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与欧洲的地形》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课标和教学建议的要求,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学习亚洲的地形特征,并由此掌握分析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进而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法来学习欧洲地形的特点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坚定不移地开展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发现其次,在课堂教学中严格按照“先老师引方法,再学生用方法”的思路展开教学活动最后,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1、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认真讨论、合作、交流、探究、总结和归纳等方法来完成学习2、以地图教学贯穿始末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都引导学生读图、用图,析图、辩图、比图的方法,据图总结、依图问答,充分体现地图在地理课中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建立地理空间分析概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3、运用多样的、灵活发的小标题设为教学的小环节,引导学生来完成学习的内容,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想一想”、“做一做”、“比一比”、“归纳”、“考考你”等活动环节的设计,开展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并得出结论的方法,之后学以致用地去学习和理解欧洲地形特点,交给了学生学习的多种方法,留给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课内外延伸课前要求学生收集相关图片,课堂上大量展示,课后鼓励学生多联系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扩大知识面,认识到地理不仅有用,而且有趣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片图等,掌握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2) 记住亚洲和欧洲的主要地形区及分布2、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总结出分析亚洲地形特征的步骤和方法2)用分析亚洲地形特征的步骤和方法归纳欧洲的地形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两洲地形学习,引导学生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三、教学重点:学会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来学习和掌握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四、教学难点:通过对亚洲地形特征描述,总结出分析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从而在阅读资料和图的基础上,分析欧洲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特征掌握分析一个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合作交流法、总结归纳法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亚洲雄风》,并伴有亚洲地形的各种图片展示,如:青藏高原、天山、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长江、黄河等的图片景观的展播,让学生对我们生活的亚洲,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感知我们亚洲的山脉很高,很雄伟,大江大河气势磅礴等,加之首歌曲雄壮有力。
给学生以振奋、积极、乐观向上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入到《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的学习谈话】:同学们从视频里看到了亚洲很多典型地形,真是丰富多彩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亚洲和欧洲地形的学习课件展示】:“学习目标”1.知道亚洲、欧洲的地形特征2.记住亚洲、欧洲的主要地形区3.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总结出分析亚洲地形特征的步骤和方法4 .用分析亚洲地形特征的步骤和方法归纳欧洲的地形特点课前预习检测】让一名同学提问,其余同学回答的方式进行检测二)自主学习:亚洲的地形1、阅读课本P5,结合图1—1在图中找到并标注: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等主要地形区2、填空:查找课本,填出亚洲的基础知识见学案)(三)释疑点拨【问题一】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你能从其呈现的不同颜色,初步判断出亚洲地势哪里高哪里低吗?为什么?(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展示,让学生从感观上初步理解得出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地然后进一步探究,并证实问题二】1、你能以最快的速度说出亚洲地势高的地区,有哪些地形区?它们分布在亚洲的什么位置?(说明:此处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说找到的地形区,教师则根据学生说的先后顺序,一一在图上所在地形区的位置点击鼠标,等学生说完,教师做相关知识的介绍。
2、那亚洲地势低的地区又有哪些地形区呢?(方法同上)【问题三】通过地形剖面图看亚洲的地势特点:观察亚洲地形图,如果想全面看到地势高低变化的总趋势,需通过地势剖面图看高低起伏说明:教师提供亚洲地形图,通过学生观察,去发现和一步一步证实亚洲地势特征归纳】:亚洲地势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说明:让学生自己来小结并归纳亚洲地势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来学习欧洲的地势特征)【过渡】:那欧洲的地势特征如何呢?【问题】:你能借鉴学习亚洲地势特征的方法来了解欧洲地势特征吗?(二)欧洲地势特征:【自主学习】:请借鉴学习亚洲地势特征的方法来了解欧洲地势特征可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这个环节重在于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学习亚洲地势的方法来学欧洲地势,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空间,学生的方法不一,教师做指导和点评,并及时鼓励做的好的小组和学生读图分析】:欧洲地势特征(说明: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了欧洲地形图,帮助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意在培养他们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并通过他们的分析得出:欧洲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过渡】:亚洲和欧洲的地势特点是不一样的,那他们在各自的大洲内又是怎样的特点呢?下面,我们来比较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差异(完成学案“任务三”) 任务三:做P6第2题 填表对比分析亚欧两洲的主要地形差异。
比较内容亚 洲欧 洲平均海拔高度 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相对高度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主要地形类型 地形分布特点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学生讨论后,找出亚洲及欧洲的地形差异,然后通过PPT展示答案,最后让学生提出疑惑,师生解惑)【过渡】:在学习了亚洲和欧洲地形的基础上,同学们知道亚洲东侧、东南侧有特色地形区——弧形群岛引入“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探讨并得出结论过渡】:欧洲也像亚洲一样,有特色地形吗?通过带领学生阅读PPT上的材料,从而知道,欧洲也有特色地形——冰川地形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亚洲及欧洲的地形特征及亚洲和欧洲地形的比较,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四)课堂检测: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选择题”、“读图和填图”来完成五)课后拓展请大家查询资料,看看近几年来在亚欧大陆的东侧、东南侧地区,有哪些国家或地区遭受了地震或火山的危害六)、板书设计:亚洲和欧洲的地形一、亚洲地势特征:1、地势中部高,西周低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4、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弧形群岛二、欧洲地形特征:1、地势平坦,南北高,中间低。
2、地面起伏不大相对高差小3、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较低4、冰川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