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编制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二O一三年五月前 言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粤建意见[2011]163号文件“关于征求《落实建设用地用电标准和核定规划用电指标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的要求,广东省各地应当依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广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等国家和省有关法规、标准规定,修订现有的建设用地用电标准各地应结合用电分类统计实际情况,在科学分析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当地不同类型建设用地建筑用电标准,理论上所制定的用电标准不得超过《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的上限值建设用地用电标准可作为各级城乡规划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重要依据本技术导则依据相关国家法律法规,且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吸收了国内外规划建设用地用电约束性指标研究的成果和经验,结合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本导则本技术导则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编制原则;4基本规定;5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确定方法的选择;6最大用电负荷利用小时数法;7负荷指标确定法;8需要系数确定法。
本技术导则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技术导则主编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目 录前 言 1目 录 21 总则 12 术语 23 编制原则 44 基本规定 55 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确定方法的选择 75.1单一功能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确定方法 75.2混合功能建设用地确定用电约束性指标确定方法 96 最大用电负荷利用小时数法 116.1 样本量和样本选取 116.2 最大用电负荷利用小时数的确定 116.3 建筑用电限额指标的确定 126.4 建设用地用电约束性指标的确定 127 负荷指标确定法 137.1 样本量和样本选取 137.2 样本数据处理分析 137.3 建设用地用电约束性指标的确定 148 需要系数确定法 168.1 样本量和样本选取 168.2 用电设备装机容量指标的确定 168.3 需要系数的确定 16附表1 191 总则1.0.1为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加强能源使用的规划控制,规范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的制定,编制本技术导则1.0.2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广东省新建城镇、城区和城市更新的规划建设活动中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以及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建筑需求端用电约束性指标确定,不包含公共道路用电、生产用电及景观用电等各类非建筑用电,且不涉及能源供应端电力指标确定。
其它地区编制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可参照本导则1.0.3应依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状况、气候特点以及用能水平等,制定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1.0.4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的制定,除应符合本技术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标准2 术语2.0.1城市建设用地指城市中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2.0.2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建设用地满足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所允许的建筑用电负荷强度的上限值2.0.3年最大用电负荷利用小时数在全年总用电量不变情况下,按照最大用电负荷运行的当量最大负荷运行小时数2.0.4需要系数用电设备实际所需要的功率与额定负载时所需的功率的比值2.0.5用电设备装机容量所有用电设备用电功率的总和2.0.6样本建筑编制用电约束性指标时所选取的能代表总体建筑用电特征的建筑2.0.7建筑用电量限额在用电限额管理期内(通常为一年),建筑实现使用功能所允许消耗的电量的上限值2.0.8限额水平建设用地(建筑)最大用电负荷不能满足用电约束性指标要求的概率2.0.9分项能耗根据消耗的各类能源的主要用途划分进行采集和整理的能耗数据,如:空调用电、动力用电、照明用电等。
3 编制原则3.0.1制定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应当科学、合理,在编制过程中应符合第3.0.2~3.0.5中确定的编制原则3.0.2在保障合理的建设用地用电安全和需求的前提下,鼓励节约用能,反对浪费3.0.3制定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应具有可比性,体现社会公平性、能源资源价值性和技术先进性3.0.4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的计量、计算和统计应具有可操作性3.0.5制定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应正确处理用电需求增长与资源性约束的关系同时,根据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水平的变化和发展趋势,适时对用电约束性指标进行修订4 基本规定4.0.1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负荷约束性指标4.0.2建筑用电数据样本量和样本应采用分类随机抽样方法确定4.0.3制定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应充分评估不同类型建筑用电特性的差异,应在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民用建筑细分类相结合的基础上,确定同一类型建筑组成的单一功能建设用地用电约束性指标民用建筑分类详见表4.0.3用地分类建筑分类居住建筑R高级住宅、别墅中级住宅普通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行政办公用地政府办公文化设施用地图书展览设施文化活动设施科研教育用地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小学特殊教育科研体育用地体育场馆体育训练医疗卫生用地医院卫生防疫特殊医疗其他医疗文物古迹用地文物古迹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零售商业用地百货店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建材家居市场批发市场用地--餐饮用地大型酒楼(或高档酒楼)中型酒楼(或中档酒楼)一般饭店旅馆用地三星级及以下旅馆四星级旅馆五星级旅馆高务设施用地商业办公表4.0.3 民用建筑分类4.0.4采用最大用电负荷利用小时数法编制用电约束性指标时,应先确定用电量限额指标。
4.0.5采用负荷指标确定法和需要系数确定法编制用电约束性指标时,应尽可能从供电部门获取足量建筑用电负荷样本数据4.0.6制定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应充分评估不同类型建筑混合时,由于高峰负荷出现时间不同所产生的叠加效益5 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确定方法的选择5.1单一功能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确定方法5.1.1基于样本建筑能耗统计,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制定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最大用电负荷利用小时数法、负荷指标确定法和需要系数确定法各地应根据不同方法的特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宜的确定方法5.1.2基于最大用电负荷利用小时数确定用电约束性指标的方法:图5.1.2 基于最大用电负荷利用小时数确定用电约束性指标流程1优点①简单易行、调整方便、耗费较少;②对用电负荷数据样本数据要求较低,且易于与建筑用电限额制度相结合2缺点①由于是通过最大用电负荷利用小时数这一间接值计算得到用电约束性指标,其结果的准确性稍差;②采用此方法只能得到一类建筑全年最大负荷指标,难以体现不同建筑最大负荷出现时间的不同,由于忽视了用电负荷的叠加效应,对混合功能的建设用地用电指标的确定往往偏大。
5.1.3基于负荷指标确定用电约束性指标的方法图5.1.3 基于负荷指标法确定用电约束性指标流程1优点①方法简单、易于理解与具体操作;②以实际用电负荷数据为基础,能很好地满足现实性的要求2缺点①易受到用电负荷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统计数据的失真会严重影响用电约束性指标的质量;②用电负荷数据的获取是制约本方法的重要因素,如无法从供电部门获取基础数据,则需采取调研、监测与统计的方法,成本高;③实际用电负荷数据包含了许多现实中不合理因素的影响,采用该方法难以完全剔除此种影响且用电约束性指标制定时在一定程度上易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5.1.4基于需要系数确定用电约束性指标的方法:图5.1.4-1 基于需要系数确定用电约束性指标流程1图5.1.4-2 基于需要系数确定用电约束性指标流程21优点①在建筑用电设备装机容量与需要系数分别确定的基础上,制定出的用电约束性指标更具有科学性与准确性;②在充分考虑建筑使用模式对用电负荷影响的同时,能充分反映技术进步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技术性2缺点①方法较为复杂,实际操作较为困难,耗费较大;②此方法亦是建立在实际用电负荷数据的基础,因此,样本数据的多少以及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结果的可靠性,易受用电负荷数据获取的制约。
5.2混合功能建设用地确定用电约束性指标确定方法5.2.1混合功能建设用地中各类建筑所占比例的不同将导致其用电约束性指标不同,应按以下步骤确定混合功能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①先确定各类建筑逐时用电约束性指标;②根据具体建设用地各类建筑所占的比例,加权计算该建设用地逐时用电约束性指标;③取逐时用电约束性指标中的最大值作为该建设用地的用电约束性指标5.2.2混合功能建设用地用电指标的确定应按图5.2.2中的流程进行图5.2.2 混合功能建设用地用电约束性指标确定流程5.2.3各类建筑逐时用电约束性指标可参考第7、8章中的方法确定,对于同一个地区,该逐时用电约束性指标是确定的数值,可按附表A给出计算混合功能建设用地建筑用电指标时只需更改各类建筑的面积占比,即可加权计算确定混合功能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6 最大用电负荷利用小时数法6.1 样本量和样本选取6.1.1建筑用电数据样本量和样本应按表4.0.3里的规定采用分类随机抽样方法确定,且抽样样本能够代表该类建筑样本总体的用电水平6.1.2各类建筑用电强度分布符合正态分布,选取的建筑样本用电强度分布应满足国家标准《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性检验》(GB/T 4882-2001)的相关规定。
6.1.3已按《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JGJ/T154-2007)进行建筑能耗统计或进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的地区,应充分利用上述工作所取得的基础数据6.2 最大用电负荷利用小时数的确定 6.2.1根据样本建筑逐时用电负荷数据,确定样本建筑全年用电量和最大用电负荷强度6.2.2将同一类型样本建筑全年用电量与最大用电负荷进行拟合,得到用电量与最大用电负荷的一次函数关系式,直线的斜率即为该类型建筑最大用电负荷利用小时数: y=k·x (6.2.2)式中:y——建筑全年用电量,kwh; x——最大用电负荷,kw; k——斜率,代表的物理含义为最大用电负荷小时数,h6.3 建筑用电限额指标的确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