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语文高二上册期末训练复习7现代文阅读(共 2 小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家文化是一种植根于世代传承的家庭家族文化土壤、体现我们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文化,基本构成包括家训(家教)、家德、家风等,钱氏世家文化也是这些家文化元素的统一体传统家训,整体看是父祖长辈对子孙修身处世、齐家睦族等的教育指导和行为规约,是居家生活的家庭教科书,更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道德传承的重要载体据检索,钱氏世家各个支脉的家谱中,多有家训族规,其中三篇家训是其典型代表一是吴越王钱镂的 武肃王八训(以下简称 八训),这是该家族最早的家训家训总结了当时不少大族家教家风不良致使破家亡家的教训,告诫子孙睦亲齐家、仁和处世、尊祖敬宗等二 是 武肃王遗训I(以下简称 遗训),该家训是钱镂临终前对子孙的嘱托遗训将维护国家统一、使百姓免受干戈之苦的谆谆嘱托,民为邦本的意识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融入家训之中,这在帝王家训中别具特色,为其孙钱弘俶纳土归宋、实现民族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三是前清举人钱文选辑录的 钱氏家训钱氏家训总结钱氏各族家庭教育实践经验,采辑历代先贤治家教子处世的格言警语修订而成,保留了 八训和 遗训的基本教化理念。
这篇家训分为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国家篇,流传甚广,为钱氏后人的人生行为指南家德文化主要以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调适家族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维护家族的稳定和发展从武肃王的家训中,可见其家德文化优良八训列举了江西钟氏养子不训、亡败其家,河中王氏、幽州刘氏兄弟自相鱼肉、构讼破家等家族的沉痛教训,告诫子孙“兄弟如手足”“兄弟相同上下和睦”钱文选辑 钱氏家训之“家庭”篇更强调“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她婢弟兄和睦友爱”这种家德文化对子孙的成人成才起着重要作用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世代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的风气、风尚、风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良好家风一旦形成就能使家人耳濡目染,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约束和激励子弟在家庭生活中继承父祖的良品德和传统钱氏世家极为重视家风培育武肃王 八训和 遗训中都强调,“绍续家风、明礼教,子孙若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破吾家门”“坏我家风,须当鸣鼓而攻”今天的中国,家庭虽然小型化了,但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依然是人们的生活场所和社会基本单位,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情感归宿衡量社会和谐、文明进步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家庭关系是否和睦融洽。
家风败坏、家德缺失、家规无序的家庭,很难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幸福生活唐朝名相张九龄云:“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钱氏家族世代的家训教化、家德培育和优良家风熏陶,为钱氏的人才迭出、文化震续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支撑钱氏家族的精神和文支柱全面梳理、汲取钱氏世家文化的积极成分,有利于促进家庭建设和家风培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家庭这个国家发展、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点”更加牢固摘编自陈延斌 吴越钱氏世家文化及其时代价值)材料二:隋唐以后,朝廷开始推行“科举制”,门阀士族所占据的政治、经济优势被打破了,门阀士族的大部分成员开始向社会底层流动,成为新的寻常百姓家,因此,这些门阀士族积蓄的家文化自然被寻常人家所接续、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寻常人家通过某个时期一两位杰出子孙的光宗耀祖、鼎力门户而显赫一时,为了告诫子孙后代积极上进,也撰写家训、家规,以明确齐家的道理,开创家族的家文化以吴越钱氏为例,吴越王钱镂在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中占据吴越之地,后来钱镂的孙子钱 弘 俶“爱兵恤民”,纳吴越版图于赵宋虽然钱镂、钱弘俶的豪门大户后来散落成了众多的钱氏寻常人家,但这些钱氏后裔在传承祖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新的、独特的家文化。
其文化特色并不以高官厚禄作为成功标准,而以道德、学问、文章、艺术等乐“道”为追求,使得后代子孙中饱学之士层出不穷,成为一道异于其他姓氏家族的靓丽风景线例如宋末元初画家钱选,明代阳明心学主要传承人钱德洪、清初文章泰斗钱谦益、民国国学大师钱穆等民国以后,学风浓厚的钱氏家族的后世子孙,培育出了一百多位国内外的科学院院士,包括大家所熟知的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吴越钱氏独特的崇文重教的家文化,从赵宋开端一直到近代,很好地适应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规则,子孙们多以读书做学问为己任,培养出一批批国家的栋梁之才,令人钦佩和叹服,也为其他姓氏家文化构建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在近现代,经历了近代历次文化运动的冲击,中国的家文化的主动传承与建设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人们对家文化中的家风、家训、家规的记忆日渐模糊但家文化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潜移默化影响,一刻也没有远离蔡元培曾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第一所学校都应该是自己的家庭,要使家庭成为一所合格的、优秀的学校,就必须用优良的家文化作为教学内容要打造优良家文化,传承传统家文化的优秀成分无疑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否则家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要结合现实的国家情势、社会发展,对家文化进行必要的新陈代谢,赋予新时代的新风范;最后,家文化要有效化育家庭成员和后代子孙,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身体力行、积极奉行。
习近平主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因此建设家文化不仅涉及一家一姓的福祉,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摘 编 自 鲁 畅 中 国“文化前世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文化源自家庭家族文化土壤,主要包括家训、家德和家风,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精神风貌B.一个家族的优良的家德文化能够维护这个家族的稳定和发展,自然也就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C.寻常人家的家文化,既是对门阀士族积蓄的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包括自己独立撰写的家训、家规D.吴越钱氏家文化追求道德、学问、文章、艺术等,而不是高官厚禄,这可以为其他姓氏家族家文化的构建提供借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家训、家德相比,钱氏世家更为注重家风的培育,因为家风有利于钱氏家族的繁衍生息B.我们要汲取钱氏世家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为建设和谐家庭服务,而不是不加筛选地全盘接受C.吴越钱氏家族人才辈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这与其崇文重教的家文化密不可分D.尽管中国的家文化受到近代历次文化运动的冲击,但我们不能就此断定家文化已远离实际。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符合钱氏世家文化中“家德文化”的一项是A.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B.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C.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宽厚D.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述了钱氏家文化,但二者侧重点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5)进入新时代,我国为何还要重视家庭建设,重建家文化?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2.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碗羊肉汤金光就在县里准备树立脱贫致富的典型时,长岭乡建起了一个大牧场刘乡长说,这个大牧场完全采用孟加拉式的养殖办法,从新疆、内蒙古和西藏各地购进优质绵羊2000只虽然乡里在农发行贷了 100万元的款,但望着潮水般的羊群,大家心里很踏实:这钱不出两年就可赚回来县委张书记亲自到牧场察看,拍着刘乡长的肩膀说:“不错不错,因地制宜,这才是真正的脱贫项目回到县城,张书记当即打召集开会,谈了到长岭乡察看天然牧场的感受,他要求从县委班子开始,轮流到长岭乡牧场去参观县委办的同志不敢怠慢,连夜排出参观者的顺序:从 6 月 8 日起,当天是常委班子成员,9 日是县政府领导,10日扶贫办,11日县委办,12日县委组织部一直排到了第二年的3 月 19日,把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村组都排上了,要求所有参观单位要认真了解长岭乡的经验,学习他们敢想敢干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提出自己乡、村的脱贫办法,力争在两年之内摘掉全国贫困县的帽子。
接到县委办的通知,刘乡长说,这次县里对长岭乡牧场如此重视,要把长岭乡树为脱贫致富的典型,我们一定不辜负上级的期望,一要把牧场建设得更好,二要搞好接待工作,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乡政府办的同志冷不丁地提出一个问题:一天要接待二十多个人,生活咋安排?这一下难住了刘乡长,牧场远在离乡政府二十多公里的荒山上,参观的人在乡里吃饭不合适,到山上又没有好东西招待,怎么办?刘乡长忽然闪出一个念头他说:“我说个办法,人家领导来参观牧场,这牧场就是养羊,咱们这里啥都缺就是不缺羊,明天领导们来,我们在山上垒两口大铁锅,拣两只大肥羊宰杀,在山上熬两锅羊肉汤,经济又实惠大伙一听,不禁拍手叫绝第二天县委的小车一字型排开,足有二十多辆停在了离长岭牧场五六里的山下路旁,领导们一路风尘来到牧场,大家看到荒岭上建成如此规模的牧场,无不咋舌称赞中午12点,每人一大碗鲜羊肉汤配上两个脆香的烧饼,更让领导们赞不绝口县委张书记端着羊肉汤喝了一口说:“香,这比吃几百几千块的宴席有滋味多了,你们勤俭节约的精神更值得发扬张书记号召,今后无论谁来牧场参观,都只准喝羊肉汤,不准吃酒宴第一批来了,第二批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都对长岭乡牧场特别是那碗羊肉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市扶贫办的领导得知长岭牧场的事,决定到牧场看看这下可慌了刘乡长,他与县委张书记商量了好长时间,询问接待的事宜,张书记最后在中毫不犹豫地指示:仍然用羊肉汤招待市领导来了,他们转圈看了看牧场后表示满意,就是不见大羊群,便问羊呢?刘乡长心慌慌的,说正在联系贷款购买现在资金是个大问题,希望市里能给扶持点中午他们端起羊肉汤时,一位老领导提了个问题:这羊肉是从山下买的,还是在山上杀的?刘乡长忙回话:“这是咱牧场的羊,现宰现熬,鲜得很,鲜得很!”这位领导盯着碗里羊肉和漂在汤里厚厚的一层油,皱起眉头问:“一天能宰几只?”刘乡长忙竖起两根手指:“两只,两只!”领导没有再说话,放下羊肉汤就走了刘乡长等着市扶贫办的答复,但眼看牧场的优质绵羊宰完了,还不见上面的精神于是他沉不住气了,去找县委张书记张书记正在低着头看一份 内参,一行醒目的标题在张书记和刘乡长眼前晃着:参观者一年吃掉一个牧场张书记沮丧地说:“刚才市里来了牧场暂时关闭选 自 最好的小小说)(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描写了长岭乡建牧场,由脱贫致富典型,发展为接待参观者,牧场羊快被吃完的过程,故事情节曲折新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市扶贫办领导对刘乡长他们的做法不满,就是通过老领导表情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C.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特别是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准确巧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D.这篇小说运用典雅凝练,风趣幽默的语言,反映了农村脱贫致富深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艺术感染力强,能引起读者的深思2)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 内参的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3)从牧场关闭原因的角度,谈谈你对小说主旨的理解二.文 言 文 阅 读(共1小题)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人主之言,不可不慎高宗,天子也,即位,谅暗,三年不言卿大夫恐惧,患之高宗乃言曰:“以余一人正四方,余唯恐言之不类也,兹故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无遽者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日:“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与虞戏也周公对且臣闻之天子王戏直王是遂封叔虞于晋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而令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义有辅王室之固荆庄王立三年,不听而好耨”成公贾入谏,王曰:“不毂禁谏者,今子谏,何故?”对曰:“臣非敢谏也,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