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碱的安全(上墙规程制度)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449715887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烧碱的安全(上墙规程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烧碱的安全(上墙规程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烧碱的安全(上墙规程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碱的安全(上墙规程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_烧碱的安全(上墙规程制度)编 制:_审 核:_批 准:_实施日期:_年_月_日烧碱的安全(上墙规程制度) 固体NaOH呈白色颗粒或条状,现常制成小片状。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溶于水、乙醇时或溶 液与酸混和时产生剧热。溶液呈强碱性。有腐蚀性。 我厂用的是30%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 一、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

2、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二、急救措施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l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

3、造成灼伤。 四、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NaOH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五、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 3 页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