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BMS管理系统测试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4.14KB
约9页
文档ID:448920265
BMS管理系统测试_第1页
1/9

1BMS 测试总结报告产品名称PWEV03实验环境实验室拟制人日期审核人张春林日期2014.5.10批准人日期1 概述 22 试验条件及工具 3目录3 试验内容 33.1 BMS 功耗 33.2 BMS 单体/总电压采集精度 33.3 BMS 电流采集精度 43.4 BMS 温度采集精度 53.5 BMS 故障报警及保护功能 53.6 SOC 测试 63.7 CAN 通信测试 63.8 均衡性能对能量密度比的提升测试 65 测试总结 81 概述本报告主要总结安装在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模拟平台上的钜威BMS测试项目、 2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2 试验条件及工具试验条件BMS 已安装在某实验室内模拟平台上(1 主 1 从,20 串,标称容量 70AH),BMS 部分 功能及性能需在整车上完成测试如无特殊说明时,环境温度应为20°C-25°C,相对湿度为 45%-75%,电池 SOC80%左右试验工具名称型号钳流表Fluke375电压表Fluke计时器秒表充电机TBT-120V/200A3 试验内容3.1BMS 功耗测试标准:BMS (1主控+1从控+1EV200接触器)功耗平均值小于20w。

测试方法:用电压表测试BMS供电电压V1,使用电流表测试BMS供电总电流A1P(BMS 功耗)=(V1*A1)序号V1(v)A1(A)P(w)124V0.945 (最大值)22.68w224V0.35 (最小值)8.4w345平均功耗15.4w测试结论:按上述条件测试,BMS的功耗平均值约为15.4w (含接触器)3.2BMS 单体/总电压采集精度测试标准:单体电池电压采样精度±5mv,总电压精度W±2%FS测试方法:电池静置20MIN后,使用电压表测试第1箱电池前20节单体电压及电池组总电压并记录使用上位机监控1#BMU电压并记录电池编号电压真实值(v)BMS釆集值(v)误差(mv)判据结果13.1573.1570W±5mvPASS23.1603.1600W±5mvPASS33.1553.154-1W±5mvPASS43.1593.1590W±5mvPASS53.1573.1581W±5mvPASS63.1523.1531W±5mvPASS73.1533.1530W±5mvPASS83.1573.156-1W±5mvPASS93.1653.1650W±5mvPASS103.1573.1570W±5mvPASS113.1613.1610W±5mvPASS123.1593.1612W±5mvPASS133.1633.162-1W±5mvPASS143.1583.1580W±5mvPASS153.1643.1640W±5mvPASS163.3053.3050W±5mvPASS173.3053.3061W±5mvPASS183.3063.305-1W±5mvPASS193.3053.3050W±5mvPASS203.3053.3061W±5mvPASS总电压70.34700.4%W±2%FSPASS最大误差2mv合格测试结论:按上述条件测试,最大误差为2mV,满足测试要求。

3.3BMS 电流采集精度测试标准:电流精度W±5%FS; 30A以内W±1A (500A满量程)测试方法:将钳流表接入电池母线,开启充电机并以不同功率给电池充电,开启放电电阻给电池放电正为放电、负为充电)记录钳流表电流值和上位机电流读数序号钳流表(A)BMS釆集值(A)误差(%)判据结果1-4.3-4.3030A 以内W±1APASS2-59.4-59.70.5%W±5%FSPASS361.860.91.4%W±5%FSPASS4120.3120.10.2%W±5%FSPASS最大误差1.4%合格测试结论:电流精度满足要求BMS的采集精度明细优于标准要求值注:因充放电 设备局限,电流未测试全量程)3.4BMS 温度采集精度测试标准:温度值W±2°C,(参照QCT897 4.2.3节)测试方法: 将 BMS 温度探头和万用表温度探头一起放在放电池极耳板上,分别记录BMS 检查温度及万用表温度读数序号万用表温度(°C)BMS采集(C)误差(C)判据结果138.6390.4W±2CPASS237.2380.8W±2CPASS341410W±2CPASS438.2390.8W±2CPASS最大误差0.8合格测试结论:温度误差最大0.8C,满足要求。

3.5BMS 故障报警及保护功能测试标准: 参照技术协议标准测试方法:项目方法结果单体过压一级故障(告警)设阈值置3.5V,给电池组充 电至单体大于3.5V单体高于3.5V,BMS上位 机输出告警信息单体过压二级故障(保护)设阈值置3.6V,给电池组充 电至单体大于3.6V单体高于3.6V,BMS切断 充电电继电器单体欠压一级故障(告警)设置阈值2.7V,给电池组放 电至的单体电压小于2.7V单体低于2.7V,BMS上位 机输出告警信息单体欠压二级故障(保护)设置阈值2.5V,给电池组放 电至单体电压小于2.5V单体低于2.5V,BMS切断 放电继电器温度过高一级故障(告警)设置阈值60C,给NTC加热 至温度大于60 C,温度在60C-65C时,BMS 上位机输出告警信息温度过高二级故障(保护)设置阈值65C,给NTC继续 加热至温度大于65C,大于65C时,BMS切断充 电电继电器总电压过高一级故障(告警)设置阈值70V,给电池组充 电至总电压大于70VBMS上位机输出告警信 息总电压过高二级故障(保护)设置阈值72V,给电池组充 电至总电压大于72VBMS切断充电继电器总电压过低一级故障(告警)设置阈值54V,给电池组放BMS上位机输出告警信电至总电压小于54V。

息总电压过低二级故障(保护)设置阈值50V,给电池组放 电至总电压小于50VBMS切断放电继电器测试结论:BMS告警及保护功能正常3.6SOC 测试测试标准:SOC估算误差W8%测试方法:测试整车充电过程中SOC精度记录BMS当前SOC值Q1,电池额定容量W,开启充电机以电流A1充电S小时,记录此时BMS的SOC值Q2测试整车充电过程中SOC精度SOC 误差=Q2-(Q1+A1*S/W)Q1Q2W(Ah)A1 (A)S (h)SOC误差61%75.5%7559.411.2/60-0.3%3.7CAN 通信测试测试标准:在实验平台上充电、放电过程中检查BMS内部CAN0和通信稳定 (实验室平台无法估测充电CAN和整车CAN通信)测试方法:编号方法结论内部CAN0开启BMS电源,使BMS上电,以60A给电 池放电观察上位机是否正常接收BMS数 据通信稳定内部CAN0连接充电机,以额定60A给电池充电,观察 观察上位机是否正常接收BMS数据及充电 是否异常通信稳定3.8均衡性能对能量密度比的提升测试一、均衡容量测试测试步骤:1、 测试电池组容量,(由于充放电设备无记录容量等数据功能,采用充放电时间和充 放电电流乘积计算)。

记录见表一2、 将第5节和16节电芯放在化成柜上单独放掉15AH,对白天给电池做2个循环充放 电并开启BMS均衡,晚上给电池静置并开启BMS静态均衡充放电参数如下:A、 60A 放电, 60A 充电B、 放电截止电压2.0V,延时3s,充电截止电压3.7V3、 记录充电,放电,静态,记录充电次数,主要记录电池放电截止后静置1h压差变 化情况记录见表二4、 根据记录数据对比分析均衡效果 二、测试数据:1、电池初始容量及能量密度比表计量类型容量(AH)标称电压(V)电芯重量(KG)比能量密度Wh/KGBMS记录69.9AH3.2*201.765*20126.7时间*电流算出72AH3.2*201.765*20130.52、循环测试电池容量记录表表二记录时间状态记录值14.10.1615:00电池放 电截止电池组总电压(V)60.4电池组压差(mV)电池组容量(AH)54.9电池组能量密度比(Wh/Kg)99.5压差改善效果AV (mV)—电池组容量提升(AH)—14.10.1715:00电池放 电截止电池组总电压(V)63.3电池组压差(mV)825电池组容量(AH)57.5电池组能量密度比(Wh/Kg)104.3压差改善效果AV (mV)300电池组容量提升(AH)2.62414.10.1815:00电池放 电截止电池组总电压(V)64.2电池组压差(mV)4电池组容量(AH)64.5电池组能量密度比(Wh/Kg)116.9压差改善效果AV (mV)821电池组容量提升(AH)714.10.1915:00电截止 电池放电池组总电压(V)61.1电池组压差(mV)81电池组容量(AH)68.1电池组能量密度比(Wh/Kg)123.5压差改善效果AV (mV)-电池组容量提升(AH)3.62、均衡电流测试:将万用表打到电流档,使用上位机观察BMS开启的是哪一节电芯。

把表笔串入对应的电压采集线路中,入结果为 1.015A测试结论:BMS均衡对电池组压差改善效果明显,经过一个晚上的均衡基本可以使单 体压差控制在10mv以内测试电池组能量密度比经过三天的时间提升了 24wh/kg5 测试总结综上:本次BMS测试性能参数均达标,在状态量参数方面如SOC精度、电压采集 8精度、电流采集精度等指标符合QT897标准要求,BMS样品整体测试结果合格。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