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6.50KB
约29页
文档ID:451857136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_第1页
1/29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时间:2004-02-14 10:42:08 | [<<] [>>]【题 名】:喷灌工程技术规范[副题名】:【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主编[标准号】:GBJ85-85[代替标准】:[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日期】:1985年12月1日[实施日期】:1986年7月1日[标准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文号】:计标[ 1985] 2034号[批准文件】:关于发布《喷灌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计标]1985] 2034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建委、建设厅)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单位:根据原国家经委基本建设办公室(83)经基设字第12号通知的要求,由水电部会同有 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J85-85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本规范由水利电力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部负责岀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日[全 文】:编制说明《喷灌工程技术规范》是根据原国家经委基本建设办公室( 83)经基设字12号函,由我部指派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部(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武 汉水利电力学院会同廿六个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深入到二十多个省、市,对一百多处喷灌工程作了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近十年来喷灌科研和生产实践的成果与经验;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 和国外先进标准;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召开了四个专题讨论会 和技术鉴定会;与有关国家标准的归口单位就技术内容进行了协调;征求意见稿完成后, 寄发三百多个单位与个人,并委托喷灌面积较大的七个省、市的水利主管部门分别召开了 座谈会,比较广泛地听取了意见;有的省还结合喷灌工程按规范要求进行了试设计和在施 工中试用;最后,召开了全国审查会议,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本规范分九章、二十五节、一百二十六条和三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喷灌工 程总体设计、喷灌技术参数、管道水力计算、设备选择与工程设施、工程施工、设备安装、 管道水压试验及工程验收等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若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 处,请将具体意见和参考资料函寄:北京市西外花园村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部, 以供规范修订时参考水利电力部一九八五年九月主要符号灌溉制度m 设计灌水定额,流量指数Y 壤容重h――计划湿润层深度,喷洒水深△ h ——喷洒水深的平均离差3 1――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重量百分比)3 2――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重量百分比)T――设计灌水周期,时间W――日需水量,管道放水量流量、速度与加速度Q――喷灌系统设计流量,流量q 喷头流量q s 1000米长管道实际渗水量[q S]―― 1000米长管道允许渗水量v 道流速a 水锤波传播速度g——重力加速度压力、水头及其损失P max 最大表压力h p――喷头工作压力水头H——喷灌系统设计水头Hz——自压喷灌支管首端的设计水头hf――管道沿程水头损失h j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h fz――支管沿程水头损失h jz 支管局部水头损失h 'fz ――多喷头支管沿程水头损失几何特征d――喷头主喷嘴直径,管内径S 喷洒面积Z d 典型喷点的地面高程Z s 水源水面高程Z z――支管首端的地面高程h s――竖管高度L――管长D g 管公称内径D——管平均外径e mtn ――管最小壁厚数、系数与指数n 喷洒水利用系数C u——喷灌均匀系数n――测点数,同时工作的喷头数f 摩阻系数b――管径指数F――多口系数N――喷头或孔口数X ――多孔支管首孔位置系数z ――局部阻力系数K t――塑料管材温度修正系数K s 管道渗水系数其 他R――喷头射程T s——关阀历时b ――塑料管瞬时爆破环向应力t 试验温度第一章 总 贝U第1. 0. 1条 喷灌工程建设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水利设施,节省能源,开展综合利用,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全 适用。

第1. 0. 2条 本规范适用于农业、林业、牧业及园林绿地喷灌工程的设计、施工、 安装及验收第1. 0. 3条喷灌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 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第二章喷灌工程总体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 1 . 1条 喷灌工程的总体设计应根据灌区地形、土壤、气象、水文与水文地质、 作物种植以及社会经济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2. 1 . 2条 喷灌工程的总体设计应符合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应与排水、道路、林 带、供电等系统以及居民点的规划相结合第2. 1 . 3条 喷灌工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采用一种或多种系统喷灌系统类型 应考虑以下因素进行综合比较确定:一、 水源类型及位置;二、 灌区面积、地块形状及分布;三、 地形;四、 作物种类;五、 经济条件及劳力状况;六、 能源条件和设备、材料供应状况;七、 生产管理体制及技术力量;八、 综合利用要求第二节水源分析计算第2. 2 . 1条 喷灌工程总体设计必须对水源水量进行分析计算对于由已建成的水利 工程供水的喷灌系统,应根据工程原设计和运用情况,确定设计年供水流量对于新建水源 工程,其供水流量应根据水源类型和勘测资料进行计算确定。

第2. 2 . 2条 当喷灌水源为河川径流时,水源水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计算:一、 具有较长系列的径流资料时,应通过频率计算推求符合设计频率的年径流量及其年 内分配、灌水临界期平均流量二、 径流资料较少时,应通过相关分析的方法插补延长径流资料,再进行频率计算推求 上述径流特征值三、 无实测资料时,可选择参证站,通过换算、内插或径流系数法等推求径流系列也可参照地区性水文手册或图集,结合调查资料推求径流特征值第2. 2 . 3条 当喷灌水源为当地地面径流时,可参照地区性水文手册或图集,结合调 查资料,确定设计频率的年径流量第2. 2 . 4条 当喷灌水源为地下水时,水源水量应根据已有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本区 域地下水开采条件,并通过对邻近机井出水情况的调查确定对于无水文地质资料的地区, 应打勘探井并经抽水试验确定水源水量第2. 2 . 5条 喷灌工程总体设计必须进行水源水量和喷灌用水量的平衡计算当水源 的天然来水过程不能满足喷灌用水要求时,应建蓄水工程第2. 2 . 6条喷灌水质应符合现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第三章喷灌技术参数第3 . 0 . 1条 喷灌设计保证率应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一般不应低于 85%第3 .0 . 2条 设计灌水定额和设计灌水周期应根据当地试验资料确定。

在缺乏试验资料的地区,可按照邻近地区的喷灌或地面灌的试验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确定日需水量,按下列公式计算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1m= 100Th( B 1—B2 —— (3 . 0 . 2-1)nmT=——n ( 3 . 0 . 2-2)W式中 m——设计灌水定额(毫米);T――设计灌水周期(日);Y——土壤容重(公斤/立方厘米);h――计划湿润层深度(厘米);3 1――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重量百分比);3 2――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重量百分比);n 喷洒水利用系数;W 日需水量,mm/d,取灌水临界期的平均日需水量第3. 0. 3条 喷洒水利用系数,有条件时宜实测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气候条 件在下列数值范围内选取:风速低于3. 4米/秒,n= 0. 8〜0. 9;风速为3. 4〜5. 4米/秒,n= 0. 7〜0 . 8注:湿润地区取大值,干旱地区取小值第3. 0. 4条 设计风速应采用灌区主要作物关键需水期设计日喷灌时间内平均风速的 多年平均值设计风向应采用灌区主要作物关键需水期设计日喷灌时间内的主风向;当不存在主风向 时,应按风向多变设计注:应将相差180的两种风向作为等效风向进行统计。

第3. 0. 5条 喷灌均匀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hC u= 1 ( 3. 0. 5)h式中 C u——喷灌均匀系数;h ――喷洒水深的平均值(毫米);△ h――喷洒水深的平均离差(毫米) 第3. 0. 6条 喷洒水深的平均值和喷河水深的平均离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当测点所代表的面积相等时:h —— X ft, 6II如览二L霞心、当测点所代表的面积不等时:(3. 0. 6-1)式中 h i――某测点的喷洒水深(毫米);S i ――某测点所代表的面积(平方米); n――测点数第3. 0. 7条 在设计风速下,喷灌均匀系数不应低于 75%,但对行喷式喷灌系统,不应低于85%第3. 0. 8条 对于定喷式喷灌系统,如使用PY 1系列喷头,喷头组合间距可按表3. 0. 8确定喷头组合间距 表3. 0. 8设计风速丨 组 合 间 距I T 1(米/秒) 丨垂直风向 丨平行风向 I1 1111 1110. 3 〜1 . 6 |R I1 . 3R1. 6〜3. 4I (1 〜0. 8 )RI (1 . 3 〜1 . 1 )R3. 4 〜5 . 4 |(0 . 8 〜0 . 6 )R(1. 1〜1)R注:①R为喷头射程;② 在每一档风速中可按内插法取值;③ 在风向多变而采用等间距组合时,应选用垂直风向栏的数值;④ 表中风速是指地面以上 10米高处的风速。

第3. 0. 9条 喷灌系统的设计喷灌强度不得大于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对于定喷式喷 灌系统,不同质地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可按表 3. 0. 9-1确定当地面坡度大于 5%时,允许喷灌强度应按表3. 0. 9-2进行折减各类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 表3 . 0 . 9-11 土壤1类另「1允许喷灌强度(mm/h )11砂1 ―土 丨120砂镶土 丨15壤土 丨12壤粘土 丨10粘土 丨8注:有良好覆盖时,表中数值可提高 20%坡地允许喷灌强度降低值 表3. 0 . 9-211地面坡度(%)1 11 11允许喷灌强度降低(%)1I 5〜81| 209〜12| 4013 〜20| 60> 20I 75第3. 0. 10条 喷灌的雾化指标应根据喷头工作压力水头和主喷嘴直径的比值确定,对于主喷嘴为圆形且不带碎水装置的喷头,设计雾化指标应符合表 3. 0. 10的要求雾化指标 表3. 0 . 101种 类1 11 1I h p / d 值11 1蔬菜及花卉1| 4000〜50001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果树| 3000〜40001牧草、饲料作物、草坪及绿化林木1| 2000〜30001注:①h p为喷头工作压力水头;②d为喷头主喷嘴直径。

第3. 0.11条 设计日净喷时间宜符合下列规定: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不宜少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