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009377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8八上嘉兴月考) 下面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历来都认为草书(今草)是汉代张芝始创的,他被后人尊称为“草圣”。B . 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系居左。C .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年男子。D . “囊萤映雪”这个成语中,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的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8八下揭西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当河水正这般

2、畅畅快快的ch chng_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深沟。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qio shu_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xing f xing chng_。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tn wi gun zh_。三、 默写 (共1题;共4分)3. (4分) (2018咸宁) 古诗文默写 (1) 社会、时代都在飞速前进,不会等待任何颓废者和落伍者,正如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说的“_,_。” (2) 水调歌头这首词中,苏轼用来祝福远方的弟弟,现在人们用来祝福亲人平安、爱情美满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_。” (3) 诺葛亮在出师表中,劝

3、谏后主广开纳谏之门、鼓舞士气的句子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 四、 其他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7八下苍南期末)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一视同rn_的。她的点点滴滴,yng_绕着无限哲思,只要你勤于观察,就可以ch_发灵感;只要你善于思考,就可以产生xi_想。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5. (3分) 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_,善射的是小李广_,善行的是神行太保_。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6.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渐行渐远的村庄黄辉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茅

4、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我们幸福栖居在低矮的草房里的情景。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粱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站在窗台上雪白的鸽子熏醉,而我们的欢声笑语又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他覆盖,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我想起了栖居在村庄里的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

5、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噘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枚枚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村庄夜晚的上方

6、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牵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感觉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我疲惫已极,失落了自己纯洁的灵魂。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

7、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我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一个烫手的词,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本文有删改)(1) “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联系全文,“我的思绪”中想到了村庄的哪些情景?请分点简要概括。(2) 第节“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作简要分析。(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

8、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4) 根据全文内容,指出标题“渐行渐远的村庄”的含义,并分析题目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七、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7. (8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2)两小题。九日寄子约 明皇甫汸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注】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黄河 :代指故乡.羁宦 :离家在外地做官。(1) 从首联_ 、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_ 。(2) 本诗蕴含着诗人丰

9、富如情感,请作赏析。8. (22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老人引

10、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南宋康与之昨梦录)【注释】枲:x,麻。(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线词。悉如外人(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此公欲来,能容否( ) 麻枲之属( )(2) 与“入山之大穴”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 . 固国不以山溪

11、之险C . 具答之D . 辍耕之垄上(3) 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5) (甲)(乙)选文为我们描绘了人们怎样的生活图景?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八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2012年11月11日,60名志愿者顶风冒雪走上街头,倡议临街商家,建立一个“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热饮,并为参加此项活动的商家挂上“爱心驿站”的牌子。志愿者还自制了标有“爱心驿站”的位置图,向环卫工人发放,以便

12、他们就近找到“水源”。杯杯热水温暖了环卫工人的胃,更温暖了他们的心。从此,“爱心驿站”四个字成了长春市冬日里最温暖的字眼。一杯热水温暖了一座城市,一颗爱心幸福了一座城市!请拿起你的笔,写下一段话表达你对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志愿者们的敬意。(不少于100字)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7八下邢台月考) 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如下:内容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校园生活或丰富善感的内心世界,提倡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表真意,注意作品的生活气息,突出时代性。立意自定,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2-1、三、 默写 (共1题;共4分)3-1、3-2、3-3、四、 其他 (共1题;共4分)4-1、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5-1、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6-1、6-2、6-3、6-4、七、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7-1、7-2、8-1、8-2、8-3、8-4、8-5、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1、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