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园林工程测量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5MB
约18页
文档ID:449133530
园林工程测量_第1页
1/18

第十章 园林工程测量教学目的:1.明确园林工程测量的程序,并掌握平整土地测量的方法2.掌握点位测设的基本方法;学会园林建筑施工测量3.掌握其它园林工程施工放样的方法教学重点:1.平整土地测量2.点位测设的基本方法3.学会园林建筑施工测量4.掌握其它园林工程施工放样的方法教学难点:1.平整土地测量2.园林建筑施工测量教学资料:测量学教材、教学课件讲授新课:第十章 园林工程测量第一节 概 述园林工程测量按工程的施工程序,一般分为规划设计前的测量、规划设计测量、施工放线测量和竣工测量四个阶段进行一、 规划设计前的测量首先进行控制测量,其内容分为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大部分一).在施工现场仍保存着过去测绘地形图的测量控制点,在施工测量中仍可利用二).过去的测量控制点已破坏、丢失,这时必须重新进行控制测量工作其具体布设和内外业工作除可按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外,还可按方格法建立施工控制网方格网的建立应掌握以下原则:①方格网方向的确定应与设计平面的方向一致,或与南北东西方向一致②方格网的每个格的边长一般为20—40m可根据测设对象的繁简程度适当缩短或加长③在设计方格网时,应力求使方格角点与所测设对象接近。

④方格网点间应保证良好的通视条件,并力求使各角点避开原有建筑、坑塘及动土地带⑤各方格折角应严格成90°角⑥方格网主轴线的测设应采用较高精度的方法进行,以保证整个控制网的精度三)根据高一级平面控制点进行测设1.测设方格网主轴线:⑴在进行方格网测设时,先确定出两条相互垂直的主轴线,如右图所示根据高一级平面控制点A、B的坐标和主轴线上的任意三个点的坐标,如12、13、14等点的坐标(此三点坐标可依据设计规定或从图中量取求得),计算出高级平面控制点至各点距离及相应的水平角例如:计算A点至13点的距离SA13和AB与A13所夹的水平角β13,其计算公式为:αA13 = arctanβ=αAB-αA13上式中αA13为A13边的方位角,αAB为AB边的方位角SA13=按上述公式也可计算A、B两点至12、13、14各点的平距,AB和A12、A14的夹角,BA和B12、B13、B14的夹角⑵图上量取距离和水平角:⑶测设:①将经纬仪安置于控制点A,采用极坐标法,根据已计算出的水平距离和水平角测设上述三点如测设12点时,以AB边为起始边,用测回法测设出A12方向,取其平均方向然后在此方向上用钢尺量出SA12的长度定出12点并打钉小钉,在测设距离时应往返两次取其平均位置。

同法在A点测设出13和14两点②然后将经纬仪安置于平面控制点B点依据已计算出的有关距离和角度,检验上述12、13和14各点位,如果偏差过大应查找原因,重新测设③对已测设于地面上的12、13和14三点进行检查,一是实量各点间距离与设计长度比较,二是用仪器检查此三点是否位于同一直线,如有误差,应作适当的调整,务必使其间距与设计长度一致,且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④将经纬仪置于13点上用延长直线的方法,用钢尺测出11点和15点⑤在13点上利用经纬仪以12~13的方向为始边,测设出两个直角,得出与12、13相垂直的方向,即13~3、13~23两个方向,并在该方向上测设出3、8、18和23等各点通过以上步骤,此方格的主轴线测设即告完成2.方格网其他各点的测设主轴线上各点测设完成后,在主轴线各点上,如11、12、14和15几点分别安置经纬仪测设出其他各点,然后对新的各点,用钢尺按设计距离进行校核,误差较大的应检查原因,误差小的应作适当调整,从而得出一个完整的方格网方格网上各点均应打桩钉钉,准确标明点位而且桩一定要牢固,必要时应埋设石桩,以防施工中碰动或损坏二)根据原有地物测设方格网有的施工现场存有建筑或其他具有方位意义的地物而无测量控制点时,可根据这些地物测设出方格网。

首先也应将主轴线测设出来如右图,A和B为施工现场的两个原有建筑自A建筑的角a和b作相等的两条延长线,得M和N两点然后再从B建筑的房角c、d两点作相等的两延长线,得M和N两点然后再从B建筑的房角c、d两点作出相等的两延长线,得G和H两点分别作MN及GH的延长线,并使两线相交得出O点将经纬仪安置于O点,根据MN和GH两方向及方格尺寸定出两个方格点P和Q然后测出∠POQ的值若此值不为90°则需校正此时O点位置不变,将两方向各改正角度差值的一半,从而定出P和Q的正确位置根据OP及OQ的改正后方向,再定出另外两方向,即OE和OF,至此主轴线测设完成依主轴线进一步定出整个方格网,其方法与前述相同三)方格网点高程测量1.首先在方格网内选择一些方格网点作为高程控制点,构成一闭合水准路线,进行外业观测、内业计算,求各方格点的高程二、规划设计测量测绘符合各单项工程特点的工程专用图、带状地形图、纵横断面图,以及为提供依据的有关调查测量等三、施工放线测量施工放线测量是根据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建立施工控制网并将图上的设计内容测设到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四、竣工测量竣工测量是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提供依据,也是工程运行管理阶段和以后扩建的依据。

第二节 平整土地测量一、方格水准法根据平整场地的要求不同,可以把场地整成水平或有一定坡度的地面一)整成水平地面1.计算设计高程如右图所示,桩号(1)、(10)、(11)、(9)、(3)各点为角点,(4)、(7)、(6)、(2)为边点,(8)为拐点,(5)为中点;如果已求得各桩点的地面高程为Hi(i=1,2,…,11),设计高程可按下式计算:设各个方格的平均高程为Hi(i=1,2,…,5)==…=地面设计高程H0=(ΣH角+2ΣH边+3ΣH拐+4ΣH中)式中:ΣH角、ΣH边、ΣH拐、ΣH中分别为各角点、各边点、和各中点高程总和,前面的系数是因为各角点之参与一个方格的平均高程计算,各边点参与两个方格的平均高程计算,余类推,如有n个方格可得:H0=(ΣH角+2ΣH边+3ΣH拐+4ΣH中)将H0作为平整土地的设计高程时,把地面整成水平,能达到土方平衡的目的2.计算施工量各桩点的施工量为:施工量=设计高程-桩点地面高程3.计算土方先在方格网上绘出施工界限,即决定开挖线开挖线是根据方格边上施工量为零的各点连接而成零点位置可目估测定,也可按比例计算确定因挖方量应与填方量相等,故可按下式计算土方:V挖=A(Σh角挖+Σh边挖+ h拐挖+h中挖)V填=A(Σh角填+Σh边填+ h拐填+h中填)(二)平整成具有一定坡度的地面一般场地按地形现况整成一个或几个有一定坡度的斜平面 。

横向坡度一般为零,如有坡度以不超过纵坡(水流方向)的一半为宜纵、横坡度一般不宜超过1/200,否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具体设计步骤为:1.计算平均高程公式为:H0=(ΣH角+2ΣH边+3ΣH拐+4ΣH中)2.纵、横坡的设计3.计算各桩点的设计高程首先选零点,其位置一般选在地块中央的桩点上,并以地面的平均高程H0为零点的设计高程根据纵、横向坡降值计算各桩点高程,然后计算各桩点施工量,画出开挖线,计算土方4.土方平衡验算如果零点位置选择不当,将影响土方的平衡,一般当填、挖方绝对值差超过填、挖方绝对值平均数的10%时,需重新调整设计高程,验算方法如下:为保证V挖、V填绝对值应相等,符号相反,即:A((Σh角填+Σh角挖)+(Σh边填+Σh边挖)+(Σh拐填+Σh拐挖)+(Σh中填+Σh中挖))=05.调整方法设计高程改正数=(总挖土量+总填土量)÷地块总面积为了便于现场施工,最好再算出各个方格的土方量,画出施工图,在图上标出运土方案第三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一、水平角测设水平角测设就是根据给定角的顶点和起始方向,将设计的水平角的另一方向标定出来根据精度要求的不同,水平角测设有两种方法一)水平角测设的一般方法当水平角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其测设步骤如下:(1)如右图所示,O为给定的角顶,OA为已知方向,将经纬仪安置于O点,用盘左后视A点,并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2)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准确定在要测设的水平角值β,在望远镜视准轴方向上标定一点B΄。

3)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倒镜,用盘右后视A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为α,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α+β),同法在地面上定出B˝点,并使OB˝=OB΄(4)如果B΄与B重合,则∠AOB΄即为欲测设的β角;若B΄与B˝不重合,取B΄B˝连线的中点B,则∠AOB为欲测设的β角二)水平角测设的精密方法 该方法用于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其测设步骤如下:(1)先用一般方法测设出欲测设的β角,如右图所示(2)用测回法测出∠AOB΄的角值为β΄3)过B΄作OB΄的垂线,在垂线方向精确量取BB΄=OB΄tan(β-β΄),则∠AOB为欲测设的β角;若(β-β΄)<0,则B点的位置与图相反另外,当我们要测设的角度为90˚时,且测设的精度要求较低,也可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测设测设方法如下:如右图所示,欲在AB边上的A点定出垂直于AB的直角AD方向先从A点沿AB方向量3m得C点,把一把卷尺的5m处置于C点,另一把卷尺的4m处置于A点,然后拉平拉紧两卷尺,两卷尺在零点的交叉外即为欲测设的D点,此时AD⊥AB二、水平距离测设测设水平距离就是根据给定直线的起点为和方向,将设计的长度(即直线的终点)标定出来,其方法如下:在一般情况下,可根据现场已定的起点A和方向线,如右图所示,将需要测设的直线长度d΄用钢尺量出,定出直线端点B΄。

如测设的长度超过一个尺段长,仍应分段丈量返测B΄A的距离,若较差(或相对误差)在容许范围内,取往返丈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AB΄的距离,并调整端点位置B΄至B,并使BB΄= d΄-d΄AB΄,当B΄B>0时,B΄往前移动;反之,往后移当精度要求较高时,必须用经纬仪进行直线定线,并对距离进行尺长,并对距离进行尺长,温度和倾斜改正三、高程测设根据某水准点(或已知高程的点)测设一个点,使其高程为已知值其方法如下:(1)如右图所示,A为水准点(或已知高程的点),需在B点处测设一点,使其高程hB为设计高程安置水准仪于A、B的等距离处,整平仪器后,后视A点上的水准尺,得水准尺读数为α2)在B点处钉一大木桩(或利用B点处牢靠物体),转动水准仪的望远镜,前视B点上的水准尺,使尺缓缓上下移动,当尺读数恰为b=hA+α-hB时,尺底的高程即为设计高程hB,用笔沿尺底画线标出3)施测时,若前视读数大于b,说明尺底高程低于欲测设的设计高程,应将水准尺慢慢提高至符合要求为止;反之应降低尺底如果不用移动水准尺的方法,也可将水准尺直接立于桩顶,读出桩顶读数b读,进而求出桩顶高程改正数h改,并标于木桩侧面即h改=b读-b若h改>0,则说明应自桩顶上返h改才为设计标高;若h改<0,则应自桩顶下返h改即为设计标高。

例:设计给定±0标高为12.518m,即hB=12.518m水准点A的高程为12.106m,即hA=12.106m水准仪置于二者之间,在A点尺上的读数为1.402m,则b=hA+a-hB=(12.106+1.402-12.518)m=0.990m若在B点桩顶立尺,设读数为0.962m,则h改=b读-b=(0.962-0.990)m=-0.028m说明应从桩顶下返0.028m即为设计标高在施工过程中,常需要同时测设多个同一高程的点(即抄平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应将水准仪精密整平,然后逐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