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4972596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激励教师忠于职守、积极进取、钻研业务、教书育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规,制定本制度。第二条依据本办法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评定职称、奖惩和进修培训的重要依据。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xxxx初级中学校全体教师,包括代课教师。第二章考核内容第四条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第五条政治思想指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道德修养等。即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教书育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第六条业务水平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即是否有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是否具有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是否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是否掌握和了解所任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的动态。第七条工作态度指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工作积极性、事业心和责任感。对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对教学业务是否勤于探索钻研并精益求精。第八条工作效果指教师的工作实效和贡献。教师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是否做出贡献。第三章考核原则第九条客观性原则。考核要以教师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为考核基础,以事实为依据,以各

3、种量化指标为凭证,坚持实事求是。第十条公正性原则。考核教师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坚持同一标准,不能有亲有疏,宽严不一。第十一条准确性原则。考核工作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根据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作出与其实际表现相符的评价,防止千人一面。考核工作不走过场。第四章考核方法第十二条教师考核是学校规范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成立教师考核工作小组。考核小组由校长担任,成员由副校长、教学处、德育处、级组、科组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教师代表应不少于考核小组人数的30%。第十三条教师考核前,被考核教师要进行自我总结,将年度的成绩和不足写成述职报告,交学校考核小组。第十四条考核小组通过学生座谈、学生问卷调查

4、、教师问卷调查、评议会等形式了解教师情况。第十五条学生座谈会主要考察本班级教师情况,学生代表按学号任意抽调,人数不得不少于本班总人数的20%;学生问卷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师问卷在级组和科组教师中进行。第十六条教师考核结果分为四级:90分以上为优秀,7089分为称职,6069分为基本称职,59分及以下为不称职。第十七条考核小组将各方面考核情况汇总后,作出考核结论。第十八条考核结果要与教师本人见面,并载入教师业务档案。第十九条教师对其考核结论认为严重失实时,可以向主管单位提出申诉,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组织考核小组进行调查、核实。第二十条教师考核工作在学年结束之前进行。第五章教师奖惩第二十一条学校在教师聘任合同期满决定是否续聘或晋升职务时,要以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第二十二条凡在考核中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的可按有关规定晋升工资和申报高一级职称。对不称职的可解聘或高职低聘。解聘教师包括解除岗位职务聘任合同,收回聘书,由学校安排其它工作或限期另谋职业。第二十三条对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的教师,应限期培训、提高,培训后仍不能达到称职要求的,应调离教师岗位或另谋职业。第二十四条经考核确认,对特别优秀、成绩特别显著的教师,每年选送部分代表出国或出境考察、进修。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解释权属于xxxx初级中学校长办公室。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试行。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