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思想认识问题(上墙规程制度)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449708477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思想认识问题(上墙规程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思想认识问题(上墙规程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思想认识问题(上墙规程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思想认识问题(上墙规程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_论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思想认识问题(上墙规程制度)编 制:_审 核:_批 准:_实施日期:_年_月_日论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思想认识问题(上墙规程制度) 一、电力安全运作既是企业诸多集约因素的综合反映,也与两个文明建设互为目的 在电力生产第一战线,常听一些基层负责人说:“只要不出事,啥子都好说”。乍听大有一俊遮百丑之嫌,其实这本属明智之见。因为在电力生产中,要真正做到不出事,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切实做到齐抓共管、真抓实干。要想实现安全长周期,绝不能侥幸碰巧;急功近利的表匠术是不能凑效的。况且,没有哪个企业其它工作得过且过,唯有安全指标鹤立鸡群。即一个电力生产企业能保证安全运行,本身就标

2、志着其它工作也卓有成效。自然“其它啥子都好说了”。可见电力安全生产并非是一个纯粹的安全问题,其成效如何?本身就是一个企业生产力水平,科技进步、设备更新、职工素质、管理水平、任能用贤、思想政治工作力度、职工风貌、干群关系、廉政建设和企业文化等诸多集约因素的综合反映。 试想,在电力安全上一旦出了事,设备损坏了,发、供电中断了,还有何经济效益可言呢?一旦出了事,中断向用户送电,社会效益(特别是企业信用和形象等)又从何说起呢?一旦出了事,分析事故时推诿埋怨,职工之间的安定团结能不打折扣吗?如此等等,一旦出了事,的确啥子都不那么好说了。这说明电力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不仅与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同步增长性,而

3、且有互为目的性。假如一个电力企业安全水平低,事故发生频繁,经济效益不好,职工觉得没奔头、没干头,则会人心不稳、士气低落,安全生产与两个文明建设就会形成相互抵偿的恶性性循环。同样,一个企业如果两个文明建设搞得好,安全成效相应也才有前提和后劲。出于安全生产与两个文明建设水平的同步增长,职工会对企业产生自豪感、寄托感和归宿感,也乐于同心同德,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和两个文明建设。 二、电力安全保障体系既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又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一个开放系统要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才能维持其稳定有序的动态平衡。同样,一个电力企业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机器设备等“硬件”系

4、统和管理文化等“软件”系统,也必须不断输入新的活力,才能弥补设备老化,人的安全意识淡化等“负熵流”的抵偿,才能保护电力安全体系的稳定有序的动态平衡。这相当于人每天必须摄入食物、水分和氧气等能量物质,同时也通过分泌排泄系统分泌排出废物才能维持正常生存一样,安全保障体系也必须在安全成因上不断“吐故纳新”,才能确保安全长周期的实现。如果因为一次性投入高或曾经抓安全成绩显著而懈怠的话,则无异于一个人曾吃过一餐饱饭或补充过高级营养,从此就不再吃饭一样荒唐可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电力安全保障体系中,科技进步、设备更新、人财物的重点倾斜、安全意识的增强更新等,亦应象人的呼吸一样一刻不停。反之,假如输入的

5、是与安全成因相悖的“噪音”,必将扰乱安全体系本身的组织能力和有序性。如果安全也幻想靠临时突击、集中打歼灭战解决问题,则无异于拨苗助长;同样,安全状况的长期“营养不良”,又必将酿成更大的不治之症。之所以说电力安全保障同时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是因为对安全作用因素输入输出的结果,不能仅停留在一个凝固的“保”字上,更不能以已有的安全水平为满足,而应在保证动态平稳的安全基点上,不断提高反事故的作用强度,在保的前提下,在能动提高上下功夫。 三、既打设备翻身仗、又重视研究人为失误成因 在电力生产的各类事故中,如何正确运用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减少事故和减轻事故引起的损失,这是电力人在传统安全举措的基础上

6、,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实际上,要研究新的电力安全对策,不能不包括人为失误因素的分析探讨,而研究人为失误又应首先把握事故发生的背景,抓住造成人为失误的诸多屏障。一般说来,电力人为失误事故主要包括习惯性违章,应急失当等。按可靠性工作原理,要有效的减少或避免人为失误事故,特别是临界事故的发生,就应准确把握并揭示人为失误机理,认真研究人为失误事故的行为管理规律。不仅要通过资金投入、科技进步和设备更新等,造就符合职工操作的、安全保险系数高的机器设备,最方便使用的操纵器、最醒目的控制盘等,而且更重要的还旨在确立最佳人机管理状态,安全评价系统,最优化对策等软件保障体系的“可靠性意识文化”。 按目前国际公认

7、的概念,人为失误及可靠性问题含义甚广,泛指系统设备在工作状态下,所要求阶段中和最少时间内由人成功完成任务的概率。据我国学者统计,供水、供电和通讯等行业人为失误事故占80%,可见,探索从可靠性工程、人机工效及管理行为学的广义交叉,是深入研究人为失误的突破口。减少人为失误事故的最应强化的关键点,在于框架体系及安全模式方法的研究实践上,其中包括对人为失误的预测,人体生物节律“危险日”的预警等。也就是说,在新形势下抓安全,不能停留在穷于应付的基点上,应依赖事故文化建设需要诱发社会问题的管理和预警方式更新。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在电力职工中构建适用的安全哲理,宣传鼓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鼓动家庭成员对当

8、班人员间接施加安全影响等。 四、既分清责任、又优化职工心理氛围,杜绝系列事故的连锁反应 由于电力生产是发、供、销一条龙,技术密集且自动化程度高,因协作性强“反应”灵敏而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职工也深知一旦出了事的严重后果,有时一次事故后,会出现接二连三的事故连锁反应,对此我们不能简单斥之为职工缺乏安全责任感。从工程心理学的角度讲,经过事故后,人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增强了,但同时也会引起心理负荷加重,心理疲劳加速,身理不适,随之而来就会出现心理错觉,这也是常说的“神经短路”,使当班人员在心灵上引起紧张的情绪,使之出现事与愿违的误操作、瞎指挥。这种状态在劳动心理学上称之为应急情绪。应急情绪的产生会直接

9、影响人的心理平稳有时还会在职工之间、岗位之间交叉感染。由于设备在首次事故后已经暂时打破了运作平稳、加之人们又有谈“事”色变的心理反应,便很容易导致系列事故的连锁反应。面对事故后的新动向,作为企业决策者和政工干部,既要分清责任,又不要单纯斥责职工。一方面可适度调整有关人员的作息时间和岗位搭配方式,严格操作程序,力争万无一失;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有关职工的心理咨询,使健康心理复位、净化心理氛围,增强职工临场应变能力。使当班职工的劳动目的、动机、态度、过程和自我调节适应能力等达到作业的最优化,以求达到杜绝事故的连锁反应。 五、既抓住重点关键,又不放过次要小节,防止因小失大 近年来

10、,理论界流传着“木桶理论”,它以木桶盛水为例,说明木桶盛水的多少,不是决定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决定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里水盛得多,就要设法取下最短的森板,换上最长的木板。“木桶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注意提高群体因素中最薄弱的环节,借以发挥整体优势。这个理论用于以安全生产第一的电力生产,是很有实践意义的。在电力安全生产中,一旦出现了薄弱环节,就等于木桶上出现了短木板,势必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如某厂曾因老鼠窜入生产现场而造成发电机输出端短路,停机停产损失惨重。从表面上看,这是祸不在人,但是否可以说,在安全生产这个“木桶”上,由于灭鼠这块“板”短了才导致因小失大呢?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11、,电力生产中的事故,总是从薄弱处打开缺口。在抓安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积极向全体职工反复强调,查漏补缺、消除事故隐患,扩大消缺战果,目的在于找出隐藏着的,影响整个安全水准的“短木板”,哪怕仅仅是一颗螺钉的松动、一块绝缘皮的破损,一根接地线的锈蚀,一点小小的跑、冒、滴、漏和一个民工的安全帽等。因为电力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往往青睐的是安全上的“短木板”,而不管你其中的“长木板”有长,一旦出了事,“长木板”也就无能为力了。近来我省五家电力达标企业在安全上纷纷落马,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单位在达标期间没有打硬仗,而是达标前后发生了“短木板”,吃了因小失大的亏。所以在电力安全生产问题上,应始终忧

12、患其“短”,而不是陶醉其“长”,更不能因为达标、先进等“长木板”的存在而自己给自己“吃定心丸”,从此便高枕无忧。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在生产经营决策和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否定优势特色等“长木板”的作用,而是希望短向长靠拢,甚至后来居上。简而言之,短者努力与长者齐头,长者携短并进。这样,电力安全生产将会不断迈上新台阶。 六、既防患于未然,又坚持“放马后炮” 在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指挥调度中,历来十分重视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一点什么时候都是无可厚非的高明之举。同时,我们也不应排斥放“马后炮”。所谓“马后炮”,无非是指事后采取措施,换句话说就是亡羊补牢。一般说来,我们如果只一味消

13、极被动地放马后炮当然不可取,但事故已经成为我们不愿看到的现实以后,认真开好事故分析会,分清责任,举一反三,找出事故诱发的深层原因,这样的“马后炮”不仅要放,而且要放得越响越好。只有通过小题大作,以要震动那些执迷不司者,才能真正吃一堑长一智。 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发现局部轻微小事故便及时来它一炮两炮,不就是对更大事故的“未然”防范吗?上次的“马后炮”,不就成了下一次隐患的“当头炮”、“马前炮”了吗?如果“马后炮”放得及时,有可能发生的事故系列“剧”就没有了舞台。实际上,如果我们只一味抓防患于未然或碍于情面,将小事故悄无声息地放过去,就等于人为制造下一次的事故隐患,谈何防患于未然呢?可以说,我们现

14、行的安全规程都不是坐在书斋里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在众多令人心碎的“马后炮”声中用血的教训写就的。所以,防患于未然与放“马后炮”并举,才是提高电力安全总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七、既重奖直接电力安全功臣,又激励间接“曲突徙薪”者 既然安全生产在电力事业中如此非同小可,那么对那些为设备更新、处理得当、抢险有功者,理所当然要实行重奖,同时对那些间接对安全生产评头品脚者亦应有明确的态度。 汉朝刘向编撰的说苑?权谋篇中说,从前有户人家的灶,烟囱(古称突)是直的,烟囱旁还堆着柴草(古称薪),有人对这家主人说:你这样很容易起火灾,应把烟囱改成曲的,并把柴草搬走(古称之为曲突徙薪),那人家却毫不在意,根本没有理会告

15、诫者。过了几天,那人家果然失火,左邻右舍同来灭火,好几个人在灭火时还受了伤。大火扑灭后,主人特备酒席答谢左邻右舍的帮助。灭火时出了力的人都请到了,受伤最重的焦头烂额者坐了首席。但最初好意提出劝告的那个人却忘记了,因此有人感叹道:“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是上宾”。 其实,在电力生产作业中,许多安全隐患,事前也并非没有丁点儿征兆,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也不会没有像“曲突徙薪”者那样的明白人,如果有关部门偏好报喜不报忧,或表面上洗耳恭听,心里却怪别人杞人忧天,或当面言听计从,事后却抛之九霄云外,或干脆给人以脸色,从此明白人也“难得糊涂”起来。所以为了鼓励人们在安全问题上直言相谏,应该设个“曲突徙薪”类提醒告诫奖,这样既表明有关决策者和安全主管部门对逆耳叫言的欢迎态度,同时通过公开表彰提醒告诫者,使告诫的问题公开化,既能促使领导人采取对策,又能引起全体职工对问题的瞩目,使人们在防微杜渐上多下功夫。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树立适应新情况的安全观,在传统、现实和未来的结合点上去寻求新的对策举措,应成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的课题和工作主线。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