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的工艺规程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1KB
约5页
文档ID:452090632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的工艺规程_第1页
1/5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的工艺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中频感应电炉的修炉、烘炉及熔炼铸铁的工艺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中频感应电炉•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还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 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 本的可能性.ATL/JB001-010/01-2008铸造用金属原材料;ATL/JB001-011/01-2008铸造用辅助原材料;3修炉3.1修炉准备3.1.1修炉用原材料的规格按表1选用表1 修炉用原材料及规格名称规格用途玻璃丝布S =0.1mm铺炉底,炉衬石英砂SO2>99%炉衬材料硼酸H3BO3>=99.5%炉衬粘结剂水玻璃M=2.20-2.50炉领粘结剂钢坩埚模S =6mm8mm打制坩埚石棉布1000mm*1000*3mm铺炉底,炉衬3.1.2炉衬的材料配比按表2执行.表2 炉衬的材料配比名称规格加入量%大修炉小修炉石英砂6/8201510/20202040/702020100/20020202702025硼酸H3BO3>=99.5%1.5-1.8 最佳 1.62.0水玻璃M=2.2-2.5适量适量水2.03.1.3混制时依次加入石英砂,硼酸,加适量水,手工翻混10分一15分钟.3.1.4混制炉领用材料时,采用手工方法混制,水玻璃加入量以手攒不沾手 ,打结不反浆,能紧实,经充分翻搅,保证均匀.3.1.5混制时各种原材料定量应准确.3.1.6对熔炉进行全面检查,水管不应堵塞或渗漏,联接部部件不应松动,不正常的部位应 修复.3.1.7整个线圈应进行通电冲击实验.3.1.8修炉用的各种工具应准备齐全.3.2修炉3.2.1打炉前先铺一层玻璃丝布,炉底和炉壁都要铺严,同样再铺一层石棉布,然后打炉。

3.2.2打炉时先打炉底,一次加足混好的沙子,厚度为240mm,用捣固机打10分钟,也可用 手工舂实,两种方法均要保证舂实后的高度为 200mm3.2.3打好炉底后放下坩埚模,先将坩埚模上铁锈,飞刺清理干净,吊入炉内坩埚模应位于 炉子中心部位,与四周等距,偏差小于土 10mm.3.2.4炉壁部分捣打,每次投砂厚度为60mm—80mm然后用捣固机捣打,打至沙子不再下 沉为止,逐层进行加砂-捣打,一直打到与炉盖板平齐3.2.5炉领用手工方法-木榔头锤击紧实.炉嘴修,U?字成形,以利于铁水流出而且铁水集 中不分散4烘炉4.1烘炉分四个阶段进行,总时间为8小时,a) 加料:加满待熔炼材质的回收料或按比例加入新料,加料时要小心不要擦刮炉壁和 重度砸击炉底b) 烘炉:小电流送电,把料加热到暗红色,持续 2-3小时C)熔化:烘炉完毕加大电流,使炉料熔化并且续料,一直熔化到铁水满炉,整个过 程需3小时d)高温浇结:继续升温,铁水温度升至1500度,保温2小时.4.2每次新修炉,必须连续熔炼两炉以上铁水方可停炉,以保证炉体彻底烘干和烧结层厚 度4.3新浇结的炉衬严禁用大块金属炉料碰撞炉壁,保证炉衬完好.5熔炼5.1熔炼准备.5.1.1各种原材料应符合 ATL/JB001-010/01-2008的规定.5.1.2所用原材料及工具应准备齐全,并保持干燥.回收料应纯净,无泥砂,积雪和冰块.5.1.3送电前检查水冷系统,管道应通畅,工作正常.5.1.4装料前仔细检查炉衬情况,由炉长决定是否装料.5.1.5炉前操作者按所负职责检查完毕,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5.2通用熔炼工艺5.2.1化学成分按要求执行。

5.2.2按配料单配料,定量应准确.5.2.3装料顺序按本规程“ 5.3条规定进行.5.2.4熔化过程中应经常捅料,炉料应装得密实.不蓬料,熔化迅速.5.2.5炉料全部熔化后,清除炉口处的渣子,测温高于1400度,取样分析化学成分.5.2.6根据化验结果调整化学成分.待加入的合金全部熔化后再取样分析化学成分.5.2.7化学成分调整合格后,测温达到材质出炉温度要求时出炉.5.2.8铁水倒满浇包后,爬去铁水表面的渣子,加入覆盖剂.5.2.9包内取成品样.5.3各材质的专用熔炼工艺5.3.1 HT200装料顺序为:生铁一部分回炉料一废钢-硅铁一锰铁.5.3.2 QT500-7装料顺序为:生铁一废钢一硅铁一锰铁.5.3.3 AT05装料顺序为:回炉料一低碳铬铁-高碳铬铁一废钢-镍板一锰铁.5.3.4 AT49装料顺序为:回炉料一低碳铬铁-高碳铬铁一废钢一锰铁-钼铁-铜板-镍板. 6安全6.1操作者必须穿戴各种劳保用品.6.2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3各种原材料应摆放整齐,炉台上不准堆放杂物.本标准下发之日起,原相关标准作废编制:审核:批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