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教案《根和茎》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49650801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教案《根和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教案《根和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教案《根和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教案《根和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教案《根和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教案《根和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根和茎邗江区汊河学校 范芳明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2单元植物的一生中的第3课。本课认识植物的另外两大组成部分:根和茎。 植物的根根据它的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根,认识到所有的根都可以按形状分为这两大类。根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营养物质。本课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能证明植物的根吸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植物的茎根据形态也可以分成几大类,但这儿不要求学生掌握,只要求学生知道虽然他们形态各异,但都是属于植物的茎。茎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养料,所以教材安排了一个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把吸了有颜色的水的植物的茎切开来看看,认识茎的运输功能。 本

2、课可以分成根和茎两大块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根。教材选择了把菠菜和仙人掌的茎作比较。教师为了方便教学,可以不必用胡萝卜和仙人掌,选择别的植物的根进行比较,但必须是两种不同的。课前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挖一些比较小的连根的植物来,然后按形状来分类,从而认识直根和须根。第二部分,茎。教材中例举了几种形态各异的茎,其中有一幅图是仙人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会把仙人掌的茎当成叶子,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补充一些仙人掌茎和叶形状的相关知识,纠正学生以往的错误观点。在证明茎的运输功能的实验中,教师需提前准备一株在红墨水中养过的植物,供学生解剖观察。为了观察得更仔细,教师也可为学生准备放大镜帮助观察。 教学目标: 过

3、程与方法 能通过观察给根分类; 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设计一个证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的实验; 会通过实验观察茎的运输功能。 知识与技能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 知道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营养; 认识形态各异的茎,知道茎的作用是运输养料和水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2教师出示连根拔起的菠菜和仙人掌。 3分别请两个学生向大家介绍这两种植物。 二、认识直根和须根及根的作用 1认识直根和须根。 (1)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棵植物的根,找找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把不同点记录下来,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2)学生观察记录。 (3)汇报观察结果。 (4)教师小结:像菠菜这样,根从茎的下面长出来长长的一根粗粗的,外面长了一些细小的毛,这样的根我们在科学上叫它直根。(板书:直根)像仙人掌这样,在茎下面长出的根有很多,都是差不多粗细的,这样的根在科学上叫须根。(板书:须根)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来的植物的根按直根和须根分为两大类。 (6)各组汇报交流。 【评析】学生在搞清楚了什么是直根、什么是须根以后,再给根分类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教师在小结的时候一定要用形象生动、儿童话的语言来解释直根和须根的区别,帮助学生区别这两种不同的根。 2认识根的作用。 (

5、1)谈话:你们知道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回答。 (3)看多媒体课件介绍根的作用。 (4)学生谈看后的感想。 (5)谈话: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根的确会吸收水分? (6)小组讨论设计。 (7)交流设计方案,提出不足和改进意见。 【评析】根深埋在地下,吸收水分和养料是抽象的,我们无法亲眼观察到这个过程,所以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做成生动形象的动画,帮助学生来理解根的功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认识形态各异的茎及其运输功能 1认识形态各异的茎。 (1)谈话:刚刚我们认识两种不同的根,接下来我们来观察植物的另一个组成部分:茎。 (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课本上面的图片,说说这些植物哪部

6、分是茎,有什么特点。 (3)各组交流。 (4)教师小结:比起根来,植物的茎是形态各异,多种多样。无论什么样子的茎,都是为了适合植物更好地生长。 2认识茎的运输功能。 (1)谈话:不管茎的形态长成什么样,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功能,你们知道茎的作用是什么吗? (2)谈话: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茎的作用呢? (3)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一株养在红墨水中的植物,说明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然后讲解解剖和观察方法。 (5)提问:我们在切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6)学生回答。 (7)学生小组观察记录。 (8)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9)教师小结:形态各异的茎处于植物体的中央部位,它把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

7、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并且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评析】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解剖观察,认识到茎的运输作用。教师要预先准备好充足的供学生研究的材料,还要进行安全教育。这儿教师可以提供放大镜帮助学生观察,让学生体会到体用工具的好处。 四、总结延伸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双色花:取一朵白色的花,把茎的下面分成两半,一半养在红色的水中,一半养在蓝色的水中,观察过了一段时间后,花有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评析】本课有一些知识性的东西,根的分类,根和茎各种的作用等,所以教师在课结束前有必要帮学生理一理。双色花是

8、利用了茎运输的功能,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更深地认识到茎的运输功能。 教学片断赏析 师: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根的确会吸收水分? 生分组讨论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师:都设计好了吗?哪组先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是这样设计的,把一棵连根的植物养在水里,观察水会不会变少。如果水变少了,就说明根是会吸收水分的。 师:思路不错,但是请同学们想一下,如果就这样养在水里,水少掉会不会有其它的原因? 生:水在空气会蒸发,水少掉有可能会是蒸发掉的。 师:说得有道理,那能不能把刚才的实验改进一下呢? 生:可以把植物养在瓶子里,给瓶子盖个盖子。 师把一棵植物全部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瓶子里,然后把盖子盖上,问:是这样吗? 生:不行,这样会闷死的。 师: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在盖子上钻个洞,然后把植物上面的部分露在外面。 师:嗯,这样不错。但是还是会有一点水从缝隙中蒸发掉。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我们可以在水面上倒一薄层油,油不会蒸发,这样就可以保证水不会被蒸发了。大家把刚才的设计方案再完善一下好吗? 各组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