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务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174992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事务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事务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事务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事务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事务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事务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事务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5月底最新工作计划总结类社会事务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2011年,社会事务在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明确职责,严格管理,推动民间组织有序健康发展我区现有社会团体43家(2011年新成立登记6家),其中行业性社团12家、专业性社团3家、学术性社团11家、联合性社团1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68家(2011年新成立登记4家),其中教育类37家、卫生类6家、科技类15家、劳动类1家、民政类10家。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和省、市民政厅、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及区委区政府的有关精神,今年我局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严格管理,抓好以行业协会为

2、重点的年度年检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今年我局一年一次的年度年检工作将对行业性社会团体等以加强财务管理,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安全生产为重点的监管。无论是哪个单位主管的,都一律要求提供完整的年检材料。从4月上旬我局发出年度检查通知至今,全区41家社会团体应参加年检的37家(今年新批2家不需参加年检)社会团体中有7家已提供审计报告书,有4家由主管单位提供“财务管理规范,无需审计”的内部财务管理证明书。经年检,评定为合格的34家、注销的3家、年检率达100%;6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被评定为合格的45个、基本合格的13家、注销登记3家、撤销登记3家。(二)明确职责,建立和完善以主管单位为主的管理机制。我

3、国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目前实行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机关双重管理,为此从今年开始切实要求各业务主管单位切实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条“民政部门要履行依法登记,依法监管,年检年审,对违法问题给予行政处罚等职责;业务主管部门要履行业务活动、财务管理清算、遵纪守法、年检初审等职责,督促自己管辖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规定报送年度检查材料。”之规定明确职责,共同管理好我区的民间组织。(三)规范财务管理,促进社会团体健康发展。为规范我区各类社会团体的财务管理,积极做好企业减负工作,更好地推动社团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财政

4、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纠风办关于规范社会团体收费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07167号)和省民政厅、财政厅、物价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财务管理的通知(浙民民2011175号)等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就加强我区社会团体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监督检查等内容进行规范。二、以生态区创建为契机,全面推进殡葬管理工作2011年是生态区创建和落实区政府三年殡葬管理工作目标的关键之年,为此今年的殡葬管理工作主要围绕生态区建设和全面推行生态葬法,遏制乱建坟墓、建大墓,以及公路沿线坟墓治理为重点而开展工作。至此,各项殡葬工作

5、都有新的突破。(一)殡葬改革工作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按照生态区建设目标责任分解方案,以我局为责任单位组织实施的,一是“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达90%;二是生态葬法覆盖90%的村,这两项指标能否达到,不仅直接影响到生态区创建能否成功,而且也是深化殡葬改革,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此,区委、区政府及局领导都十分重视殡葬管理工作,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陈瑞商多次过问,并于2011年5月21日在我局上报区殡葬改革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专报信息上作重要批示,副区长雷勇军也深入乡镇、街道指导“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工作,区民政局管兴标局长和郑林土副局长4月至5

6、月份先后多次带领殡葬执法人员到碧湖、丽新、太平、高溪、岩泉、白云、双黄、大港头、老竹等重点区域、重点村具体指导、监督乡镇、街道落实坟墓专项整治和生态墓地建设工作。(二)宣传发动有声有色坟墓治理的最佳时期是清明节前后两三个月时间,我区从1999年开始坚持每年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月活动,今年的宣传发动形式多样化。一是3月23日至4月10日组织宣传车,深入社区、农村开展文明祭祀,全面推行生态葬法和“三沿五区”坟墓整治通告等内容的广播宣传;二是有针对性地在重点区域和重点村及公路沿线醒目位置悬挂横幅70条;三是印发关于生态墓地建设和“三沿五区”坟墓整治的通告300份、宣传资料1000份张贴到社区、农村的每个

7、角度;四是殡葬执法大队组织人员对公路沿线应治理的1007穴坟墓逐一进行登记并张贴责令限期治理坟墓的通知,从3月下旬至4月中旬全区形成立体的宣传发动态势。(三)生态墓地建设稳步推进根据我区农村多数村级组织经济比较薄弱,居住相对分散等实际情况,我局从2007年开始调整以往村村建生态墓地方案,改为在公路沿线、开发区、风景旅游区周边村及人口相对集中的大村建设生态墓地,来覆盖周边村的方式推行生态葬法。按照各村的实际情况和各乡镇、街道的申请,2011年已完成全区344个村的分类工作,第一类是75个村列入生态墓地建设村,2011年区政府又投入建设资金40万元,现全区已完成30个村建设生态墓地的任务,这30个

8、示范性生态墓地已初具规模,基本解决了骨灰安葬有去处的问题,为全面推广生态墓法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类是138个村列入生态葬法覆盖村。第三类是104个山区村列入暂缓建设生态墓实行山崖葬的村(山崖葬是指:我市如我区碧湖镇原联合片、大港头北埠、峰源乡、黄村乡等山区村,实行不立墓碑、不留坟头,在山体挖坑、山崖挖洞将骨灰深埋不占土地的传统葬法,被省民政厅命名为“山崖葬”在全省推广)。第四类是27个交通不便,未实行遗体火化的山区村按照规定执行土葬改革。按这个分类方案实施到位,全区生态葬法覆盖率达92%的村。(四)殡葬管理考核制度得到落实建立区政府对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对村、社区的考核制度,2008年3月3日

9、区政府雷勇军副区长代表区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殡葬管理目标考核责任书,多数乡镇、街道已将责任分解到村、到人,全区344村,村村有一名殡葬管理工作协管员(联络员),特别是仙渡乡把殡葬管理工作列入每个村的村规民约,而且与每个村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受民政局的委托殡葬管理所也与各生态墓地和骨灰骨存放处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五)殡葬执法监督检查制度逐步完善2011年已基本形成领导重点督促检查、执法人员经常性检查的制度。如副区长雷勇军、民政局管兴标局长和郑林土副局长等多次到白云、岩泉、碧湖、高溪、太平等乡镇、街道指导和督促开展坟墓整治、生态墓地建设、文明殡葬工作。殡葬管理所已开始起动实施对乱建坟墓、丧事中

10、的扰民行为、坟碑石料加工点、乐队等突击殡葬违规问题的监督管理,随着执法大队的建立和人力、物力投入的增加,还将逐步加大监管力度。2011年实施行政处罚2列罚款5万元,发书面责令改政通知1020份,并加强了330国道、50、53省道沿线及碧湖、白云、岩泉、联城、太平等重点区域的殡葬监管和巡查力度。特别是在11月至12月初配合区政府创生态区考核验收工作中,我们组织人员对公路沿线的近500座坟墓进行重点整治。三、以人为本,促进殡仪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截止2011年12月20日,殡仪馆共完成火化遗体2321具。2011年,殡仪馆以人为本,加强行风建设,促进殡仪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一)以人为本。殡仪馆的工

11、作性质就是为“人”服务,不仅为“死人”服务也要为“活人”(丧属)服务,为此,2011年殡仪馆:一是对火化炉进行了大修,确保火化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是在骨灰寄存楼前做了骨灰祭拜台,以方便丧属祭拜先人;三是对业务大厅进行了局部调整,以方便群众办理业务,同时在大厅配备了沙发、转椅等,为方便等候办理业务的群众提供休息的场所。(二)加强行风建设。一是工作人员统一着装、身体公开上墙,并佩牌上岗,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以横幅、标语等形式对办事群众进行宣传和提示;三是制作了“不收红包,不受馈赠”承诺牌,公开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公开选购丧葬用品,以降低购买成本和销售价格,实现殡仪馆经济效益和群众利益双赢。(三

12、)抓好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对殡仪馆来说非常重要,每天都要出车接运遗体,每天要火化遗体。车辆、驾驶员、火化车间的安全是全馆工作重中之中,为此,2011年,馆里专门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学习制度,同时举办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以提高干部、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公墓规范化管理截止2011年12月20日,公墓共销售新墓64座,销售收入为94万元,新安葬墓穴共95穴。2011年,公墓管理所围绕墓区安全、墓区绿化、墓区环境、档案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等工作,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推进公墓规范化管理。一是抓墓区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既墓区围墙

13、、卫生设施、安全监控、红外报警察系统等项目的完成和投放使用,又投入10多万元,对围墙项目等主体工程完工后的一些收尾工作,如监控、红外报警察系统的管线外露、墓区的停车场地、行人走的路面等,赶在2011年清明节和全省公墓会议之前进行修整。二是抓墓区绿化管理。公墓的绿化工作,是公墓管理的一项硬指标,也是墓主非常关心的事,2011年由于新墓区的开发,需要种植新的绿化树,因此,公墓管理所在清明节到来之前,结合墓区绿化树种与山土的实际情况,新购了四季桂、塔柏、红花继木等树苗,对旧墓区进行再一次的绿化。另外,对一些已经种植多年,现在是树高枝密,既不美观,也不利于行人行走,存在防火安全隐患的区位绿化树进行全面

14、的修整。三是抓安全宣传工作。在清明节前后,制作一个广播录音带,利用已经建成的墓区广播系统进行循环播音,提示来扫墓的群众应该注意的事项,以此增加清明节到公墓上坟祭祀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制作一定量的标牌、横幅,安装、悬挂在显眼的位置,提醒、警示大家;事先与交警联系,取得他们的持支,确保了清明期间墓区附近的交通畅通,特别是公墓的大路的进出口的畅通。四是抓墓位标示工作。针对很多群众基本上是一年来一次公墓,再加上区墓的发展与变化,每年清明都会有很多人会来到墓区而忘记了先人墓穴的具体位置,因此今年清明节前,公墓在墓区入口处安装了整个墓区的示意图,又在每条通道的出入口张贴了分区图示意图,同时在每个墓区都写明了

15、几区几排,这样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进出,同时有效减轻自身的工作压力。五是抓墓穴档案管理。由于公墓成立比较早,办公设施差,通信不发达,早期的管理也是在摸索与实践当中,没有很多的经验,因此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很多墓穴销售安葬后,档案资料都不全,很多家属的电话与住址都已经更换,有些根本难以联系得上,为此,两年来,公墓努力借用各种机会、用各种方法,想法设法把早期的墓穴档案补全,现在已经将已有的所有档案都输入了电脑,实现了墓穴档案管理自动化,有效的提高了墓位与资料的查找速度,既提高了工作与服务效率,也方便了来访群众。五、依法登记,热情服务,扎实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2011年,婚姻登记处以争创省级规范化婚

16、姻登记处为目标,依法行政,热情服务,扎实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一)依法登记。婚姻登记处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国务院婚姻登记条例和民政部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婚姻登记、补发婚姻登记证和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维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婚姻登记“零差错”,对婚姻登记机关无有效投诉。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认真执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在离婚登记时,严把审核关,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积极维护婚姻当事人的权益,合法提供婚姻状况的法律依据。截止2011年12月20日共办理结婚登记4447对,补办结婚登记863对,离婚登记951对,补办离婚登记48人,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6416人/次,合格率均为100%。(二)热情服务。2011年,婚姻登记处以“办事如办家事、待人如待亲人”为理念,制定婚姻登记员行为礼仪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