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031833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施工方案本项目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采用厂拌沥青混凝土、沥 青摊铺机摊铺、振动压路机振碾、轮胎压路机静压的作业方 式。2、施工方法(1)材料粗集料路面集料采用反击式破碎的石料,所有石料均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不含土和杂质,石料坚硬、表面粗糙、洁净。粗集料与沥青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表面层所用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达到 5级,其他情况粘附性不应低于 4级 当粘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应通过掺入适量的消石灰、水泥或 抗剥落剂等措施,提高粘附性等级及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其 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沥青混合料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混合料类型石 料 压 碎 值洛杉矶

2、磨耗表 观 相 对 密吸水 率(%)坚固 性(%)针 片 状 颗 粒水洗法V0.0软石 含量磨光 值(PSV)与沥青粘附(%)损失度含量75mm性上面2028%2.62.01213%1%3%425级层中面2430%2.52.01213%1%5%4级层下面2430%2.52.01215%1%5%4级层细集料沥青面层的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采 用适当级配的机制砂,不能采用天然砂、石屑,严禁采用山 场下脚料。其质量应符合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 求,其规格应符合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规格。沥青混合料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观相对密度坚固性(0.3mm)部分砂当量亚甲蓝值棱角性 2.5 60

3、% 30s集料运输主要依靠社会车辆,已进场的各种材料要分仓堆放,采用宽60cm高150cm的隔墙,做到堆放整齐,界限 清楚,并设立明显标志标牌,标明材料的规格型号产地用途 等详细内容。沥青根据气候分区及交通等级使用要求,沥青采用 A 级 70 号道路石油沥青,各项技术指标见下表。 SBS 聚合物作改性 剂的改性沥青,应采用适宜的生产条件和方法进行,通过试 验确定合理的改性剂量和加工温度,改性剂应分散均匀并达 到一定的细度,各项技术指标见SBS改性石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表。道路石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检验项目技术要求针入度(25C, 100g, 5s)60 80针入度指数PI1.5 +1.0软化点(R

4、&B (C)不小于4660 E动力粘度(Pa s )不小于180延度 10 C. 5cm/min (cm)不小于20延度 15 C 5cm/min ( cm)不小于100含蜡量(蒸馏法)(%不大干2 2闪占(C)不小于260溶解强度(不小于99 5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 0 8/ /、-r孑正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延留延度(10C)不小于6检检验项曰技术、.ill,、.、要求针入度(25C 100g604 *80+1 0针入度指数 PI 1 5软化占(R&B (C)不小46n/ v i lj 八、60C动力粘度(Pa s )不小180延度 10 C 5cm/min不小20,延度 15C 5c

5、m/min,1 z 4 不小,100,含蜡量(蒸馏法)(%不大2-211 亠 1114 八、y M-i)/ y闪占(C)-1 y v- 不小260A J /w、 J 丿溶解度(%不小99 5TFOT质量变化J 11 4不大 0 81 1 1延留针r入度1丿、 不小61彳延留延度不小V/I6密度(15C g/cm3)1 2 J 不小实测iR记录SHRP性能等级PG廿54-22SBS改性石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检验项目技术要求针入度(25C, 100g, 5s)(0.1mm)30 60针入度指数PI0软化点(R&B (C)不小于6060 C动力粘度(Pa.s )不小于135 C动力粘度(Pa.s )不

6、大于3延度 5C, 5cm/min (cm)不小于20闪点(C)不小于230溶解度(%不小于99弹性恢复25C, (%不小于75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C)不大于2.5密度(15 C, g/cm3)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 1.0延留针入度比( %不小于65延留延度(5C) (cm)不小于20SHRP生能等级PG76- 22进场沥青都必须附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并 说明装运数量、货运日期及定货数量等,并对每批次重新进 行取样和检验。其抽检的频率应满足规范要求,使用一个月 前将拟用的沥青、各种集料和矿粉样品送至中心试验室检 验,报送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审批。注意事项:目前在沥青

7、运输中,多米用罐装液态。沥青 到场后通过导油管,导在一个带有凹型加热装置的对接槽 内,再通过沥青泵送入贮油罐进行贮存并保温。沥青在贮藏 罐中贮藏时间一般不会过久。若作长期的贮存,为防止其硬 化,需令其作间断的罐内循环。沥青罐装贮存时,必须确保操作安全,有专人负责。一 定要留有空间以备沥青在罐内热膨胀以及意外渗入少量的 水而导致膨胀而溢灌。当大型贮罐内的沥青需加热时,必须注意要在较长时间 内作间断地加热以防止加热管和由它形成周围的部件局部 过热。对于不同种类的沥青要分别存放,不同的沥青使用在 不同的路段要有明确的记录。矿粉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应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矿 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

8、净。矿粉应洁净、干燥,能自 由地从矿粉仓流出,禁止使用回收矿粉。其质量技术要求见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表。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表观密度 2.5含水量(% 1颗粒范围v 0.6mm (%100v 0.15mm (%90 100v 0.075mm (%75 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v 1塑性指数v 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抗剥落剂当沥青混合料的粘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采用掺抗剥 落剂来改善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抗剥落剂的剂量应通过试 验确定,要求测定抗剥落剂高温稳定性。(2)施工准备 工作面准备:下面层沥青混凝土应在验收合格监理工程 师批准的封层上铺筑,准备铺筑沥青混凝土路段的下承层, 必须

9、安排人员清除浮石屑等杂物,后一层沥青混凝土铺筑时 应在前一层沥青混凝土(或结构物)上浇洒粘层沥青,要严 格控制用油量;施工放样:施工路段必须先恢复中桩,并根据路面设计 宽度设定中线、边线及摊铺机行走导向线,下面层采用钢丝 绳带线的高程控制方法,中面层直接采用浮动基准梁的方式 控制摊铺层的厚度以及平整度。(3)材料试验及配合比 材料选择与准备:在前面已经就材料作了详细的说明, 这里强调取样必须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以保证试验的准确 性。配合比设计:确定矿料级配 选用同一料源的符合设 计、规范要求材料,用各档代表性样品的筛分结果通过试验 确定矿料的组成级配;绘制最大密度曲线并对矿料级配范围 进行优化选

10、择,计算出 13种粗细不同的级配范围,以供 合理选用;马歇尔试验 用马歇尔试验方法结合相关技术指 标,通过密度、空隙率、 VMA VFA的测定,和几种沥青用量 的试验结果,计算出目标配合比;试配的沥青混合料必须在 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 弯曲试验、渗水试验等,确定符合所有的技术指标后,上报 监理工程师;生产配合比设计 通过热料筛分来设计生产配 合比,最后通过试拌,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各项技术指 标的验证,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 设计。验证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4)试验段施工 任何不同配合比和结构的面层开始铺筑前都必须先进行试验,试验段的长度不

11、少于 200m通过试验路段主要是为了验证沥青混合料的生产稳定性及掌握该项目施工的第一 手数据,包括设备拌和能力、摊铺速度、碾压速度及遍数、 碾压温度、松铺系数、机械组合情况等,以达到最合理的施 工组合,用于指导全线的沥青混合料施工,以确保沥青混凝 土面层的质量。试验段摊铺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混凝土配合 比及施工方案进行,根据已往的经验,确定松铺系数,再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试验段摊铺时先在下承层上用红漆标 上若干个点, 分别测得路面摊铺前、 摊铺后及压实后的标高, 并记录施工中的所有有关数据,取得综合结果,并向监理工 程师上报试验段总结报告,确定规模施工的施工方法、施工 工艺和相关参数。(5)

12、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施工 拌和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是整个路面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保证。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与进度,我部采用商 品沥青混凝料,保证了各种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外加剂的投 放,全部生产过程均由控制室电脑控制,步骤如下:将各项 控制数据输入电脑,由装载机将各种规格集料分别装入冷料 仓中,经燃烧筒加热,筛分后进入热料仓。控制计量后进入 搅拌缸中,其他粉料通过两个粉料仓计量填加,干拌510S后再加入沥青,充分拌和后通过动料斗进入贮料仓,等待汽 车运料。沥青拌和站的所有操作要严格遵照安全操作规程。拌和时注意事项: 从料堆和皮带运输机随时目测各种材料的质量和均匀 性,检查泥块及超粒径碎石,

13、检查冷料仓无串料和堵仓现象, 目测混合料的拌和是否均匀、有无花白、粗细离析、油石比 是否合理、结块现象、沥青出厂温度过高,混合料冒棕色的 “烟”或有燃油混入等,发现上述情况的不得使用。质检人员随时注意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加热温度和出厂 温度和外观检查,整个拌和过程中应进行频繁的各种检测试 验,包括对原材和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试验室至少每天 做两次马歇尔试验及抽提试验,以检验稳定度、空隙率、流 值、密度、级配、油石比等指标的波动情况,建立动态的质 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拌和质量;一般的经监理工 程师批准的生产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如有特 殊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进行,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保持相对稳定质检人员随时注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和外观检查,当发 现混合料出现温度变化大、拌和不均、有花白、粗细分离、 结块现象或沥青出厂温度过高,混合料冒棕色的“烟”或有 燃油混入等,该料不得使用。严格控制沥青拌和时间,按照设计规范要求控制。 间歇式拌和设备的筛网规格必须与相应结构层的矿料 规格匹配,最大筛孔要比混合料的最大粒径略大,并考虑连 续级配,使热料仓材料大致均衡,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