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说课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3269463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第一课时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推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增强策略意识,灵活运用学过的画图策略,体会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为进一步学习假设策略以及下一册的转化策略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因为,替换策略,其本质就是假设。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

2、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替换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等量替换的方法使原来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较为简单的问题。难点是:使学生明白怎样替换及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下面,为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1)引导发现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替换的方法

3、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3)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扩大学生知识面,使每个学生稳步提高。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在课的引入部分,从替换的意义入手,播放曹冲称象视频,再现典型的小故事,唤醒学生潜在的与替换有关的经验,一下子就扣住学生心弦,唤醒了他们头脑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下面的探究过程做好了心理准备和认知铺垫。二、探究新知,探究策略(1)课件出示两道准备题:1、一枝钢笔的价钱等于三枝圆珠笔的价钱。那么3枝钢笔可以换( )枝圆珠笔

4、。5枝钢笔呢?6枝钢笔呢?2、 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人6个小杯中,正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第一道题是初步感知替换的方法以及如何替换,第二道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式,同时也是本节课新知的生长点。通过这两道题帮助学生在新课的教学中能联想到将小杯换成大杯,或者将大杯换成小杯,为解决新知打下有效的思维基础。(2)课件出示例题: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人一个大杯和6个小杯,正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注意:这道例题的呈现改编了例题,缺少了条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 “720毫升是1个大杯的容量与6个小杯的容量之和”,也就是出现了两种未知量,这也是产生困难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讨

5、论:还需要提供一个怎样的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样,学生的关注点将自然地聚焦到大杯和小杯的容量之间的关系上,这是替换的依据。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种关系:A、倍数关系,B、相差关系。这样的情境能为学生学习替换策略提供空间和机会,使替换的策略呼之欲出,非常自然。(3)课件出示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大杯和小杯的容量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引领学生发现替换的依据。根据这句话你能想到什么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

6、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A、 把大杯换成小杯 B、把小杯换成大杯学生汇报时,教师同时多媒体演示以上两种替换过程。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替换方法,进行计算。集体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替换的方法,重点说明算式:720(6+3)中 “3” 的含义以及720(63+1)中“63”的含义。本课教学任务较重,为了让学生坚信今天所学的替换策略是正确可行的,并检验例题1所求答案是否正确,因此要进行检验,这是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是教学中应该倡导的。接着教师追问:在替换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替换”的策略:杯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但总容量没有发生变化。三、巩固运用,拓展策略1、完成“练

7、习十一”第一题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评讲时,请学生说说体现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条件。接着用课件帮助演示替换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替换的方法,注意检验。对照比较例题1和这道题,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出策略的本质,教师小结:两个量成倍数关系时,把其中的一个量替换成了另一个量,虽然个数变了,但总量没有变。2、课件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比大杯少20毫升。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将“练一练”进行了改编,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改编的目的在于:不让学生的思维中断,继续思考大杯和小杯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替换。在两个相差关系的量之间进行替换时,学生在上面例

8、题的思维定势下,比较难理解为什么替换以后总量变了、总量是怎样变的。通过电脑课件演示替换的过程,能引起学生关注替换后总量的变化,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时,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具体的替换过程,然后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替换。再独立计算,集体评讲,千万别忘记检验。3、课件出示:“练一练”将“练一练”作为习题巩固相差关系之用。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讲。对照比较这两题,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出策略的本质,教师小结:两个量成相差关系时,把其中的一个量替换成了另一个量,个数不变,但总量变了。四、全课小结,提炼策略讨论交流:1、两种替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我们要注意什么?带领学生归纳认识出:当两个量成倍数关系,替

9、换时总量不变,数量会变;当两个量成相差关系,替换时总量变了,数量不变。2、替换时你还注意到什么?有什么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3、拓展升华:课件出示:A=4B,A+B=20,A=( ) B=( )通过这样的替换训练形式,拓宽学生应用策略的知识面。我认为替换的策略是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依据,安排这道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五、布置课后作业通过这节课,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书第89-90页的例题和“练一练”,以及“练习十一”的第一题。附: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两种物体 一种物体大杯换成小杯 把小杯换成大杯720(6+3)=80(毫升) 720(63+1)=240(毫升)803=240(毫升) 2403=80(毫升)验算:240+680=720(毫升)、24080=3答:大杯的容量是240毫升,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结束语:以上就是我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这一课的设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正,谢谢!第 3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