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为推进“十四五"时期新乡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依据《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河南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本规划一、立足基础,把握发展新机遇(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市围绕“高成长服务业强市"建设总目标,在规划引领、载体支撑、项目带动、产业转型、扩大开放等方面综合施策,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双双"三二一”结构的历史性跨越,全市货运量、创新平台数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期末增速、存贷款余额期末增速等多项指标居全省第一方阵,5A级景区创建取得历史性突破,多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开通运行,"加快服务业主导产业培育专项行动方案”等多项政策措施保障有力,全市服务业发展质量和环境迈上新台阶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服务业成为推动新乡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拉动投资的主引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2018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2020年达到1368.7亿元,占GDP比重提升到45.4%,较“十二五”末期提高7.3个百分点,领先第二产业0.5个百分点市级服务业重大项目带动有力,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67%,较"十二五”末期的39.2%大幅提高,投资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944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6倍2020年全市完成货运量1.36亿吨、货物周转量360亿吨公里,两项指标均处于豫北第一;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1990.47万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65亿元,分别为“十二五"末年的6.4倍、4.8倍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坚持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发展新兴业态,服务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先后开行"中欧班列(中豫号)""新日韩铁海联运国际班列”,新乡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取得新进展新乡铁公海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多式联运专线运输平台管理体系示范工程入选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业态不断创新,全市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综合购物中心达35个,品牌连锁便利店企业50余家,成功申建5家省级电商示范园区、1家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15家省级电商示范企业,实现县、乡、村三级电商网络全覆盖新乡市南太行创业精神红色旅游景区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宝泉西沟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市新增国家5A级景区1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家、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83家,旅游基础设施和品牌形象明显提升。
平台载体建设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趋势明显,全市12家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2020年完成营业收入124.87亿元,建成区占规划面积57.6%平原现代服务业开发区获批省级服务业开发区新乡市大数据产业园、河南综合信兴物流园等一批服务业专业园区加快发展,新乡现代公铁物流园、新乡货运东站物流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服务业专业园区"新乡市区域物流枢纽""长垣市区域物流枢纽”"原阳县区域物流枢纽""卫辉市物流节点”被省发改委、交通厅认定为区域物流枢纽(节点),全市区域物流枢纽数量全省第一,区域物流枢纽网络加快集聚形成全市各类创新平台数量达953家,其中国家级34家、省级331家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正式获批建设河南省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新乡高新区建成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乡)科技金融中心,为河南省首家全市有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4家,企业融资渠道不断丰富被省金融局确定为区域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试点城市十三五”期间,共发放普惠性科技创新奖励近L5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38.87亿,累计为1267户企业减免法定企业所得税9.72亿元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成功创建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华为新乡云计算数据中心建成投用,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
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全市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机制、旅游景区开发管理制度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地正式揭牌建立了新乡市标准化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新乡片区建设扎实推进二)发展形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全省全市上下正在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乡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疫情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极大挤压我国国际产业分工链上低端环节的发展空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以制造业信息化和服务化为核心特征的现代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引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深度调整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开启,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同时,我国正向高收入国家稳步迈进,将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速构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将会被充分激发,服务业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机遇期从省内环境看,随着“一带一路"、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级战略加速推进,以及国家深入推进太行山旅游业发展,布局大运河文化带、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效应持续显现河南省全面实施"十大战略",加快"1+8"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郑新一体化处于加速推进阶段,区域合作的加强将为新乡市科技创新、商业贸易、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为新乡市在更大范围扩大开放、深化协作、配置资源、借势发展打开新局面从新乡发展来看,"十四五"时期,是全市上下抢抓国省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乡的关键时期新乡市深入推进郑新一体化、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中原农谷、新乡南太行文化旅游带、沿黄生态带等建设,加速打造郑州都市圈次中心城市、豫北区域中心城市和“两地三区一枢纽",加快提升新乡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这些都为全市服务业开放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存在问题“十四五”时期是新乡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服务业发展在规模能级、区域协调、支撑体系、对外拓展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是服务业结构仍需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主导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生活性服务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新兴服务业市场竞争力仍待进一步增强二是服务水平不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比先进地区仍有差距,多数服务业行业规模较小,产业竞争力不强,对外辐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市场主体仍然较少,品牌优势不明显,现代服务业急需的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不足三是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征信体系、标准认证体系、统计监测体系等建设相对滞后,创新创业全链条孵化体系尚不完善,鼓励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氛围尚未形成综合来看,全市服务业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要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立足实际,因势利导,主动作为,实现新乡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把服务业打造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二、明确要求,树立发展新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围绕全市经济总量在全省位次“进五争四"、打造"两地三区一枢纽”总体目标,以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提升全市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增强服务高端制造业升级的支撑能力和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供给能力,努力构建"4+5+3"现代服务业产业新体系,优化"一主一副三带多节点”一体化融合发展新空间,打造省域高活力现代消费城市和服务业扩大开放高地、郑州都市圈高端服务增长极,确保高水平建设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强市。
二)基本原则供给多元,彰显特色立足新乡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满足高品质多样化服务需求,提升生产性S艮务业发展层次,提高生活性5艮务业供给水平,推动新兴服务业融合创新发展,塑造区域服务品牌,打造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新业态发展、新热点培育、新技术应用、新领域拓展,增强发展新动能推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及服务业内部有机融合、协同创新,提升服务能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服务领域改革,提升服务领域开放水平,努力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抢抓先机,加快制度创新和推广复制,增创服务领域开放发展新优势,以高水平开放吸引优质要素资源聚集,拓展服务业发展新空间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瞄准供需矛盾突出、带动力强的重点行业,引导县(市、区)明确服务业重点产业,集中力量破解重点领砌口关键环节的发展难题积极对接郑州都市圈规划布局,推动跨区域合作,促进城乡服务业产业协调发展,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Ξ)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与国际国内市场相对接、与居民需求相适应,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业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发展规模更大"十四五”时期,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和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税收、从业人员规模稳步提升,对全市经济社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逐步将新乡打造成为豫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服务质效更优推动生产性^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能级显著提升;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文化旅游、健康服务、现代商贸、家政服务等高品质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推动新兴服务业融合化多元化创新,信息服务、创意设计、节能环保服务等新技术为引领的新兴服务业逐步壮大;省域高活力现代消费城市和郑州都市圈高端服务增长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创新能级更强服务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升级、融合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创新型头部企业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服务业载体要素资源集聚能力显著增强,服务业创新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开放水平更高服务业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对外开放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新乡特色的服务业品牌,打造省域服务业扩大开放高地。
到2035年,全市服务业规模和能级大幅跃升,服务业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门户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度持续强化,功能完善、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高端服务业产业体系全面建成,产业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明显提升,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能力明显增强,全力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高端服务集聚地,建成现代服务业强市三、联动协同,构筑一体化融合发展新空间坚持轴带提升、极核带动、片区协同、对接周边,统筹推进服务业重点片区建设,大力促进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加快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极化效应,构建”一主一副三带多节点”的空间布局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着力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城市整体服务功能打造高度集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的服务业空间形态,形成区县联动、城乡协调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一)全面提升“一主一副"打造现代服务核心区一主:即中心城区发挥中心城区区位交通、科教文化等基础优势,强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