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坪小学发展规划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4950446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树坪小学发展规划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松树坪小学发展规划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松树坪小学发展规划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松树坪小学发展规划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松树坪小学发展规划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松树坪小学发展规划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树坪小学发展规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塘镇松树坪小学发展规划(20122014)为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20122014年学校发展规划。一、背景分析(一)办学现状。学校始建于1958年,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到2011年,义务教育班级6个,在校学生252人;学前班1个,在班幼儿33人。学校在探索与改革中发展壮大,在创新与超越中走向成熟。学校管理连续几年跻身全镇村级学校前三名。(二)办学优势。1、办学条件日趋完善。2005年以来,学校修建了操场、灰池、球场、花池、围墙、校门、水池和全部硬化活动场地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现校园占地面积2860平方米

2、,校舍面积254平方米。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2、 学校自1984年以来被地、县两级民宗局定位“彝汉”双语小学后,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民族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3、师资队伍素质逐步提升。学校有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有一支爱岗敬业、服务优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一级教师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人,专科学历8人,中专1人(在攻读函授专科),代课教师3人(在攻读函授专科),专任教师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0%。(三)面临挑战。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子女随父母外出务工地就读的人数日益增加,学生人数逐年减少,随之而来的就

3、是办学经费减少,按师生比教师数量减少,教师教学负担过重,对学校各方面的发展都带来了新的制约和挑战。三、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一)办学理念。学校确定“外树形象,内树质量”的办学理念,所谓“外树形象”就是从学校硬件设施、校容校貌、规范师生言行举止等入手给社会一种良好的形象,创造良好的办学氛围;“内树质量”就是狠抓教学重量,借“双语”教学的机遇,把学校的教学质量抓上去,办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三风一训和师德八荣八耻”(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校训:文明、守纪、求实、创新文明守纪才能立足于社会,求实创新才能不断地得到自我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学好知识为社会、为人类服

4、务。校风:崇德、立信、合作、明礼“崇德”是人格完善的基本要求、是人生的基础教育、是人成其为人的必要修炼和追求;而在交际中立信,在合作中发展,却是一个维持生机与活力的保证;一个人对礼的把握程度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程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因此明礼对于师生而言就显得比较重要。教风:达仁、守义、勤励、笃学“仁者爱人”就是对人有爱心,有恻隐之心,同情之心。义是衡量人们行为的准则。我们所追寻的理想教育最终归于培养有高尚品格的人,我们摒弃浮华是为了追求教育的本性,我们崇尚勤勉是为了彰显人的本性,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让尊重、理解、关怀与激励构成我们学校学生的独特感受。学风:活泼、自信、勤思、乐学只有学生活

5、泼自信,才会乐学,这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在教学中最难做到的,所以要求学生有积极、乐观的心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适应社会的需求。树立教师“八荣八耻”道德观 以为人师表为荣,以误人子弟为耻; 以爱岗敬业为荣,以得过且过为耻; 以关爱学生为荣,以体罚学生为耻; 以研修创新为荣,以自满守旧为耻; 以决战课堂为荣,以有偿家教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拉帮结派为耻; 以爱护集体为荣,以损公肥私为耻; 以无私奉献为荣,以斤斤计较为耻。(二)办学目标。1、总体目标:建设一支有素质、具有良好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学校办学环境提高到全镇村级学校上等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保持全镇村级学校前四名之列。2、分解目标

6、:(1)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为标准,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目标,以学科带头人建设为核心,以培养教师实践能力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重点,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建设一支师德良好、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让领导放心,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2) 常规管理。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校健康发展,要求教师之间更好地协同合作,最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二是狠抓规章制度的全面落实,使全校师生员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3)学校文化。

7、力争在三年内使校园面貌发生显著转变,加强绿化建设、美化校园,创设洁净、优雅的育人环境,营造浓烈的育人氛围。(4)教育教学。树立“三个质量观”,一是全面质量观,在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特长提升,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升学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升。二是全程质量观,在教学管理上由课堂教学为中心向课前备课、课后作业辅导两头延伸,在教学模式上由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伸延。三是全员质量观,立足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每个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3、具体指标:(1)教育事业:本村的适龄儿童入学率

8、达到100%,并吸纳周边村寨的部分学生就近入学。小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0.2%以内,小学六年级巩固率在95%以上,办学规模7个班。(2)教师队伍:至2014年,专任教师学历100%达标;培养地、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名以上。(3)教育质量:总体成绩跨入全镇村级学校第三名以上。四、战略措施(一)实施“文化发展”战略,丰富办学内涵。1、建设“具有特色”的环境文化。(1)校园文化建设精益求精。进一步规划和完善,提升环境和文化品位;把校训、三风、师德“八荣八耻”呈现在校园的显著位置;布置学校走廊、墙壁上的名言警句;加强校园管理,绿化、美化和净化校园,创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2012年内完成)(2)组织文化

9、建设彰显个性。大力开展班级文化、彝族文化(语言、文字、歌舞)积极培养能歌善舞的学生文艺队参加各级组织的文艺演出,要求全校学生学会彝族舞蹈“达体舞”“乌蒙欢歌”以此为课间集体舞,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建设“民族特色”的校园环境,营造“和谐向上”的人际环境。(二)实施“质量发展”战略,提升办学品质。1、完善教育装备管理。进一步优化装备设施:引进宽带进校园,添置5台微机,优化教学资源,使每个年级教师达到一台;安装一个多媒体教室,每年按学生每人1册计划新添图书册数,把图书室建设好;完善实验仪器设备;加强资产管理。2、提高现代化应用水平。加强现有装备的管理和应用,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加

10、强图书室的应用,拓宽学生的活动渠道;巩固和发展学校所取得的成绩。3、以“敬业、高效”为目标,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一是思想上要有活力。鼓励教师要善于学习,善于钻研,把学校办学理想作为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目标,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使学校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二是工作上要有创新力。实施智慧管理,提升管理智慧;要不断创新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精细各项管理。三是管理上要有执行力,要规范工作程序,明确管理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要严肃组织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四是人际上要有凝聚力。要发挥人格魅力,树立学术权威;要善待他人,多一些服务的意识,多一些奉献的精神,多一些人文的关怀;善于挖掘教师的

11、潜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全校合力。4、以“爱心、敬业”为核心,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一是要借助“十二五”期间小继教的发展机会让教师对职业有一个正确和全面的认识,牢固确立“教育即服务”的思想。二是要服务于家长的“需求”:要把“家长”纳入我们教育的对象,办好家长学校,开展与家长积极有效的沟通,尽量满足家长对子女健康全面成长的需求。三是注意自身的形象、言行,做到仪表端庄,谈吐文明,举止优雅,维护教师良好的公众形象。5、提高学生素质,在多元中全面发展。(1)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一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要提升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感,以“做学生喜欢的班主任”为主题,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研究。二是

12、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利用经典诵读和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整合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2)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以“三个质量观”为指导思想,完善教学“四真”工作,即:真备课、真教学、真作业、真辅导。真正把教学做到“最底层”,即研究学生、教材、课堂。(3)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严格执行教学规范。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各类课程;规范教辅用书征订。二是加强安体卫艺等课程的教学。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

13、教学研究活动,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成立学校各种运动队、歌舞队,并加强训练;加强科学、艺术素质的培养。三是要丰富校园生活。大力实施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活动,丰富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平均每天不少于1小时,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五、强化保障措施1、思想观念的保障。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观、德育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科研观与管理观,从而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实的观念保障。2、管理机制的保障。本着职权清晰、责任明确、组织高效的原则,组建完善各组织机构。将规划目标分解到各组织,目标明确,职权清晰、责任到人。增强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识,推进民主管理进程。3、资金投入的保障。学校加大资金投入,调整经费使用结构,保障教师教研、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艺术活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办学资金,避免资金使用上的无谓浪费与低效。4、环境的保障。学校发展规划的落实、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校所在社会环境的支持。要争取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虚心听取有识之士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力争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三塘镇松树坪小学 (20122014) 学校发展规划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