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林业有害植物的危害与调查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21KB
约10页
文档ID:452836312
林业有害植物的危害与调查_第1页
1/10

第八章林业有害植物的危害与调查有害植物对林木的危害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缠绕、覆盖林木、绞缢枝干,阻碍林木 的光合作用及营养的输送,致其死亡;另一类是快速繁殖生长、迅速建立起单优生物群落、 大面积的侵占其他林木与植物的生境,威胁“土著”林木资源,使本地生物多样性丧失第一节 本土林业有害植物的监测调查本土植物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当其对林木的生长构成严重影响时,我们 称其为林业有害植物主要的有油杉寄生、无根藤、金钟藤和葛藤1•油杉寄生 Arceu thobium chinenseLecomte分布于云南中部和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东部的海拔1500皿一4100皿山地针叶阔叶 混交林或油杉林中危害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或川西云杉Picea likiangensisvar.balfouriana特征特性亚灌木,高2cm_8cm,枝条黄绿色或绿色;主茎的节间长3mm_7mm,粗1 mm_2mm ;侧 枝交叉对生,通常长不及1cm叶呈鳞片状,长约0.5mm花单朵腋生或顶生;雄花:花蕾 时近球形,长约1mm,黄色,基部具杯状苞片,开花时直径约2mm,萼片4枚,近三角形, 长约1.5mm;花药圆形,直径约0.5mm;雌花:近球形,浅绿色,长约1mm,花萼管长约0.8mm; 花柱红色。

果卵球形,长4mm—6mm,直径3mm—4mm,上半部为宿萼包围,下半部平滑,粉 绿色或绿黄色;果梗长1 mm—1.5mm米花期7月—10月,果成熟期翌年10月一11月油杉寄生植株通常经过2a—3a才开花结果,之后枯萎,但侵入树枝内的“吸器”可沿 寄主的枝条延伸,并不断荫生出新的植株,当寄主出现疯枝时,在疯枝上呈密集生长受 侵害的20a—100a生大树,常出现丛生疯枝,当寄主的大部分侧枝上有油杉寄生时, 可致死亡,3a—5a生幼树若受侵害,数年后枯死油杉寄生的诊断主要根据寄主枝干上油杉寄生植株的存在当寄生植株脱落后, 在侵入部位的表面留下1个杯状窗,用扩大镜观察其横切面,可见到略呈黄色的楔形 吸根另一显著特征是寄主被寄生处常表现丛枝现象枝干上被寄生处常显现纺锤形 肿大,经过一段时间,由于寄生物组织的死亡和脱落,留下溃疡型的肿大部分油杉 寄生侵染的部位多在树冠中、下部,侵染部位以上的针叶变得短小,呈黄绿色,顶梢 及树冠上部逐渐枯萎死亡调查方法于7月—10月,在寄主林内踏杳,发现寄主树冠中、下部的枝干上有油杉寄生植 株,或出现丛生疯枝甚至死亡,随即设立面积为 0.2hm 2的临时标准地1块,在标准地 内以“五点式”取样法抽取20株标准株,统计被害株率。

2•无根藤 Cassy tha filiforiLifin.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海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及台湾等省区 危害多种阔叶树、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马尾松Pinusmassoniana灌木和草本植 物特征特性多年生, 其外形与冤丝子很相似, 全株呈右旋缠绕寄生,茎线状,为绿色或黄绿色,含 叶绿素,幼茎光滑,无毛侧枝上密被茸毛;叶退化为鳞片,互生,花序穗状,长2cm—4cm, 花小,白色,两性,长不到2mm,能育雄蕊9,分3轮;果实小,球形,直径约7mm,肉质,核 果, 成熟时乳白色、半透明, 内含1 粒种子,种子黑褐色、坚硬,椭圆形广西南宁地区6月一7月开花,果实于10月—12月陆续成熟在南京7月一10月开花由 于受低温影响,在自然条件下果实不能成熟在温室,11月—12月陆续成熟无根藤种子具有坚硬的种皮,子叶两片,肉质肥厚,无胚乳在适宜的温度(25C左右) 和充足的水分条件下, 其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开裂,首先胚根伸出, 随之下胚轴伸长,最初 呈倒“U”型,下胚轴膨大,绿色基部有l条一4条不定根,0.5cm—1.0cm长底部为主根, 不发达,0.2cm 0.5cm长。

不定根上有乳头状突起 似“根毛"随着下胚轴伸长,胚轴 渐变直, 种皮随之脱落,子叶逐渐枯萎,顶芽开始生长在没有寄主或寄主分泌物的情况下, 无根藤种子也能萌发当幼苗生长遇到寄主时,即右旋缠绕,7d—10d后,在其与寄主紧密 接触部位, 首先在茎上出现突起, 然后贴着寄主表面而向边缘隆起, 形成吸盘, 以紧握寄 主, 再从吸盘中央发育吸器, 通过生长逐渐侵入寄主吸器木质部的发育,首先从无根藤皮 层开始,最后与寄主木质部相联, 通过吸器, 无根藤从寄主源源不断地摄取水分和无机盐 类无根藤主要生长在地势开阔, 阳光充足, 气候干热的杂草灌丛地带和海滨沙滩地区, 垂直分布范围在不同地区相异,温度是限制其生长的主要因子无根藤以茎攀延于松枝、针叶,在与寄主接触处产生盘状吸器插入寄主组织获取生活 物质寄主被寄生部位形成膨大的肿瘤,导致幼小植株死亡被严重寄生的树木也往往生长 不良、衰弱、产生落叶、枯梢严重时松针大量枯死,其上的无藤根也随之逐渐枯萎,互相 交织成团、呈鸟窝状调查方法于无根藤花期,在寄主林内通过踏杳、目测或借助望远镜,对林木进行观察 发现林木被寄生部位有膨大的肿瘤,或生长不良、落叶、枯梢甚至死亡, 随即设立面积为0.2hm2的临时标准地1块,在标准地内以“棋盘式”取样法抽取20株标准株, 统计被害株率。

3.金钟藤 Merremia boisiana (Gagnep.) V.OoS tstr.国外分布于越南、老挝和印度尼西亚国内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和广东危害草地、 灌木和松树Pinus、桉树Eucalyptuq相思树Acacia confusa、荷木Schima spp.等高大 乔木以及竹子Bamboo特征特性为多年生缠绕大藤本茎圆柱形,平滑或有细纵纹,无毛,长10m以上,幼茎稍中空, 有时呈暗紫色,折之有白色乳汁叶纸质,叶片宽大健壮,类似番薯叶,近圆形,偶为卵形, 顶端渐尖或骤尖,基部心形,全缘,两面无毛,叶片最宽处26cm—27cm ;侧脉7对一10 对,与中脉在叶背面突起,幼时常呈浅紫红色;叶柄长4cm—12cm,幼时呈暗紫色花序 腋生,为多花伞房状聚伞花序,有时为复伞房状聚伞花序,总花梗粗壮,长6cm—17cm,无 毛;花梗长lcm—2cm,被疏毛,果时伸长增粗;苞片小,狭三角形,长1 mm—2mm,密被锈 黄色短柔毛,早落;萼片5枚,长7mm—8mm,外侧的卵形,被短柔毛,内侧的近圆形,无 毛;花冠黄色,宽漏斗状或钟状,长1.5cm—2cm蒴果圆锥状球形,长1cm—】.2cm,无毛, 果皮薄革质,4瓣裂;种子三棱状宽卵形,长约5mm,沿棱密被糠粃状毛。

花期11月—翌年 春季1882年在海南澄迈发现金钟藤,上世纪70年代传入广东金钟藤生长速度非常快,一 周可以长1m—2m,1a可以长4 Om 一50皿,生命力极强其根茎非常粗壮,5a的根茎直径 就有几十厘米繁殖不用种子,长叶的地方一落地就可以生根,很快就能覆盖大片林地主 要分布在山谷山窝、疏林、林缘、次生杂木林及灌草丛中,近山顶处亦有发生,最高处达海 拔360m左右该藤刚发生时,只是个别藤条缠绕于其它植物上,后期则连片繁殖、生长茂 盛,层层叠叠交织形成1层10cm—30cm厚的藤网,覆盖在草地、灌木和桉树等高大乔木上, 远看尤如一张巨大的绿网罩,被其缠绕的树木很快便会死亡调查方法于11月—翌年春季,在林内踏查,重点是位于山谷山窝、疏林、林缘、次生杂木林及 灌草丛,发现有金钟藤发生,设立面积为0・2hm2的临时标准地1块,在其中随机抽取20株 标准株,统计被害株率4.葛藤 Pueraria lobata (Willd.) 国外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和美国国内分布于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华北和东 北等地区,而以东南和西南各地最多危害所有林木特征特性葛藤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块根肥厚,富含淀粉,全株有黄色长硬毛。

茎长10余米, 常铺于地面或缠于它物而向上生长叶片长15cm—30cm,为互生3片,长满硬毛;荚果扁 平,长5cm_10cm,宽约1cm;总状花序腋生,长20cm,附着着金黄色的硬毛,花蓝紫色或 紫色,花萼钟状,荚果条形,扁平;种子长椭圆形,红褐色葛藤属我国的本土物种,是一种半木本的豆科藤蔓类植物,具有惊人的蔓延力和繁殖力, 可以大面积地覆盖树木和地面其半木质的蔓藤可以长达10m 30m,匍匐地面甚至可达百 米其根部重达数公斤并可深入地下1m—5m深主要通过缠绕和覆盖林木,绞缢枝干及阻 碍阳光,造成树木无法制造和输送养分,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幼树、大树的 死亡,还通过大面积繁殖生长,与其他植物抢占水分、养分、空间,迅速建立起单优生物群 落葛藤多生于丘陵地区的坡地上或疏林中,分布海拔高度约300m—1500m处葛藤喜温暖 湿润的气候,喜生于阳光充足的阳坡常生长在草坡灌丛、疏林地及林缘等处,攀附于灌木 或树上的生长最为茂盛对土壤适应性广,除排水不良的粘土外,山坡、荒谷、砾石地、石 缝都可生长,而以湿润和排水通畅的土壤为宜耐酸性强,土壤pH值4.5左右时仍能生长 耐旱,年降水量500mm 以上的地区可以生长。

耐寒,在寒冷地区,越冬时地上部冻死,但地 下部仍可越冬,第2年春季再生调查方法参照金钟藤调查方法第二节 外来林业有害植物的监测调查外来林业有害植物一般指从国外传入,且在传入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 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传入地生态环境,损害其生物多样性的植物在林业上,比较严 重的外来有害植物有薇甘菊、加拿大一枝黄花、紫茎泽兰、飞机草和日本菟丝子 1.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H.B .Kunth国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 亚新几内亚、太平洋诸岛屿、毛里求斯、澳大利亚、中南美洲各国和美国国内分布于广东、 广西、海南、云南、香港和澳门危害天然次生林、人工林6m—8m以下的几乎所有树种特征特性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茎细长,匍匐或攀缘,多分枝,平滑至具多柔毛;茎圆柱状, 有时管状,具棱;叶薄,淡绿色,卵心形或戟形,渐尖;叶柄细长,通常被毛,基部具环状 物,有时其形成狭长的近膜质的托叶;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冠白色,细长管状长1.5mm— 1.7mm,喉部钟状,隆起1mm,具长小齿,弯曲;瘦果黑色,长1.7mm,表面分散有粒状突起 物;冠毛鲜时白色。

薇甘菊是一种喜光好湿的植物,生长的地区年平均温度均在21C以上,在其适生地攀 援缠绕于乔灌木植物,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寄主死亡在 广州、深圳和珠海等地区,薇甘菊多发生在居民区附近的洼地、沟地、路旁、被破坏的林地 边缘、荒弃农田、疏于管理的果园、水库和沟渠或河道两侧在山地多出现在低洼山谷,对 灌草丛、灌丛和新植林危害较大而在光照条件较差的林内生长不旺盛此外,在海拔较高 的地方,薇甘菊生长不良在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特别易于生长薇甘菊于20世纪初在香港出现,20世纪70年代传入台湾,1984年在深圳发现,2008 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也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薇甘菊主要危害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尤其对一些郁闭度小的林分危害最为严 重危害严重的乔木树种有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 血桐Macaranga tanarius、紫 薇 Cercis racemosa、山牡荆 Vitex quinata、小叶榕 Ficus benjamina;危害严重的 灌木树种有马缨丹Lantanacamara、酸藤果Embelialaeta、白花酸藤果Embeliaribes、 梅叶冬青 Ilexasprella,盐肤木Rhus chin。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