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 ? 学习目标1 .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并能用符号正确表示三角形2 .能够正确地按角将三角形进行分类3 .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利用其进行计算4 .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概念,会用量角器、三角尺等 工具画三角形 知识点1 .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做“^ABC”读作“三角形ABC"三角形基本元素(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2 .性质: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只有把最长的一条线段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作比较3 .按角进行分类:锐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小于 90° )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90 0 )(记作Rtz^ABC)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 90 0 )4 .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角平分线定义: 在三角形中, 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 这个角的定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就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定义 : 在三角形中, 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高线定义: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 定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重要性质: 1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2 中线平分与它相交的边3 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并且都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4 三种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且其所在直线都交于一点高线是顶点到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 所以垂足有可能在边的延长线上5.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于高除以 2★同高等底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三角形的 中线 把三角形 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1.2 定义与命题? 学习目标1. 了解定义、命题的意义2. 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3. 会在简单情况下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4. 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知识点1. 定义: 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例如: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注意:定义的常用叙述方式有“……叫做……” ”……叫……””……是……”等定义是严密的,通常有以上几种判断动词2. 命题: 一般地,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注意: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了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或者说作出了肯定或否定的判断3. 命题的构成——条件与结论命题由 条件 和 结论 两部分组成, 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种命题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部分为条件, “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注意:有一些命题的叙述,其条件和结论并不那么分明,我们可以先把它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再找其条件和结论4.真命题和假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举反例:举一个例子,若符合该命题的条件,而不符合该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叫做反例,这种方法称为举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举一个反例即可★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即命题一定要对某件事情下结论,不管这个结论是对还是错1.3 证明? 学习目标1. 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2. 知道证明的过程及书写格式3. 会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4. 知道三角形的外角及外角的性质? 知识点1. 证明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往往需要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包括推论) ,一步步推得结论成立,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2. 三角形的外角及外角的性质外角 :由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延长线和另一条相邻的边组成的角叫该三角形的外角3. 重要结论:A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D.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04. 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格式( 1 )按题意画出图形 2 )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 3 )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注意: 1. 有些题目已经画好图形,写好已知和求证,这是只要写出“证明”一步即可2.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 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 添加辅助线的过程要写入证明中,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1.4 全等三角形+1.5 三角形全等的判断1. 全等三角形定义: 1 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全等用符号“应”表示,读做“全等于“2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形称为全等三角形;3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能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边边”或“ SSS”) ;2 有一个角和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 “边角边”或“ SAS” ) ;3 有两个角和这个两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 “角边角”或“ ASA ”) ;4 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 “角角边”或“ AAS ” ) ;5 HL ( Rt △) ; (两 Rt △三角形一条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则两三角形全等)定义:垂直于平分线: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1.6 尺规作图 作法:例题1下面三种说法:①两个能够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②全等三角形 的形状和大小相同;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 3 个B 、 2 个 C 、 1 个 D 、 0 个例题 2 若三角形的周长为17, 且三边长都是正整数, 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多少个?例题3 如图,AD)±BC /1=/2 , /C=65 ,求/ BAC的度数例题4如图,已知:△ ABC中,BD> CE分别是△ ABC的两条角平分线,相交于 点1)当 / ABC=60 , /ACB=80 时,求 / BOC勺度数;(2)当/A=40°时,求/ BOC勺度数;(3)当/A=x时,求/ BOC勺度数(用含x代数式表示)例题5 已知△ ABC中,AC=5cm中线AD把△ ABC分成两个小三角形,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周长的差是2cm,你能求出AB的长吗?例题6如图,把两根钢条AA,, BB,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 内槽宽的卡钳只要测量出 A B,的长就知道内槽AB的宽请说明理由例题7 一块三角形玻璃不小心摔成如图三片只需带上其中的一片,玻璃店的师傅就能重新配一块与原来相同的三角形玻璃。
你知道应带哪一片碎玻璃吗?请说明理由例题8 如图,点P是/BAC的平分线上的一点,PB±AB, PCIAG若PC=3cm 则点P到AB的距离是多少?例题9 1.已知4人口国z\CBE贝U结论:①AF=CE②/1 = /2③BE=CF④AE=CF 正确的个数是()(B) 2 个(C) 3 个(D) 4个(A) 1 个例题10如图,要说明△ ABMZXACE还需增加两个什么条件?例题11已知/和线段a,用直尺和圆规作△ ABC,使/A =/, /B例题12 如图,已知AB=DC AD=BC说出下列判断成立的理由:(1) △AB"ACDA(2) /B=/ DBD例题13 如图,△ ABC中,AD垂直平分 BC,H是AD上一点,连接 BH,CH.(1)AD平分/ BAC吗?为什么?(2)你能找出几堆相等的角?请把它们写出来(不需写理由) 例题14如图,把大小为4X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别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例如图①,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