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流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0747197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流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的流程如下:1准备工作(1)人员组织成立项目组,任命项目负责和技术负责人、质检人员,根据项目 情况配备作业人员,明确职责分工。(2)软、硬件准备建库需要使用的软件平台、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管 理系统软件;建库需要的硬件设备:计算机、网络、扫描仪、绘图仪等。(3)资料准备建库前项目负责和技术负责应对有关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填 写资料清单。收集的资料包括:任务委托书或合同书建库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相应比例尺图式。调查工作底图、调查表格、影像图、行政及权属代码表、实测数 据、参考资料等。(4)技术准备分析资料、了解用户要求、理解技术规范和标准,

2、确定技术方案, 编制建库技术设计书。对所有项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建库技术流程 的培训。技术交底和培训要有记录和责任人签字。2资料预处理所选择的数据源资料,一般要经过预处理才能用于数字化,预 处理可以消除建库基础资料中的一些模糊或错误的地方,也可标示 出待数字化的内容,以便于数字化处理。预处理的内容包括图面处 理和表格整理,包括图幅接边、图斑闭合处理、填补丢漏的注记、 改正外业调查记录表、登记待返补的图幅等。预处理工作的质量高 低、完善与否,对下一步数字化作业或数据录入工作有直接影响, 应予以充分重视。(1)图面预处理图面预处理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有: 检查相邻图幅的接边情况,保证图形相接、注记一致

3、。 填补不完整的线划,将模糊不清或因模拟形式的局限而中断 的各种线状图形进行加工。例如,被注记符号等压盖而间断的 线划,境界线以双线河、湖泊为界的部分,道路遇居民地中断 部分,均以线划连接,以便作为一条连续完整的线来采集。 标出同一条线上具有不同属性内容线段的分界点等,以便数 字化时赋予不同的属性值。 将不清晰或遗漏的图廓角点标绘清楚,以便于图幅配准。 对图面上的各种注记标示清楚,包括图廓内外各种注记。主 要有文字注记、地类注记、水系注记、道路注记、地形注记、 图廓注记等。 检查图斑界线是否闭合,按背景要素进行闭合处理。 检查等高线是否连接、相接、与水系的关系是否正确等。 将图面预处理中发现的

4、重大问题及处理意见记录在图历簿 中。(2)土地利用表格整理包括碎部面积量算表、基础台帐和各种统计簿的整理、数据项名 称、度量单位的同一、关键字段统计等。3统一模板为了保证成果的质量,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差错,编制统一的图例 板、数据字典、符号库、数据管理目录等。4数据采集在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项目中数据采集的方法一般是扫描矢量 化。直接扫描外业调绘工作底图,然后对扫描图像进行扫描纠正和图 像坐标配准,再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采集。(1)图件扫描与纠正扫描要求:扫描的图件应平整无折痕,无明显变形,扫描分辨率 不低于300dpi,扫描影像清晰,无噪声无明显污点。因此,扫描前 注意图纸的保管和平整处理,对

5、变形大的图纸要重新清绘处理。扫描 后要进行清晰度处理,去除污点。具体步骤:领取要扫描的图件,填写资料领取单;检查图件质量,有 无折痕和变形,记录检查情况(填写图例簿);对有问题的图件进行 处理,并记录处理方法;扫描图件;建立工程目录和扫描文件目录, 将扫描的图像文件拷贝到扫描图像目录下;逐图幅检查扫描的图像是 否变形,进行污点、噪声和清晰度处理,水平纠正处理,对不合格的 图像重新扫描。(2) 图象配准扫描后的影像要进行坐标定位或图像配准到实际坐标才能进行 下一步的采集工作。图像配准的精度要求:内图阔点及公里网点定位 精度0.1mm (图面值),图像配准的步骤:准备图像配准阶段的记录表;对要配准

6、的图像进行 逐格网纠正;检查配准精度;在工程目录下建立图像配准目录,将配 准好的影像存放在此目录下;并在此阶段的记录表上做出标记。所有 图像配准完成后进入下一步。(3) 分幅数字化建立阶段目录和下一级的图幅目录;按照规范和设计书的要求建 立行政界线、权属界线、线状地物、地类界、零星地物、注记要素层 文件,并定义其属性结构;采集时按照行政界线、权属界线(飞地界 线)、线状地物、地类界、零星地物、注记的先后顺序进行,且分别 存放在各自的文件中。对于重合边只采集一次,利用复合编码进行标 记。采集精度要求见建库规范。5数据编辑整理(1) 分幅数字化完成后,作业员对完成数字化图幅的图形要素和注 记进行自

7、检,及时纠正发现的错误。(2) 在对各个数字化图幅的图形要素和注记检查完之后,进行相邻 图幅之间的接边检查。数据接边是指把相邻图幅分割开的同一图形对 象不同部分拼接成一个逻辑上完整的对象,在图形接边的同时要拼接 属性数据,包括线划、属性和注记的接边,保证线划对接、注记一致。 相同比例尺之间的数据接边限差为图面单位的1cm所代表的实地距 离,不同比例尺数据接边时需要根据不同比例尺的接边限差来接边, 在限差内的以大比例尺的图形和属性要素为接边和匹配依据,在限差 外的不接边。6拓扑检查与图斑文件的建立除线状地物外,行政区划、权属区、图斑界线应该完全闭合,都 不允许有悬挂弧段,因此在隐藏线状地物之后显

8、示出的其他拓扑错误 必须全部纠正。(1) 线要素拓扑检查:消除线打折和自相交现象、微短线;分离出不参与构图斑的线状地物,将剩余的线文件线转弧;(3) 拓扑检查消除悬挂弧段。(4) 拓扑处理建立图斑。7属性数据录入属性输入的方法有多种:(1) 可以在空间数据输入完成后,进行属性数据的输入;(2) 可以在空间数据数字化或矢量化的过程中赋值;(3) 人工编辑,使用一些分析方法进行自动赋值。(4) 利用外挂数据库,通过关键字段进行属性挂接。目前土地利用建库都是与外业更新调查同步进行,且在外业调查 时,大多属性数据都记录在工作底图上,表格内记录的内容较少,因 此属性数据的录入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和步骤:(1

9、) 在矢量化空间数据时建立各线要素层和点要素层的的属性结 构;(2) 在矢量化的同时录入点线的属性(3) 对于可以统一赋值的属性,利用命令统一赋值,尽量减少工作 量;(4) 图斑的属性是在拓扑检查和多边形建立后,录入的。各要素属性结构见建库规范。8投影转换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数据投影方式采用 3度分带的高斯投影,其中当行政区域跨过两个3度带时需平移中央 经线,以取得3度分带的高斯投影。如果数据源的投影方式与要求不 吻合,则需要进行投影转换。目前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软件都提供了相应的投影转换程序。9数据综合编辑(1) 数据拼接与分层由于前面的工作都是在分幅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

10、在数据入库之 前,要对整个辖区的所有图幅数据(点、线、面数据)进行拼接,并 按照建库规范的要求形成行政辖区、权属区、地类图斑、线状地物、 零星地物、行政界线、地类界线、注记等层文件。(2) 数据检查与修改为了保证入库数据的正确,入库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数据检查, 以便发现和纠正错误。检查的内容包括图形和属性,检查的方法可采 用屏幕和输出检查图两种方法。10数据库的建立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将经过处理的数据进行入库处 理,建成数据库实体。库体内容包括数据字典、数据索引和分层数据。(1)数据字典和数据索引的生成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库中的各个表的所有属性字段的名称、字段 值、数据描述的定义。建立数

11、据字典的目的是保证数据的规范性、高 效性和可维护性,方便数据管理。数据字典的内容包括土地分类、行政及权属代码、权属性质等。数据索引是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的空间索引,目的是为了提高 数据检索的效率。数据索引可分为图幅索引和行政区索引,以方便对 各个图幅内数据的检索和对各个行政区划单元的数据检索。(2) 数据入库通过入库处理,将分层数据导入到目标数据库中。(3) 数据的融合检查为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进行系统与数据的融合检查。包括数据 正确性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属性相关性检查。11数据库试运行系统功能性测试、稳定性测试。12面积汇总、成果制作与输出进行面积平差并按照规范要求按权属和坐落分别汇总各

12、级土地 分类面积,并核查数据的正确性。编制标准分幅图、乡镇图、县图,编制县、乡、村土地统计台帐。表格及图件格式参照建库规范的要求。13质量检查(1)检查实施质量检查严格按照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执行,严格过程控制,落 实“三检”制度。按照设计书划分的作业阶段,对每个阶段的过程产 品经作业员自检、互检和项目部专检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工序。并如 实填写质量记录。对不合格的产品,限期整改并实施质量跟踪,直至 达到要求。检查内容:原始资料应具有齐全性、现势性、准确性;扫描影像的清晰度检查、角度纠正误差检查;图幅校正精度检查;图形采集精度检查、面状图斑的封闭性检查、相邻图幅的接边 检查、图形拓扑结构及碎片检查

13、;数据属性结构正确性检查;属性录入完整性、正确性、一致性检查;数据库内容正确性、完整性、数据库分层正确性检查、数据字 典的数据项齐全性、正确性检查,投影带检查;数据库功能测试;图例簿的检查、文档资料检查;检查图及成果图件的检查。检查方法:正常检查自检、互检100%,专检随机抽样不低于30% 实际工作量。当抽样检查发现错误较多时,加大抽查数量。检查可采用屏幕检查和输出图件检查。屏幕检查利用系统提供 的图形叠加功能、查询、分析功能、差错纠错功能进行。输出图件检 查可利用输出的成果图与外业调查图对比检查,利用输出的表格与原 始表格对比检查,利用输出的成果图进行实地对照检查。(2)检查记录检查者进行质量检查应及时填写质量检查记录。检查记录的格式见质量体系程序文件SDZY/CX12-J101。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 通知责任人。责任人及时进行修改同时将修改的具体内容进行记录, 备查。质量检查记录的填写要求:内容要齐全,描述要正确。对存在的 问题要及时跟踪验证。(3)检查报告最终成果检查结束,由项目经理或项目总工负责组织编写检查报告,并给出质量评价。检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自检的技术依据、自检的方法、自检的内容、 自检的结果、问题的处理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