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 1.稀世珍宝四羊方尊的发现地是〔 〕A.宁乡B.澧县C.龙山D.慈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代青铜器的准确识记.应重点掌握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两个知识点.[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造型奇特,花纹华丽,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故答案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2.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表面纹饰,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这些纹式可见证战国时期〔 〕①铁器牛耕的技术进步 ②手工业的高超技艺③贵族们的日常生活 ④尊王攘夷的称霸策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分析]本题以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表面纹饰,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为切入点,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解答]由材料信息"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可知,这些纹式可见证战国时期手工业的高超技艺和贵族们的日常生活.①④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选:B.[点评]注意对题目信息的解读,识记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3.小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得知:利簋〔guǐ〕 底部的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所以,利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从中他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商周青铜器用途广泛 ②商周青铜器铸有精美纹饰③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 ④西周时期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⑤利簋是研究武王伐纣的重要证据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分析]本题以利簋〔guǐ〕 底部的铭文为切入 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解答]由材料图片和"利簋〔guǐ〕 底部的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可知,商周青铜器铸有精美纹饰,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利簋是研究武王伐纣的重要证据.故选:D.[点评]注意对图片和文字材料的解读,识记青铜器的相关知识.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A.鱼纹彩陶盆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毛公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母戊鼎.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解答]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题干中能够代表商朝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司母戊鼎.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青铜器的相关史实.5.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图文物,我们可以了解的是〔 〕A.夏朝的历史B.商朝的历史C.西周的历史D.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分析]本题以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了司母戊鼎的相关知识.[解答]题干中历史图片为商朝的司母戊鼎.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通过司母戊鼎,我们可以了解商朝的历史.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司母戊鼎.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不能反映商朝文明发展水平的是〔 〕A.B.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反映商朝文明发展水平的甲骨文、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相关史实.[解答]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观察题干图片可知,题干图片文物中,选项A是甲骨文,选项B是司母戊鼎,选项D是四羊方尊,它们反映了商朝文明的发展水平.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的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史实.7.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和技术水平.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原始农耕文明出现B.青铜制作工艺高超C.畜牧业的发达D.工商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了青铜文明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解答]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体现了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工艺水平高超.1938年,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宁乡县,是商朝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酒器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青铜文明的代表司母戊鼎.8.夏、商、周三个朝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下列文明成就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 〕①早期国家的产生②出现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③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④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精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分析]本题以夏、商、周三个朝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切入点,考查夏、商、周的主要成就.[解答]据所学知,③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朝,故可以排除含有③的BCD三项.故选:A.[点评]注意识记夏、商、周的主要成就,掌握相关基础知识.9.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解答]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文字.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10.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 〕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分析]本题以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开始出现的时期.[解答]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故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商朝.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11.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我国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商朝开始出现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解答]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商朝甲骨文的历史地位.12.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是因为甲骨文〔 〕A.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B.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C.是刻画在陶器上的原始符号D.是商朝人刻写在石碑上的文字[分析]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知道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解答]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是因为甲骨文是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之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13.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再次证明了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下列有关汉字演变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金文→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B.金文→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C.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分析]本题以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为依托,考查文字的演变.[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历程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14.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如图所示文明成就属于我国的〔 〕A.夏朝B.商朝C.西周D.汉朝[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商朝文明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图片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分析图片可知,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所以甲骨文和司母戊鼎所示文明成就属于我国的商朝.故选:B.[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图片,注意准确识记商朝文明的相关知识点.15.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始于〔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隶书[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解答]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甲骨文的地位与特点.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图一中文物的名称是什么?它制造于哪一朝代?〔2〕图一反映了当时什么手工业的繁荣?它在我国青铜器史上的地位是什么?〔3〕图二是我国古代的文字,它的名称叫什么?这种文字的出土有什么重大意义?[分析]〔1〕本题以"青铜器"图片一为载体,考查的是司母戊鼎的知识.〔2〕本题以图片一"青铜器"为载体,考查的是司母戊鼎的地位知识.〔3〕本题以图片二"甲骨文"为载体,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知识.[解答]〔1〕材料一中图片为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鼎,它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它反映了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2〕依据所学知识,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3〕观察材料二图片可知,这反映的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对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和今天的汉字有渊源的关系.故答案为:〔1〕司母戊鼎,商朝.〔2〕青铜制作;世界上发现已知最大的青铜器.〔3〕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