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探索有效性作业设计》专题校本培训方案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9.11KB
约6页
文档ID:450193542
《探索有效性作业设计》专题校本培训方案_第1页
1/6

探索有效性作业设计》专题校本培训方案《探索有效性作业设计》专题校本培训方案田林二中教导处培训内容:探索有效性作业设计指导思想: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困惑,就是如何设 计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作业,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作业能符合新课程要 求,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上设计作业.因而,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迫 在眉睫,它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形成个性,点燃 创造思维的火花,我校今年暑期起就把“探索有效作业”作为校本研究 的重点,各教研组将积极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有关作业的专题 研究.培训目标:1、通过有效作业研究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的理想作业,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追 求.2、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设计作业的能力,把设计作业不仅看成巩固知识、矫正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教师的 教学工作更具智慧,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全面落实育人3、通过不断地实践、研究和探索,提出更多有效教学改进的新思路、新举措,更加求真务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 过探索有效性作业的培训I ,使老师既要改变教学观念,又能促进自己的教 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组织形式:集中培训:1'面向全体教师,请专家讲座.2、面向全体教师,各教研组大会交流.分层实践:教导处层面、教研组层面、备课组或学科层面.自主研训:根据自己的学科、班级情况自我探索.培训方式' 方法:1、以新课程理念学习为重点,坚持学习理论与提高实践能力相结 合' 坚持个人探索与集中研讨相补充,坚持开设讲座与组织讨论' 观 摩、交流相促进,坚持参与式培训与研讨式培训相统一,重视加强对专题 研究的学习.2、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教学的实践能力.1)头脑风暴,共同研讨a、教导处设计并制定作业档案袋、题库细则.b、教研组统一作业设计的基本模式及批改方式,研究批改作业的 评价模式c、各备课组各学科集体备课:采用“选择统一一节教案,研讨设 计本节课的作业内容' 类型' 批改形式、评价方式个人探索一一资源共 享一一个性化设计作业”的模式,在教研组内进行人人作业设计,集体 研讨,形成合理、有效的作业模式,再在各班实践,最后进行作业设计 反思 ■2)反复设计作业,改革作业的类型、管理培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对于新课程有关内容的培训,学校采用的是反复设计,研究 沙龙的形式.目的让教师对布置作业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和背景有较充分 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了解做作业的意义.a、 “探索作业研究”:课前备课组先提出设计作业思想,如:作业的内容值得做和完成吗?作业要求清晰吗?作业任务具体吗?学生 知道怎样去完成它吗?课堂教给的方法和教材能被有效地利用吗?这项作业是根 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来安排的吗?作 业的数量和难度恰当 吗?学生有完成作业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吗?等等,然后教研组组织教师集体研究,提出中肯的建议,按照教师设计作 业 自述-教师互论-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点评-教师谈设计体会等步骤.b、 “一节多设(多层、多类),互动式设计作业(师师、师生)”:“确定作业目标一一设计作业内容、类型、管理形式一一进 行 布置说明一一反思调整一一再次布置说明一一再次反思”这六个 环节c、 ”教研组展示作业”,为促进本校各教研组和各学科教师在设 计 作业环节中的交流学习,学校将每学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学生 作业 档案袋)”和编写“备课组和学科练习题库册”教学展示活动,其目的 是“以点带面”辐射到每个教师教学和学生的作业.在培训过程中,学 校将重视优质的作业设计,随时发现优秀教师苗子.3、倡导教师结合专题认真撰写反思、4、实施骨干带动,推动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学校将选择一些有 事业心' 教育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积极为他们创 造 好的成长条件,加快他们的发展,培养一批名师,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 快速成长.5、教师论坛.利用校园网为主阵地将设立教师论坛,探讨教学中 作业设计及作业评价规律,分析教育教学现象,发表教育教学心得,激 发创新思维,提高科研水平.培训过程:第一阶段:理论学习,自主阅读有关作业方面理论书籍,进行摘抄, 写一篇对自己作业设计有帮助的读书体会.第二阶段: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研讨,主要以集体协商,进行同课 节、异设计等形式突破作业有效性的各个小专题.如下面这些小专题:如 作业的理念' 作业的目标及预设' 作业类型' 作业的评价' 作业 进行管 理、作业批改、作业布置的个性特色等.第三阶段:整理有效性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模式,制定有效性作业评 价标准.第四阶段:提升教育教学实效' 理论联系实际,撰写反思,进行整 理' 存档等.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活动一个十分重要的组 成部分,作业作为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和预习未学知识的必要手段,是不可或缺 的,在教育新政下,学生的自习时间、节假日明显多于过去,教师讲课时间 自然要少得多,作业的地位就显得更为重要.如何设计 和处理家庭作业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巩课堂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举措.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了解,发现一些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存在很多问 题,与我们开展的素质教育的目的不相一致,甚至大相径庭,这引起了我们 的注意.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即使我们的课堂都是百分之百的 进行素质教育,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