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86KB
约27页
文档ID:449146295
2023年倍的认识教学反思_第1页
1/27

2023年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2023年倍的认识教学反思1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是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本单元一共有三个例题,本次课我通过例1让学生用圈一圈、画一画、摆一摆的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在最后用十分钟的时间,通过例2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学生能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多种形式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倍的认识”教学,由于倍的概念教抽象,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的方式导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借助学具操作,使学生明白一个数里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然后根据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方法,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  一、探索新知的内容太紧这个单元有三个例题,看似相近的知识点其实有很大的理解范围,所以一节课通过一个例题的讲解让学生能得到稳固的知识点,对后续的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练习的讲解严谨度不够在讲解教材第53页的涂圆圈提问题环节,不应急于让学生发散思维,而是应该根据题目的要求,严谨的控制在本题当中讲解,让学生理解“18是2的9倍,18是3的6倍”的倍数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数学语言的精炼度还需加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也显得极其重要,因此在本次教学中,不但要养成学生完成任务时自觉举手之外,还要减少繁琐的询问还要将数学信息的语言表达完整准确,“2个为1份,这样的2个1份、2个1份……可以分成几份”等,要给学生明确的引导,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几个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接下的教学中,应该改进的地方是:  一、教学应不拘泥于课本上的例题以及相关的教程PPT,可以从身边和生活入手,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对学生的奖励上,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使学生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学习新知  二、注重方法渗透,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边学边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三、慎重处理课尾课堂结束的几分钟往往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下的时候,因此要在练习上下功夫,多采用互动的形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跃跃欲试,让学生掌握方法,巩固知识,提高计算能力2023年倍的认识教学反思2  成功之处:  倍,对于学生来说时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时,教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例题呈现,理解倍的意义  2、在此基础上,类题呈现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3、归纳领悟,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表达让学生对倍有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倍,对倍感到陌生,对倍的认识而言几乎是一个0的开始因此,我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教学通过小兔子喜欢吃萝卜引导出胡萝卜和红萝卜两个数量之间有比多少的关系,在学生挖掘两者的数量关系后,直入主题,抛出红萝卜有几个2根?让学生说出圈一圈的方法,并让学生上台,动手实践,通过圈一圈让学生一眼就看出了3个2根,那么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科学评价,适时点拨,明确一份是多少,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的几倍,用圈一圈,说一说的方法巩固倍的认识,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发展在操作中经历对倍的认知过程,逐步积累加深对倍的表象建立在类题呈现这一环节中,改变比较量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一直围绕几个几,是几倍,最后让学去发现这一规律接着到改变标准量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强调我们都是与2根胡萝卜比较,请仔细观察,现在把胡萝卜变成了几根?让学生感知标准量已经开始变化,在老师质疑的时候,为什么一下是2倍,一下是3倍呢?学生很快就会领悟比较的标准变了,倍数也就发生了变化,我觉得这是处理得比较好的环节,在这节课中,动手摆一摆。

有部分环节处理得不是很好,例如:学生上台展示都是增加小棒根数的,没有减少小棒根数的,如果在教师下去指导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找出有代表性的小组上台发言,教师结合孩子的发言,顺势的让学生感知可以连线增加小棒根数或者连续减小棒根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标准不变,比较量在变化,倍数也会发生变化这是学生思维不断爬坡的过程  不足之处:  本节课中,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准确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日后补过也难以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一定注意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2023年倍的认识教学反思3  “倍”在小学数学中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概念,但它又是一个很难教的概念随着教材的改编,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今天应该如何教“倍”?其原因是,在新教材的编排中,“倍”的教学提前了,也就是由原来的“乘法─除法─倍”的教学顺序,改变为“乘法─倍─除法”,对乘法意义理解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正确理解“倍”的含义因此,我们在教“倍的认识”时首先要关注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下面就“倍的认识”教学谈谈我们的教学建议  (一)正确掌握乘法的意义是学生正确理解“倍”的基础  从“倍”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学生主要是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与“倍”相关的乘法知识来理解“倍”。

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获取对“倍”的认识是属于概念同化概念同化是以学生的间接经验为基础的,同化过程的开端是从已有知识经验引出的理性认识因此,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取概念,要求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与新概念相关的知识比较丰富,所掌握的概念能形成系统从学生学习“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学“倍”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定义概念,采用“2个3也可以说成3的2倍”,揭示“倍”的本质属性,给出了新的名称“倍”;(2)概念同化,学生利用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和新概念“倍”建立联系,使新概念“倍”和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得到融会贯通;(3)强化对“倍”的认识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给出“倍”的定义以前,学生对“几个几”的认识必须十分清楚为此我们在给“倍”下定义以前,要充分利用情境图使学生感悟到图中存在着丰富的“几个几”,而且还要使学生会用“几个几”来表述,再用“几个几”来比较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是在复习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也是在帮助学生用“几个几”来描述各种数量的多少因此,这样教学设计不但在为学习“倍”打好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学习了“倍”以后,用“倍”来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做准备可以这样说,在教学情境中多花点时间是值得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沟通几个几与“倍”的联系是学生正确理解“倍”的途径  新教材支持“倍”的知识基础是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在分析学生获取新概念时又强调,学生要获取新概念必须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使新概念和旧概念得到融会贯通因此,掌握“倍”这一概念的关键是让学生沟通“倍”与“几个几”的联系由于新教材是第一次用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定义方式揭示概念,学生也是第一次用同化的方式获取概念所以,学生缺少概念同化的经验,这时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法沟通“几个几”与“倍”之间的联系  首先,通过说图意沟通“几个几”与“倍”之间的联系具体做法是,揭示了“倍”的意义以后,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刚才大家从黄带子和红带子中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倍”,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幅图(课件出示2朵红花为一组,红花有这样的3组),请你用一句话把图中的意思表达出来  以上环节,我们的设计意图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结果的学生会说“我看到一共有8朵花”;关注摆放形式的学生会说“我看到这里有4个2朵”;关注新知识应用的学生会说“我看到这里的红花是黄花的3倍,即2的3倍”  这种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同一幅图的意义,能进一步沟通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几倍也可以用几个几表示,反过来几个几也可以用倍来表示,真正做到新旧概念融会贯通。

  其次,还可以设计如下的操作环节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  师:刚才通过说图意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倍”,现在老师要求小朋友用圆片来摆一摆“倍”,听清楚要求  师:用小圆片摆4的2倍,那么应该怎么摆呢?  反馈:你是怎么摆的?  从以上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到,要正确理解和掌握一个新概念,首先是会表述这个新概念,正确表述概念是理解和应用概念的前提;其次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正确的表象学生要正确理解概念只是会表述这个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正确的表象通过观察和操作建立正确的表象是学生正确建立概念的基础只有当学生正确表述新概念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新概念  (三)用“倍”揭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加深对“倍”认识的关键  由于新教材是用“几个几”来揭示“倍”的意义,所以学生在获取概念时比较关注“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就是学生对同一集合中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敏感,而对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太敏感为此,在学生沟通了几个几与“倍”的联系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倍”揭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首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去发现图中的各种倍数关系,还可以结合教材拓展学生对“倍”的认识。

  师:我们认识了“倍”,现在就用圆片来摆一摆它,听清楚要求  师:第一行是2个一堆,摆了这样的一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应该怎么摆呢?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把它摆出来生摆,师巡视  师:谁先摆好,就赶快拿上来,摆在黑板上  反馈:你是怎么摆的?  生:老师在第一行摆2个圆片,要求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2的4倍就是4个2,所以我在第二行摆了4个2  师:这样摆的同学请举手  师:刚才通过摆一摆,我们知道了要摆几的几倍,可以想几个几  师:下面我们在脑子里摆,并直接说出结果  师:第一行摆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6倍,第二行摆了多少个?  生:18个  师:你说是18个,怎样知道的?  生:因为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6倍,也就是摆6个3,三六十八  (四)结合概念形成过程促进概念的同化是学生正确理解“倍”的方法  由于低段学生知识掌握不成系统,对概念同化又缺少经验,所以学生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取概念时会碰到一些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手段促进学生同化概念为此,当学生无法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倍”时,教师应该通过更为直观的方法和手段揭示“倍”的本质,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倍”。

因此,在本节课中要借助概念形成的手段让学生摆一摆、拍一拍、猜一猜、说一说,使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正确的表象尤其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要鼓励他们通过操作去理解“倍”的意义2023年倍的认识教学反思4  “倍的认识”是学生初次接触,由于倍的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的方式导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得东西,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情境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同时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注重方法渗透在本课中我多次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边学边练,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慎重处理课尾课尾往往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下的时候,而此时我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倍”的擂台赛的形式,一下子和学生拉近了距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