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修实践汇报格式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4971559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思修实践汇报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思修实践汇报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思修实践汇报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思修实践汇报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思修实践汇报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思修实践汇报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思修实践汇报格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思修实践汇报格式 社会实践汇报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社会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最终以书面形式陈说出来的实践结果。以下是xx整理的。调查题目:思修有关大学生家庭沟通现实状况的调查汇报调查目标:沟通是家庭和睦的金钥匙。“幸福家庭全部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相同之处于于气氛友好、组员平等、言论民主,做到这些“沟通”是主要一环。家庭也是一个小社会,尤其是几代人一起的生活状态,家庭琐事、误会纠纷、经济往来,方方面面很轻易产生矛盾,老话说“一个锅里吃饭,舌头没有不碰牙的,勺子没有不碰锅沿的”。很多时候是小

2、事,琐碎到生气后冷静下来,想辨辨是非,全部记不清为何。谁全部不想把矛盾激化,那么主动处理问题吧,从沟通开始。可是伴随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环境生活的不停变迁和观念的不停更新改变,很多家庭的沟通方法全部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以至于造成不友好美满甚至家庭破裂的情况。社会的步调日益加紧,家人间相处的时间比早些年少了太多,更不要说和和气气的坐在一起唠家常了。家长和儿女之间的沟通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小的方面讲,两代人的沟通会影响整个家庭的气氛;从大的方面看,两代人的沟通决定着社会的各项工作衔接是否妥当。而现在的情况是,儿女和家长的沟通正越来越少,这也就说明了我们小组调查分析的意义所在,即经过问卷

3、的形式反应大学生家庭沟通的现实状况,经过统计和关联分析,一定程度上得出形成该现实状况的原因及处理方案。调查方法1、调查时间:2021年11月1号2021年11月20号2、行程安排:15号确定调查内容,并制订对应的调查问卷6号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对象的疑难问题作解答715号,开始在上搜集相关资料,和在书店查找相关 文件 1619号搜集,整理并分析数据 20号撰写调查汇报3、研究方法:此次调查的方法为上在线问卷调查问卷的形式能够多个被调查者同时进行,能够节约时间和人力。 能够进行大规模的调查,问卷不需要被调查者口头回复,只需填写答案。可使被调查者更轻易配合调查的工作,降低调查的难度。 这是一个结

4、构化的调查,其问题、提问的次序、答案的方法全部是固定的。而且是一个文字交流,能够避免调查者设问题的和被调查者的看法过于主观性,这么能够取得更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调查的结果便于统计处理和分析 4、研究工具:调查问卷制作软件问卷分析1、此次调查的受访同学有60名,其中女生26个,男生34个,大一新生59个,大二1个。2、有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和家人关系基础理想,有25名同学认为很理想,但极少数反应很不理想,说明年轻一代和家人关系基础友好,但也有少数极端情况。3、在和父母联络频率的数据中,我们发觉靠近二分之一的同学会每七天和家人联络,有17人每两三天一次,有9人会天天联络,有3人表示她们的联络频率

5、会更低。由此看出,大学生和家人联络还是比较频繁的,但也存在部分不怎么联络。4、在和父母不常联络的原因上,她们多数表示是学习生活太忙造成的。说明该给大学生合适减压了。5、有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极少或几乎不和父母吵架,剩下的大全部表示偶然也会有,这说明我们大学生和父母是能够好好相处的。6、当问及在家和学校学校哪里更快乐时,大多数人选择了家,说明我们大学生还是比较恋家而且家庭和睦的。7、再做决定时,几乎全部受访者表示将综合考虑家人和自己的看法,说明我们是对父母保有一定程度的肯定和尊重的。一、单个问题分析:1、Q3请问你认为自己和家人关系是否理想:大多理想,但仍少数很不理想。 受访同学60人,有25名同

6、学认为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很理想,有32名同学认为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基础满意,有3名同学认为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很不理想,说明在现阶段的大学生中,绝大大多数同学对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基础满意,不过也不算尽善尽美,只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很完美,然而,依然有极少部分同学在和家人的相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2、Q5你和父母的联络频率:大多联络较亲密,但少数联络极少甚至不联络。受访同学60人,其中有9名同学会天天和父母联络,有17名同学两三天和父母联络一次,有28名同学每七天和父母联络一次,有3名同学 每个月和父母联络一次,还有3名频率更低,说明当今大学生大部分两三天至六七天和父母联络联络一次,和父母

7、亲密关系通常,有极少数同学和父母亲密度极高,然而依然有一部分同学和父母基础不联络。3、Q6若和父母不常联络。原因:关键因为忙,还有同学因为忘记或以为没有必须或其它原因,极少数认为无法沟通。 60名受访同学和父母不常联络的原因分别是:34名同学认为学习生活太忙,3名同学感到和父母无法沟通,13名同学以为没必须,有12名同学因为忘记,当然,还有13名同有其它原因。以上数听说明了绝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学习太忙而无法和父母联络,不过还是有极少数同学以为和父母无法沟通,大多数大学生还是有和父母主动联络的想法,只是因为多种外界原因而不能达成这个愿望,表明现阶段大学生亲情教育还是存在很多不足。4、Q8你在家和父

8、母吵架的频率是:大多数偶然极少几乎不,少数常常、从不。 在60名受访同学中,2名同学完全不和父母吵架,18名同学几乎不吵架,14名同学极少和父母吵架,23名同学偶然会和父母吵架,3名同学常常会吵,以上数听说明两个极端的同学分布极少,会和父母吵架的同学还是占多数,表明当今大学生,绝大多少和父母家关系挺好的,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和父母之间的小插曲还是常常有的。5、Q10平时做决定以谁的决定为主:大多兼顾父母自己意见。少数只听父母或自己。 60名受访同学中,55名同学平时做决定会综合考虑家人和自己的见解,但有3名同学会只考虑自己,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平时做决定是理智的,然而还是有极少数同学会武断地只顾自己

9、的感受,这份当面的心理教育有待加强。二、交叉关联分析:1、 Q3Q4:和家人关系是否理想和从小和家人是否一起居住的关系由独立性检验K1、3370,有75%以上把握认为相关。说明: 有77%的可能性认为大学生和父母的关系是否理想和其是否从小和父母一起居住相关。因为在现在的社会,有的父母为了养家糊口会远离家乡去挣钱,将孩子交于爷爷奶奶带大,这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孩子和父母相处时间少,自然感情轻易淡化,所以和父母的关系会不太理想。2、Q3Q7和家人关系是否理想和是否独生儿女关系说明: 有60%把握认为大学生和父母的关系是否理想和是否是独生儿女相关,通常独生儿女和家人关系会好些。原因是:一个家里只有一

10、个孩子就能够把整个中心放在这个孩子身上,一旦生了二胎,就会存在溺爱失衡的问题,孩子和父母之间多了隔阂,于是关系自然不融洽。说明:50%的把握认为,和父母联络频率越高,吵架频率越低,联络频率高,说明该大学生在意父母的感受,于是就不易于父母吵架,吵架伤和气,还是意气用事的行为,作为在意家人感受的大学生是不轻易和家人吵架的。三、总结:经过此次调查研究,大学生不缺乏和父母的交流。既然是沟通和交流,当然就是双向的。正确处理和家人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家庭友好,最终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总体情况是:大部分大学生是因为学习太忙而无法和父母联络,不过还是有极少数同学以为和父母无法沟通,大多数大学生还是有和父母

11、主动联络的想法,只是因为多种外界原因而不能达成这个愿望,表明现阶段大学生亲情教育还是存在很多不足。还有平时做决定方面,绝大多数同学平时做决定是理智的,然而还是有极少数同学会武断地只顾自己的感受,这份当面的心理教育有待加强。四、提议及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1常回家看看。不论我们离父母有多远,全部应该常常的回家看看,向父母报平安,让父母看看你,以解她们对你的相思。2帮助父母做家务。既然是大学生就更应该了解父母,知道父母养大我们的不易,做做家务,表现自己的孝顺,让父母窝心。3记得父母的生日。父母生日时学多个好菜,做一桌好饭,送父母个小礼品,让父母知道,在你的心中一直有她们。4常常打个电话回家。假如你不

12、在家,那么不要让父母为你担心,常常打个电话报平安,说说你的近况,她们会很快乐的。5和父母谈谈自己的理想。有空的时候和父母谈谈你的理想,你的理想,还有原因,让父母知道你是一个有理想有理想的人。6解释自己的部分行为。可能自己的部分行为不被父母了解,因此需要解释,这么才不会引发误会。对于父母而言1要用实际合理的言辞,不要夸张事实,也不要损伤儿女的自尊心及降低其对父母的责任感。不要用情绪化的言辞,演变成恶言的争吵,出现关系不可收拾的僵局。2要用清楚详细的言辞,不要模棱两可或含混不清,徒增亲子之间的误解误会。不要说重话,也不要言之无物,前者破坏亲子交谈的气氛,增加相互相谈的火药味,后者促成疲惫轰炸,易失亲子交谈的耐性。3要擅用幽默的表示,言谈轻松风趣,以提升及分享亲子之间谈话的爱好。不要陈词滥调或僵硬粗俗,以免引发儿女心中不悦感受及其缄默无言以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