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管理之电梯管理制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180495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设备管理之电梯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特种设备管理之电梯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特种设备管理之电梯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特种设备管理之电梯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特种设备管理之电梯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种设备管理之电梯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管理之电梯管理制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架构图2电梯三角钥匙管理规范2电梯定期维修保养制度3机房管理制度5紧急救援操作章程7特种设备管理组织架构单位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主管副总经理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安监部统一协调各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负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取证工作。各使用部门负责人或指定专人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检测、维修、保养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现场管理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电梯检验规范规定,和电梯安全运行相关的电梯钥匙,应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严格管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预防非指定管理人员对电梯钥匙的错误操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引起电梯重要零

2、配件被盗等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需做到如下几点:一、在任何情况下应做好电梯钥匙使用和交接登记制度,并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保证做到正确使用,特别要预防电梯钥匙的丢失及误操作。以防电梯零配件丢失,设备损坏,安全事故的发生等。二、电梯钥匙的使用保管必须专人负责,电梯钥匙使用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得随意使用。因工作需要使用时应做好记录。三、保管人员不得将电梯钥匙外借和赠与其他无关人员。四、电梯钥匙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交回管理部门,并放回原处。 五、电梯钥匙包括:厅门三角钥匙、轿内检修钥匙、首层开、关电梯电气钥匙、机房钥匙。 六、使用厅门三角钥匙时应注意:1、必须由电梯维修保养专业人员使用,其它人禁止使用;2、

3、当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时,应看清电梯是否停在本层,以防踏空;上轿顶前先打急停开关,后把电梯置检修位置,确认后方可上轿顶。3、紧急救援时必须先切断电梯控制电源,确认好轿厢位置后再使用厅门钥匙进行救援作业。七、电梯的首层电气钥匙(包括操纵盘钥匙)应由专人管理使用(如有司机,应交电梯司机保管),按规定开、关梯。八、上述电梯钥匙必须严格掌管,不得随意乱放,若钥匙丢失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钥匙丢失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造成危害。现场管理制度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电梯类)(需上墙悬挂)一、应对机房的电器和机械设备做定期的巡视检查,清理轿厢机房卫生检查司机交接班记录。二、应至少每日按照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

4、梯进行一次维护保养。三、每月对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和电控部分进行详细检查,更换各种易损部件。四、每季度对重要的机械部件和电器设备进行详细检查,调整和修复以下内容:曳引机注油、导轨打蜡、油杯注油、更换门导靴、轿厢导靴衬板、更换破损烧蚀的安全开关和继电器等。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技术检验,确定电梯运行状态及不安全因素,制定整改计划(更换曳引机、清洗导轨工作面、控制柜除在检修安全回路、更换磨损和不可靠机械电器部件)。六、根据电梯性能和使用频率,可在三至五年内进行一次全面的大修(清洁曳引机、更换摩擦片、检修控制柜、更换钢丝绳、做平衡系数实验等)。七、电梯长时间停用或发生火灾、地震、水淹等情况应做好纤细

5、记录并报请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八、建立电梯运行记录并详细填写对故障及原因尤其是安全部件安全装置维修及调整后的数据记录在案。为日后的维修保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现场管理制度日常检查制度(电梯类)(需上墙悬挂) 1、每天观察电梯的运行情况(上下运行、换速、开门、平层等)。每日机房巡视时,必须检查曳引机各传动部位状况。 2、检查电动机和曳引机减速箱油位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控制柜、配电柜及其他电气设备的端子,有无松动烧坏现象。 3、检查断路器、接触器各触点有无打火、拉弧现象。 4、检查各接地点是否符合要求。 5、检查限速器工作运行情况,及时加油。各内选、外选按钮工作情况,是否灵敏。 6、

6、检查安全保护装置的各种安装参数和动作试验状态是否符合标准。 7、检查轿厢照明和风扇。各指示灯,更换损坏的部件。 8、检查消防梯的消防功能。 9、每月检查导靴及靴衬。检查井道位置传感器等。 10、每月检查轿顶检修开关及上、下强迫缓速开关。检查并调整钢丝绳张力。 11、每月清洁机房、清扫轿顶及底坑卫生。检查缓冲器油位及复位情况。 12、每月检查井道随行电缆。检查平衡链悬挂及转动情况。 13、每月检查厅轿门相关尺寸,并作相应的调整。 14、每月检查及调整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及制动器闸瓦工作状况。 15、每月清洁地坎滑道卫生及杂质,使房门和轿厢门无阻塞。 16、每月检查、调整开关门机构及上、下端站的换速、

7、限位开关,使其位置正确,功能可靠。电梯整机性能的调整检查,必须有记录,并存档。现场管理制度机房的安全管理制度(电梯类) 电梯机房值班人员,在公司电梯管理员的领导下工作。电梯管理员负责制定电梯机房的管理制度。机房值班人员严格执行电梯机房管理制度。1、每周对机房进行一次全面清洁,保证机房和设备表面无明显灰尘。2、机房内除必备的工具、设施外不得堆放其它杂物,禁放易燃易爆品。机房及通道内不得住人。3、保证机房通风良好,风口有防雨措施、机房内悬挂温度计、机房温度保持在540。4、保证机房照明良好,消防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盘车、开闸工具挂于显眼外。5、机房应保持清洁干燥,做好防水、防潮工作。与水箱、蒸气

8、有可靠隔离。并不安装水、气类供暖设施。6、机房门窗应完好并上锁,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小动物进入。7、电梯机房只允许维修保养人员进入维修保养,非机房工作人员不准进入机房,必须进入时应经过经部门领导同意,在机房人员的陪同下进入.8、电梯困人救援规程和本规定及各种警示牌应清晰并挂于显眼处。9、按规定定期对机房内设施和设备进行维修保养。10、电梯长期不使用时,应将电梯总电源断开。每天巡视机房,发现达不到上述规定的要求,应及时处理。现场管理制度故障及常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电梯类)(需上墙悬挂)故障或事故现象处理措施曳引式电梯停梯困人有机房电梯方法步骤:1、 首先断开电梯主开关,以避免在救援过程中突然恢复供

9、电而导致意外的发生。2、通过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或其它通讯方式与被困乘客保持通话,安抚被困乘客。3、若确认有乘客受伤或有可能有乘客会受伤等情况,则应立即同时通报120急救中心,以使急救中心做出相应行动。4、确定轿厢的具体位置。5、轿厢若在开门区(平层位置),则直接开门放人。6、若在非门区(1)维保人员到机房进行松闸盘车作业(通常为松抱闸、盘车)。(2)盘车至轿厢到达平层位置,开门放人。无机房电梯方法步骤:1、2、3、4、5同上6、若在非门区(1)维保人员进行紧急松闸救援。(2)调整轿厢到达平层位置,开门放人。液压电梯停梯困人方法步骤:1、2、3、4、5同上。6、若在非门区(1)机房应急救援人员可“

10、点动”按压泵站“泄压按钮”,或用“加压杆”通过手动泵加压,观察压力表变化,并通过对讲机与层门处应急救援人员联络。(2) 轿厢缓慢下行或上至平层区,释放被困人员。特种设备应急预案流程图值班领导唐军宁:13468663976孙金本:13488192933安全部门值班领导王亚军 :13384993932 乔 斌:13572286687企业主要领导蔡生早:13720761808应急救援队伍人员电梯:杨东(13720589096) 张明(13379516370)锅炉:孙金本(13488192933)设备管理部门技术人员电梯:应鹰(13072920826) 付宏(13772007106)锅炉:宋荣奎(15

11、529226890)当地质监部门监察人员 王宝强:88330079人员救治工程抢险划定警戒应急恢复现场清理现场调查善后处理应急总结培训教育预防措施内部处理上报材料目击者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为加强对电梯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单位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本预案的适用范围本单位目前有XX台电梯在用,为我单位重点设备。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公司使用的电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

12、包括:电梯困人故障;由于剪切、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由于触电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其它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按国家或行业、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立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救援指挥部)。指挥长由总经理担任;副指挥长由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设立现场救援组,由各工程部组人员兼职组成。组长由由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担任,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在指挥长到达现场之前,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三、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一)指挥部职责、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

13、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二)现场指挥长的主要职责:、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三)副指挥长的职责: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现场救援组的职责:

14、抢救现场伤员;抢救现场物资;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四、应急联络机构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系电话-地址:-XX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联系电话: -地址:-XX市消防大队 联系电话: 地址: - XX市XX派出所 联系电话:- 地址:-五、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一)培训按计划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1)每年的1月份进行一次培训;(2)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主要培训以下内容:困人解救、井道内作业、轿顶作业、底坑作业、厅层作业、机房作业、更换和割短钢丝绳、扶梯桁架作业、施工用电常识、坠落保护、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事故报警、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二)演练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经过有效的培训,公司按照本预案要求,每年的1月份组织开展一次事故应急演练。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六、事故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