主赏析”(诗文作品),是围绕这个章的学习内容,提供阅读欣赏的作品;自主赏析作品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协助同学们在阅读鉴赏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有的作品在“探究/讨论”题目之后,还有“相关链接”,进一步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和信息,这些都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赏析活动的具体凭借。第四项“推荐作品”是推荐给同学们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一些作品,供课外阅读之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鉴赏方法自行实行文学鉴赏活动。(三)关于推荐作品:“推荐作品”部分也要教师适当的指导,仅仅要求学生读读背背是不够的,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甚至是举十反一。二、关于对选修教材内容的调

4、整1、选择与重组首先是选择从各单元(专题)中选择最经典或最具学习价值的篇目;其次是重组 打破原来单元或专题的安排,选择相关篇目,重组单元或专题,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来施教。2、重组的方法能够按照文学史的线索来安排如从“先秦诗文”到“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文”再到“唐宋诗文”最后到“元明清诗文”。也能够按照写作的要素来安排如按照“立意篇”、“形象篇”、“意境篇”、“手法篇”、“语言篇”,把诗文合在一起,再把鉴赏方法揉进去来教学。教学中,能够根据单元教学的安排,补充进自己喜爱的名篇或者你认为比教材中的选文更为经典的名篇。三、关于选修教材与高考的联系选修有选修的特性,有它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

5、础上的延伸和提升,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应比必修有明显的扩展。如果完全照搬必修的上法,或者像上必修课一样一篇一篇地上过来,那自然是不合时宜的。能够采取将选修教学与高考专题复习交叉实行的方式,这样一则给学生一种紧迫感,二则也避免了教学单一的枯燥。所以在诗歌部分,是能够与古诗鉴赏的专题复习相配合的;在散文部分,是能够与古文阅读相配合的。选修与高考之间的联系,不妨参照下面的做法:选修的诗歌部分和高考专题复习的诗歌鉴赏分相结合一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表达技巧二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形象(意象、意境、情感)三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语言(兼及其他)选修的散文部分和高考专题复习的文言文阅读部分相结合四单元文言文阅

6、读专题复习实词 筛选文中的信息五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虚词、句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六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断句、翻译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四、关于选修教材与写作的联系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是靠写一篇两篇作文或老师讲评几节作文课就能提升的,它其实应该渗透在我们每节语文课里,渗透在学生的每天日常生活中,它是由点点滴滴汇聚而成。再从功利的角度来讲,在我们每节语文课的背后,正有一双60分的眼睛在眼巴巴地望着我们呢!不妨尝试以下三种写作上的练习:1、扩写如把某些诗句扩写成一段散文:(1)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

7、,蒸藜炊黍饷东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对第二联的改写,请看学生习作一望无际的原野是最广阔的舞台。绿油油的麦稞就是这场舞剧的主角。微风是伴奏,白鹭作衬托,一切的一切如此浑然天成。轻风拂来,柔嫩的纤腰便弯了下来,摇曳起来,于是这片瀚海便涌起洪波,卷起大浪,霎时间传到了另一边际,消失在了眼帘之外。这是波浪的制高点,更是曲线的最完美的表现。白鹭为何如此匆忙,是否为追寻这美丽的瞬间?人都会被此景陶醉,更何况是一只鸟呢?悠扬的啼声戳破了夏日的沉寂。是什么精美的乐器,发出如此美妙的旋律?穿越千丛万木,终于找到了这位隐逸的天才。高

8、大的树木能遮挡住黄鹂鸟的身影,却无法埋没人间的绝响。夏日似乎在这啼声中变得清爽,变得清凉,变得清新,变得清丽。(2)一剪梅高二文一班牛雅瑞扩写后的习作:瞧!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妩媚和红艳,采莲的人没来,它怎敢老去?在芬芳的笑靥之后,有谁知道莲的心事?我亲爱的你,那我呢,我是不是也和荷花一样?回忆童稚时居住的院落,那些从未逝去的久远,在多年的疏离后陌生了原本熟悉的轮廓,今夜苍茫的雾气,笼罩着整个初秋。清冷的月色,伴着我躺在素白的竹席上,一阵阵的凉意袭向我的背后,以一种斑斓而陈旧的色调,迅速淹没了我的眼眶,我哭了,有一刹那的难过和忧伤从心底浮起。我们在美丽的季节里相遇,却在纷繁的尘世里别离

9、,我们曾有过美好的回忆,我们曾把握过最真实的曾诺,但现在我只有叹息,所有的一切都像树叶一样飘零在风里。无心领略那份独特的美丽,任它消逝的漫无边际,只留下枯黄的回忆。依稀记得,那年夏天,你陪我驾舟出游。温情脉脉、惺惺相惜的气氛,萦绕于你我的心中。那时我贪婪的享受着那份感觉,而现在我只能空自眷恋那一刻的平静与淡泊,只能独自一人飘荡在湖面上。遥望着远方,多么期待你能托鸿雁捎来问候。天空依旧湛蓝,群山依旧苍翠,湖水依旧碧绿,可始终都有那么一丝缝隙,悄然把思念泛滥成灾,悲伤逆流成河。让我忘记了这西楼美景,一任月牙爬上了西楼。一切思绪在天边鸿雁的纷飞中持续,灵魂在期待中刷白,我多么期望鸿雁带来的是你的锦书

10、。可大雁飞过,只留下一声声的哀鸣,似乎在倾诉我的心事。此时,天空飘着残云,大地吹着微风。似水流年,莫让这花样的年华冲刷的芳华尽失,毕竟“怀旧空吟闻笛赋”的心情是如此的落寞2、给古人设计颁奖词(1)李白有人说,他是一个酒鬼,终日与酒共眠;有人说,他是一个侠客,执剑行走千山;有人说,他是一个诗人,惊天地泣鬼神;有人说,他是一个仙人,被贬谪到人间。其实,他已不是他。他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宏大豪放的不朽的精神;他已成了一座丰碑,一座永远耸立不倒的丰碑。他从盛唐款款走来,衣袂飘飘。他曾桀骜不驯,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曾愁绪满怀,低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但他依旧乐观豪放

11、,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尔虞我诈的朝堂之上,他保持着浩然正气;在呼酒买醉的阴暗岁月,他保持着一身傲骨。在清新脱俗的诗篇里面,他憧憬着理想生活。他在皎皎月光下的那纵身一跃,激起了一水的涟漪,从此,盛唐的星空黯然失色。(张丽华)高峻蜀山记录着他的脚步,挺拔天姥诉说着他的向往。在那个安史之乱的混乱时期,他用自己的诗篇讲诉着什么是理想生活,在那个争夺帝位的斗争年代,他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是拥有自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秉性与山水同在。(魏小雪)他在唐朝叱咤风云,名播朝廷内外。虽才华横溢,却未得赏识;因奸臣排挤,终飘荡四方。于是,醉酒寻欢成了他的嗜好,梦游天姥折

12、射出他的不满。污浊的社会,不妨碍他成为伟大的诗人。终因不为世俗所染,脱颖而出,成为一代“诗仙”。(张丽娟)下凡一太白,酒中一诗仙。在那个君权至上的年代,他让杨国忠为他磨墨,高力士为他脱靴,以匪夷所思的举动,诠释了什么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被贬时,他以酒为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但终未丧志,期待有一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好一个傲骨铮铮的真男儿。(王磊鑫)“斗酒十千”,一斗美酒,价值十千,任恣意欢谑。如果说梦游天姥吟留别宣泄了他的不满,那么,将进酒则诉说了他的愤激。仕途坎坷,何以解忧?唯有金樽美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个人的渺小,也许是

13、无法挽回的悲剧,那就酒助诗兴,把诗才挥洒的淋漓尽致。(徐莉)(2)孔子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未来明天也必将因他而美好。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屈原静静汨罗,守护着他的灵魂;幽幽离骚,诉说着他的忠贞。在那个视人民如草芥的动荡的年代,他用自己的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他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心,与日月争辉。3、模仿(语言、构思)模仿有

14、高下之分:古人谓“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偷意”、“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回顾我们的写作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名垂千古的膝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传颂至今。如学生曾仿如梦令写成了高三剪影:昨夜挑灯夜读,早起不知去路。试问走读生,为何精神抖擞?知否,知否?我等日渐消瘦。再如清亡论中写道:“清军溃败,非力不足,势不众,弊在技穷。技穷而力亏,溃败之道也。或曰:清室苟和,怨技穷耶?曰:苟和者源技穷也。盖屡战败,不能侥存。故

15、曰;弊在技穷也。”这段文字显然仿写了六国论的第一段,显得新奇独到。就构思来说,如有学生仿项脊轩志写成了一篇老屋,真切感人:老屋我家的老屋随着我儿时记忆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梁实秋说,要想一天不得安宁,就去请客;要想一年不得安宁,就去盖房子。而盖那老屋,我却像在过年。外地迁来一家姓靳的,和我家做邻居。他们家的大人都会木工,他们架起大木如同大炮,一上一下,操起大锯,“呜嘶”地拉起来。后来才知道,他们在做房梁、门窗。木屑堆积一地,空气里有木屑淡淡的香气。我和邻家的孩子在木屑地上跑来跑去,飘洒的木屑有时会迷了我们小眼睛。这多少干扰了我们看盖房子的新奇事:打地基的夯声让我们感到新奇,一块一块往墙头上抛石头、瓦片而上面的人却能稳稳当当地接住,这让我们感到新奇;扎长长的草把(做屋椽)让我们感到新奇盖房子真的好热闹呀。当然,最让我们感到像新过年的是招待干活人的酒和肉,我们竟然也能吃的。那个时代,能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