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4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3324324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电气时代”的到来【学法指导】(1)知识矩形串接法:通过知识串接,有机勾勒出本课所学知识,既直观清晰又便于理解记忆。如“电气时代”的到来可以采用下图:改变了生活及结构新能源“电”的出现应用及影响(2)关注图片注释学习法:学会从图片注释中获取信息。如1892年英国一发电厂内景图、爱迪生1872年发明的自动电报记录机图的注释等会给我们提供很多历史信息。(3)要点概括学习法:本课知识点涉及不多,把本课要点概括为:一种能源,一位大发明家。1、电力的广泛应用;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教学思路】生活领域的变化社会领域的变革应用:电灯、电话影响 新能源“电”电气时代的

2、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应用及其影响发明大王爱迪生【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新能源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本课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电力技术对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教学媒体:幻灯片、图片、视频【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及主要表现。2、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情况,巩固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3、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有关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2、采用分组学习、学生备课讲课的方法,提高主动收集、分

3、析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电气时代的来临给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进一步加深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2、学习科学家爱迪生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优秀品质,学习他顽强拼搏精神。【教学过程】1、 人类对“电”的认识: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发电站的建立新能源“电”电力的广泛应用。2、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的到来:1)19世纪下半期,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逐渐趋于完善;2)政治稳定带来了经济繁荣,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3)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主义发展所要求得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3、 电力的应用及其影响。4、时代的先驱-爱迪生:电灯、电报等电力技术的出现。【课堂研讨】“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的成功对同学们学习生活中有什么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